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2015-01-22 19:08葛飞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郑州市

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葛飞

(郑州市教育局,郑州 450000)

摘要: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一项基础工程。郑州市自2004年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至今已经历了11年历程,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对郑州市社区教育研究和探索,对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郑州都市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基本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郑州市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郑州市

收稿日期:2015-06-2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大课题“郑州社区教育发展实践与探索研究”(2014-JKGHA-0005)

作者简介:葛飞(1967—),男,河南商丘人,博士,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思想与教育管理。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4.018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5)04-0083-04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Zhengzhou,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s,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Zhengzhou.

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起步于21世纪初。2004年10月,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见》,社区教育工作随之启动。经过11年的探索实践,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社区教育工作

一是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6月,市政府颁布《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郑州。2011年9月,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广泛开展社区教育。[1]

二是出台政策文件。2013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七大保障措施。[2]

三是成立组织机构。2013年,市政府成立由18个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郑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文批准设立郑州社区大学,与郑州广播电视大学一体化办学。2014年,市教育局依托郑州市成人教育教研室成立郑州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全市社区教育业务指导工作。

四是加强资源平台建设。2013年10月,郑州市全民终身学习网站——郑州学习在线在郑州社区大学正式开通,搭建起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平台。

五是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2013—2014年,郑州市连续两届举办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市举办学习活动上百场,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六是加大经费投入。2013—2014年,仅市教育部门用于社区教育理论宣传、网站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开发建设的经费就达到900多万元。

(二)教育部门全面规划,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

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市教育局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一是设立实验区,鼓励探索创新。2004年,市教育局将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确定为郑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2005年,三个区被确定为河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006年,惠济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14年,金水区、中原区、新郑市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

二是全面规划,重点扶持。2009年,市教育局出台《郑州市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和办事处社区学校建设的通知》,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郑州市规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和示范性办事处社区学校评估工作。2009—2013年,共评比表彰市级规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和示范性办事处社区学校100所。

三是列入重点目标任务,强力推进。2013—2015年,市教育局连续三年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重点目标任务加以推进。2013年出台全市社区教育推进工作意见,筹建郑州市社区大学;2014年建设郑州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完善“郑州学习在线”网站建设; 2015年,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

四是开展社区教育实验,推进社区教育纵深发展。2014年,市教育局启动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工作,立项92项,其中重点项目14项。同年9月,印发《郑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希望通过项目实验,达到工作有抓手、工作有重点、工作有方向,打造特色品牌。

(三)教研部门发挥优势,推动内涵发展

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进程中,市成人教育教研室(2014年挂牌成立郑州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注重理论研究。先后立项“郑州市都市区建设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等河南省重点课题,对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教研员、社区教育工作者、兼职教研员、社区教育讲师团四支队伍建设,为社区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组织社区教育工作者到上海、杭州、南京、厦门、成都、重庆、天津、宁波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参观学习。

三是推进课程教材开发建设。以“送教进社区、进县区——打造幸福课堂” 活动为抓手,努力打造社区教育精品课堂,每年受教育人数达5000多人次。开展社区教育优质课及论文评选,组织编写农村实用技术教材、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开展社区教育案例征集评选,结集出版优秀案例和培训学员文集等,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四是做好社区教育宣传工作。2013年,拍摄了郑州市第一部社区教育宣传片《建设学习绿城,打造幸福商都》,编写的《郑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被收入《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第一辑)。[3]2014年组建社区教育通讯员队伍,开通郑州成教群,每季度编写一期《郑州社区教育简报》,及时呈送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上传到郑州成教群、郑州学习在线、河南省社区教育网、享学网等网络平台,扩大了郑州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四)县市区积极探索,实现特色发展

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方面,各县市区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外地市领导、同行以及专家的好评。例如:中原区、新郑市出台了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文件,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社区教育管理办公室、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机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金水区召开社区教育经验交流会,表彰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了“老年博学院”“绿城社工”等系列社区教育品牌;惠济区将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纳入教师节表彰,依托区属职业学校建立了社区教育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级办学体系;二七区创建社区教育网页,开发特色课程,建设文化团队,推动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管城区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推出了管城党史馆、华系艺术培训中心、锦艺新时代红色教育展览馆等知名社区教育基地;荥阳市成立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教育教师资源库,发动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

(五)关注“两新一老”教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做好“两新一老”教育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中,政府各部门积极关注“两新一老”教育,通过开办老年大学、科普大学、社区学校、红色网络教育家园,举办绿城读书节、道德讲堂、群众(社区)文化艺术节、卫生健康大讲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农家)”、墙体文化等活动,为市民搭建了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便捷通道,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方面,郑州市以中职学校和农村成人学校为依托,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青壮年劳动力、转产转业农民和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对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累计培训210万人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和谐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市民教育方面,郑州市通过开办新市民道德课堂、幸福课堂、科普大学、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等,不断提升新市民的整体素质,使新市民在政治上得到关心,生活上得到帮助,文明素质、法纪观念、安全意识、劳动技能等都得到提高。在文明办倡导下开设的八大类道德讲堂活动中,有一项就是“新市民道德讲堂”,主要对象为进城务工人员,以倡导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引导新市民提升文明素养,树立遵纪守法、自强不息、健康生活等现代观念,融入城市文明。

老年教育以郑州市老年大学(郑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为龙头,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老年大学为骨干,以社区学校为依托,以“四就近”(就近学习、活动、关心照顾、发挥作用)为指导,组建老年人学习群,开展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以及手工艺、声乐、国画、书法等有益身心的文娱健身项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满足了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需求。

二、郑州市社区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郑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学习型城市建设先进案例城市和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应邀出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2014年,河南省评选出6个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其中郑州市占了3个;评选的十大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郑州市占了6个;认定的26个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郑州市占了6个。多家外省市教育局以及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先后到郑州学习调研社区教育,对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15年,郑州市应邀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作专题发言,介绍郑州市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标志着郑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逐步向全国先进行列迈进。

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历经11年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看,郑州市的社区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长远规划和法制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市区社区教育保障制度和办学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督导评估机制等。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社区教育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法制保障。社区教育工作还没有纳入政府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部分干部和群众对社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理解,重视程度、规划措施还不到位,人人皆学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二是管理体制不畅,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社区教育工作有许多部门都在做,但缺乏政府的统一协调管理,各部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参与,统一考核评价”的管理运行体制,社区教育经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办学体系有待完善,保障制度有待健全。市级已成立社区大学,办事处和社区一级基本上都成立了社区学校,但区县一级的社区教育学院组建迟缓,缺乏对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对社区学校的设立没有明确的标准,缺乏保障机制,阵地、师资、经费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服务能力有待增强。目前,社区教育内容大部分以休闲、文化、活动为主,社区教育覆盖人群不够广泛,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教育、培训要求;各区对社区教育专职人员、场地设施、专项经费等必要条件缺少强有力的保障;各区之间、街区之间,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得参差不齐,在教育内容、师资队伍、载体设施等方面差别较大;对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比较欠缺;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机的调配机制。

五是缺乏专家引领,特色打造不明显。社区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摸索,更需要科学的指导。专家指导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极其重要。目前,郑州市从市区到县区,都没有组建社区教育专家指导团队,社区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在自我摸索。纵向提升、横向交流不够,这也是影响社区教育全面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4]

三、社区教育探索与创新

根据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今后,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发展应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具体来讲,应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省会地位以及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郑州市的社区教育发展定位应该是“郑州特色,全省领先,全国知名”。发展目标为“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促进社区建设全面进步,加快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各县市区也应认真分析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提出各自的发展目标。

二是加强政府统筹,完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社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单靠教育部门是无法全面推动的。要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职能,加强政府统筹,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支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市级层面已出台了社区教育发展文件,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社区大学、指导服务中心,大的管理体制已基本成型,但是县区级层面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今后一段时期,郑州市应加快研究出台社区教育管理督导考核办法,要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落实政府统筹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使社区教育真正引起重视,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作为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工程和推动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加以推动。把社区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将社区教育机构作为政府的常设机构,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权限和责任。社区教育所需的培训场地应与社区建设规划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配套。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各级政府进行政绩考核和教育督导时增加社区教育相关内容,确保社区教育工作有计划、领导有分工、部门有责任、落实有检查、考核有评估,推动社区教育全面快速发展。

四是完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加快数字化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各县市区建立社区学院,形成“市级社区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中心)—社区(村)办社区学习站(点)”四级社区教育办学工作体系。建好郑州终身教育学习网站——郑州学习在线以及数字化学习中心、数字化学习站,从而建立郑州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的终身教育管理、培训学习平台和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学习的多方位需求。

五是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打造郑州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启动郑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争创省级、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加强课程和教材开发,加强项目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创建等活动,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推动社区教育内容向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增强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逐步实现社区教育由活动层面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积极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六是发挥教育系统资源优势,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学校作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传播科学技术中心,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应发挥其场地优势、教育人才资源优势、图书信息优势,向社区开放学校的设施、场地和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为全社区居民服务。主动响应并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主动与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学校互动的良好机制,支撑学习型社区构建。教育部门要研究出台学校支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办法,形成制度,推动学校与社区更好地融合发展。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终身学习是地方高校和中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与终身学习对接,要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和职业学院,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当中,尤其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社区学院建设等方面,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EB/OL].(2011-09-15)[2015-06-15].http://www.zzjy.gov.cn/jydt/tzgg/09/929458.shtml.

[2]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EB/OL].(2013-04-24)[2015-06-15].http://old.zhengzhou.gov.cn.

[3]葛飞.建设学习绿城,打造幸福商都[G]//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杨建臣,张海定.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社区教育,2013(4).

(责任编辑姚虹)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Zhengzhou

GE Fei

(Zhengzhou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Key words:community education; learning-oriented city; Zhengzhou city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郑州市
How Do Flowering Plants Make New Plants?
郑州市
郑州市南四环快速路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施工圆满完成
郑州市建委立体停车库项目实施方案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