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研究进展

2015-01-22 00:17张利平
浙江柑橘 2015年3期
关键词:疮痂甜橙感病

张利平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台州黄岩 318026)

柑橘疮痂病研究进展

张利平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台州黄岩 318026)

柑橘疮痂病又称癞头疤,是为害宽皮类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柑橘疮痂病的病原及寄主、症状及诊断、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

1 病原及寄主

柑橘疮痂病病菌是一类真菌,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门,痂囊腔菌属。引起疮痂病的病原有 3种[1],第一种是Elsinoe fawcettii Bitancourt et Jenk.(无性态为Sphaceloma fawcettiiJenkins)引起普通疮痂病(citrus scab)[2],广泛分布于世界上气候湿润的柑橘产区,只有在地中海产区没有发现该病;第二种是Sphaceloma fawcettii via.ScabiosaJenk(有性态未知),引起Tryon疮痂病(Tryon's scab),此病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第三种是Elsinoe australis Bitancourt et Jenk.(无性态为Sphacelomaaustralis Bitancourt et Jenk) ,引起甜橙疮痂病(sweet orange scab),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大洋洲,美国,韩国济州岛,印度等地。Elsinoefawcettii和Elsinoe australis的 有性态只在巴西发现,其他地方均未发现。我国的疮痂病均为普通疮痂病菌。三种疮痂病病原通过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的大小和形状均不能很好的区分,只有通过其致病型和分子手段鉴定[3]。

柑橘疮痂病病原寄主范围比较广,在佛罗里达州,发现Elsinoe fawcettii有 两个致病型,一个可以感染柠檬、粗皮柠檬、葡萄柚、酸橙、天波默科特橘橙的叶子和果实,也可以感染甜橙的果实;另外一个除了不感染酸橙、天波橘橙、和甜橙的果实外,其他柑橘品种都可以感染;Elsinoe australis感染大多数甜橙和宽皮柑橘的果实;Sphaceloma fawcettii via.ScabiosaJenk主要感染柠檬和粗皮柠檬幼苗的根茎,其他寄主还未完全弄清楚[4]。

2 症状及诊断

普通疮痂病主要为害柑橘的幼叶、新稍和幼果。叶和果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症状,即疣状和庎藓状[5]。新叶在展开前就可以染病,叶片产生圆形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木栓化,病斑周围组织向一面突起,呈圆锥状,果实受害后在果皮上出现突起的病斑,导致果面凸凹不平。另外一种症状是庎藓状,主要特征为木栓化的病斑几乎不突起,并连成较大的死组织呈庎藓状。感病植株往往会落叶、落果或者嫩梢发育不良,果实小,皮厚、味酸、汁少,品质差,产量低。甜橙疮痂病主要为害甜橙的果实,症状与普通疮痂病症状相似,表面突起不明显。根据病害的田间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疮痂病,但与溃疡病容易混淆,主要表现在叶片的症状上,溃疡病病斑在叶片上穿透叶片,外圈有黄色晕环,疮痂病病斑只出现在叶片正面,有隆起,不穿透叶片,病斑外无黄色晕环;现在已经建立了柑橘疮痂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在 4 h之内完成[6]。

3 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菌丝体遇到合适的温度和高湿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再借风雨等传播到春梢的叶、花和幼果等幼嫩的器官上,孢子萌发牙管侵入到表皮,约经过 3~10 d后就表现出病斑。新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柑橘组织。普通疮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种的幼嫩组织,可以为害春梢、夏梢和秋梢,随着组织老化,感病率也就随之降低,到组织成熟时,一般就不会感病。

柑橘疮痂病病原细胞分泌痂囊腔菌素,痂囊腔菌素是一种非寄主选择性苝醌类光敏化合物,目前发现的有四种衍生物 A、 B、 C、 D,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痂囊腔菌素吸收光能与氧产生活性氧和超氧化合物,活性氧和超氧化合物会造成生物大分子如脂肪酸、酶、糖类、核酸的氧化,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试验显示痂囊腔菌素可以快速杀死柑橘细胞和烟草细胞[7]。

4 防治方法

( 1)培育无病苗木,选取健康的砧木健康的接穗,从源头上防止传染源。

( 2)掌握疮痂病的发病规律,在合适的时候喷施农药,以控制病害的发展,一般喷药保护病菌还未侵入的幼嫩组织和器官,一般一年喷药两次,一次是芽长在 1~ 2mm、一次是花谢 2/ 3时,防治本病最早使用的药剂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地筛选推广了新型的药剂,如腈苯唑、苯醚甲环唑、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硫酸铜钙等[8-10]。( 3)控制氮磷钾肥量,使新梢生长整齐一致,缩短感病时间;对于病梢及时剪除,并集中处理,防止重复侵染。

5 展望

柑橘疮痂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影响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柑橘疮痂病的病原病害鉴定、致病机理都已明确,因此防治是将来柑橘疮痂病研究的一大趋势,鉴于目前环保的因素,研发高效低毒药剂或者其他环境友好型防治方法是柑橘疮痂病防治的发展方向。

[1]Tan M K,Timmen L W,Broadbent P.et al. Differentiation bymolecularanalysisof Elsinoe spp.causing scab diseases of citrus and itsepidemiologicalimplications[J].Phytopathology,1996.86(10):1039~1044

[2]HyunJ W,TimmerLW,LeeSC,etal.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ofElsinoeisolatescausingscab diseases of citrus in Jeju island in Korea [J].Plant Dis.2001,85( 9):1013~1017

[3]Hyun J.W,Peres N A,Yi S.Y.et al.Development of PCR Assay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and Pathotypes of Elsinoe Causing Scab on Citrus[J].Plant Disease.2007,91( 7):865~870

[4]TimmerLW,Priest.M,BroadbentPetal.Morph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ies of Elsinoe causing scab diseases of citrus[J].Phytopathology.1996,86(10):1032~1038.

[5]俞立达,崔伯法.柑橘病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 3

[6]侯欣.中国柑橘疮痂病菌的种类和变异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75~81

[7]Liao H L,Chung K R.Cellular toxicity of elsinochromephytotoxinsproducedbythe pathogenic fungus,Elsinoë fawcettii causing citrusscab[J].NewPhytologist,2008,177( 1): 239~250

[8]廖洋生.对防治柑橘疮痂病的几点看法[J].中国柑橘,1995,24( 1):48

[9]王亚琴,欧安锋.柑橘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对策[J].科学种养,2011( 2):29~30

[10]陈道茂,王立宏.大生M-45防治柑橘疮痂病药效和适宜喷药次数试验[J].浙江柑橘,2001,18( 1): 22~24

[11]杨碧华,赖晓春,薛德乾等.30%克瘟散乳油防治柑橘疮痂病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植保,2005,28 ( 3):127~128

[12]黄振东,许渭根,蒲占湑等.百泰,翠贝,凯润防治柑橘果实疮痂病田间药效[J].浙江柑橘,2010 ( 2):22~23

10.13906/j.cnki.zjjgjj.1009-0584.2015.03.179

2015- 3-25

猜你喜欢
疮痂甜橙感病
南非:甜橙产量预计增长6%
埃及:全球最大的甜橙出口国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与番茄颈腐根腐病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开发
秘鲁:甜橙出口增长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病原菌及防治药剂筛选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与防控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