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关系探讨

2015-01-21 10:49张勇华李强强赵建敏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糖化病程肾病

张勇华 李强强 赵建敏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疾病中存在着多类肾脏形态学以及功能学的改变,但在临床上早见的,也是作为重要的临床征象是尿蛋白排泄量异常。若患者出现连续性的蛋白尿,其肾功能则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持续性恶化,这是导致该疾病有较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所以在临床上预防糖尿病患者恶化成糖尿病肾病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措施。已有研究中提示糖尿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2-3]。为进一步观察三者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本研究取2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无糖尿病肾病表现。排除急慢性肾炎病史、高血压以及肝、肺、心、脑疾病者,且尿常规蛋白检测均呈阴性。发病时间以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或出现糖尿病病程为准。男116例,女122例,年龄20~89岁,平均(55.6±4.6)岁。

1.2 方法 采集本组患者的晨尿10mL,使用拜耳公司生产的DCA 2000+型仪器进行A/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检测,A/C值>2.5mg/mmol判定为阳性。在不同时期内进行2次A/C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诊断为糖尿病肾病。采集本组患者的静脉血,应用DCA 2000+型仪器进行HbAlc检测。同时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不同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病程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病程 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DN检出率最低,病程>15年者的DN检出率最高。病程>15年者的DN检出率显著高于5~15年、<5年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糖尿病病程与DN发生率的关系(n)

2.2 HbAlc水平 HbAlc水平<6.5%、在6.5%~9.0%之间、以及>9.0%者的DN检出率分别为4.62%(3/65)、19.57%(27/138)、以及 74.29%(26/35)。HbAlc水平<6.5%者的 DN 检出率最低,HbAlc水平>9.0%者的DN检出率最高。HbAlc水平>9.0%者的DN检出率显著高于HbAlc水平在6.5%~9.0%之间和<6.5%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7.8mmol/L、在7.8~11.1mmol/L之间、以及>11.1mmol/L者的DN检出率分别为 8.06%(5/62)、16.53%(20/121)、以及 56.36%(31/55)。血糖水平<7.8mmol/L者的DN检出率显著低于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之间和>11.1mmol/L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肾脏肥大和肾小球血流量的增大,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的增加,而且肾小球基底膜变厚,发展到肾小球的硬化。随着人们对DN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了解到遗传易感性和高血糖都属于DN启动因素,遗传易感性和高血糖相互间的作用会导致DN发生和发展。

以尿微量蛋白方法在临床中进行疾病的检测,而且尿蛋白检测这种方法取材十分容易,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有着灵敏性与特异性的优势[4]。使用尿蛋白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对人体肾脏等处疾病和肾外的相关疾病做出早期的诊断,及时跟进疾病的进程,做出正确的预后判断。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隐蔽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虽然在发生持续性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时,可明确诊断,但此时病情普遍已经发展到了2级以上,具有不可逆变性,也失去了有效治疗和预防的最佳时机,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越长的糖尿病患者DN检出率越高,HbAlc水平越高者DN检出率越高,血糖水平越高者DN检出率越高。这表明糖尿病病程、HbAlc、血糖水平都是DN发生的重要因素[5-6]。有研究显示[7-8],对于血糖、HbAlc控制理想者,病程较长也不会增加DN发生率,相反地,对于血糖、HbAlc控制较差者,即便病程较短,也可能发生DN。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控制越差,糖尿病病程越长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越高。临床上可采用晨尿A/C检测,早期诊断DN,积极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1] 程苏琴,朱美财,李建标,等.尿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16(4):222-224.

[2] 黄金.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学,2012,18(11):1655-1657.

[3] 郑旭,王杰.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2(1):53-56.

[4] 蔡旭,易斌,徐奕,等.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38-2040.

[5] 张肄鹏,郭强忠,张泽进,等.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20):32-33.

[6] 曹利华.联合检测尿TRF、NAG及血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意义[J].当代医学,2011,17(32):34-35.

[7] 常琼.血清Hcy和hs-CRP水平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50-4352.

[8] 赵建军,朱武.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2):117-120.

猜你喜欢
糖化病程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