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材角茴香的研究进展

2015-01-23 16:55胡日查特木儿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片茴香蒙药

胡日查 特木儿

(1.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青格力宝拉格卫生院,内蒙古 阿巴嘎旗 011400;2.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卫生院,内蒙古 阿巴嘎旗 011400)

蒙药材角茴香是蒙古族习用的药材,角茴香为罂粟科的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 或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 f. et Thoms. 的 干 燥 全 草[1]。蒙 古 名 叫“嘎伦·塔布嘎”;别名为“拉桑色日布,巴尔巴达,拉桑西勒瓦”[2]。角茴香的产地为内蒙古、河北、辽宁、河南、山西、新疆、西藏等地;节裂角茴香的产地为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生于沙地,石质坡地,及沙质撂荒地带野生[3]。该药味苦,性寒,效淡、糙、稀、顿、轻、浮[1,3];具有杀黏、解毒、解热、止痛等功能;主治流感,黏热,疫热,毒热,老热,炽热,高热,讧热,希日热,转筋症等[1-8]。本文全面综述了蒙药材角茴香的蒙医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含量研究,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资料。

1 蒙医临床应用

蒙药材角茴香是蒙医常用药,《蒙药学》[1]、《传统蒙药与方剂》[2]、《蒙药学家罗布桑学术著作大成·蒙药志》[5]中记载,具有引杀黏,清热,解毒之功能、与漏芦花、草乌、多叶棘豆、草乌叶等配伍,制漏芦花十二味丸。用于杀黏,疫热,急性刺痛,肠刺痛,麻疹,白喉,炭疽。与三子、香附、安息香、硬毛棘豆配伍,制成八味大汤。用于黏热,血热,瘟疫热;具有清热之功能,与牙齿草,木鳖子,拳参,漏芦花等配伍,制牙齿草十味散,用于各种热性疫病;与麦冬,地格达,连翘,木鳖子,牛黄等配伍,制麦冬十三味散,用于热性希日症。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新修珍珠本草[8]中报道角茴香的水提取液,浓度1∶ 1 对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刘晓娟[9]等角茴香醇提物对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苏银芬等[10]角茴香地上部的总生物碱有抑菌活性。李普衍等[11]研究表明,角茴香水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肺炎球菌(Pneumonococ - cus)、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枯草杆菌(Ba -cillus subtili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伤寒杆菌(Typhoidbacillus)、副伤寒杆菌(Salmonella paratyphi)、痢疾杆菌(Dys - entery bacill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三氯甲烷提取物发挥镇痛抗炎作用。韦佩涛等[12]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细果角茴香中总生物碱,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MIC 的测定。细果角茴香总生物碱对供试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李普衍等[13]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了角茴香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角茴香醇提物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角茴香醇提物对大鼠的足跖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姚默等[14]角茴香的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最佳。

2.2 保肝作用: 郭洁等[15]研究表明,角茴香的正丁醇提取物对肝细胞水肿变性、胞浆疏松及坏死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2.3 镇痛作用: 郭洁等[15]研究表明,角茴香正丁醇提取物对还通过小鼠热板试验可知,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4 其它作用: 薛丹等[16]角茴香植物叶片中的生物碱有较强的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

3 化学成分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主要得到化学成分是生物碱,其它还有黄酮类、糖类、酸类、微量元素等成分。陈礼玲等[17]采用试管预试法,以角茴香粗粉的6 种提取液(冷水浸提液、热水浸提液、乙醇提取液、酸性乙醇提取液、乙醚以及甲醇提取液)为试验对象,对角茴香植物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角茴香中含有酚性成分、生物碱、强心苷、糖、多糖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其中生物碱的检验结果尤其明显。可能含有鞣质、甾体、萜类、蒽醌及其苷等成分。苏银芬等[10]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等现代分离纯化技术,质谱(ESI-MS)、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波谱解析技术对角茴香地上部的生物碱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从角茴香地上部分离纯化得到了7 个生物碱,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原阿片碱、Cryptopine、别隐品碱、角茴香酮碱、(-)N-甲基四氧小檗碱、Oxohydrastinine 以及N -methylcorydaldine。于荣敏等[18]研究发现,角茴香全草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还含有丙烯基苯基异戊烯醚、芳樟烯、月桂烯、α-水芹烯和茴香醛等;其果实主要成分为含黄酮类,包括槲皮素鼠李糖苷、槲皮素葡萄糖、槲皮素半乳糖苷和槲皮素木糖苷等。苏银芬[10]L. D.Yakhontova 等人从角茴香中分离得到了角茴香碱(hypecorine)、角茴香酮碱(hypecorinine)、直立角茴香碱(hyperectine)、异直立角茴香碱(isohyperectine)、原阿片碱(protopine),coptyine 以及allocryptopine,并且鉴定出了这些生物碱的结构。苏银芬[10]有报道说Guo-lin Zhang 等从角茴香属植物细果角茴香中分离得到了: leptopine、leptopinine,leptocarpine,Leptocarpinine,leptopidine 以及leptopidinine。Philipov S 等人,从蒙古产的裂角茴香地上部分分离到一个新的secoberbine 型生物碱: (-)- -N 甲基紫堇醇,同时还分离到已知的原阿片碱、别隐品碱、(-)-N-甲基氢化小蘖碱和(-)-N -甲基消旋金罂粟碱。雷国莲等[19]研究发现,角茴香全草含角茴香碱、角茴香酮、原阿片碱、直立角茴香碱。文怀秀[20]等研究表明,细果角茴香内含有3 -咖啡酰奎宁酸、4 -咖啡酰奎宁酸、5 -咖啡酰奎宁酸、苯甲酸等。巩江[21]等报道从细果角茴香全草中分离出4 种新的生物碱,包括二氢(leptopine)、角茴香酮碱氮氧化物、去甲基(torulosine)氮氯化物、(hypecoleptopine)和1 个已知化合物torulosine,并基于波谱数据对其进行了结构推定。有报道Zhou Y 等从细果角茴香全草中分离出5 种新的生物碱: leptocarpinine、leptopine、leptopinine、leptopidine 和leptopi - dinine 以及原阿片碱、isohyperectine 和oxohydrastinine,并基于波谱数据对其进行了结构推定。此外,Zhang GL 等从细果角茴香全草中分离出2 种新的生物碱: isohyperectine、leptocarpine 和8 个已知生物碱,二氢血根碱、8 -丙酮基-二氢血根碱、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oxohydrastinine、别隐品碱、原阿片碱、hyperectine 和刻叶紫堇胺,并基于波谱数据对其进行结构推定。Chen,B Z 等研究发现,传统藏药细果角茴香中含有苯并菲烷类生物碱、小檗碱类生物碱和异喹啉类生物碱。综上可知,角茴香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和糖苷类。

4 含量研究

张幸福[22]全草含生物碱约0.38%,其中分离出原阿片碱85%,血根碱0.1%,白屈菜红碱及黄连碱痕迹量无定形非酚型碱7.8%,无定形酚型碱2.7%,别隐品碱,角茵香碱,氧基北美黄连宁。宋永朋等[23]运用苯酚-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同时发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密度好、重复性好、方法简便等特点。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为5.2%崔廷金等[24]甲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 15(g/mL),超声提取2 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48.63mg/g。刘永红等[25]采用NaNO2 -Al(NO3)3 -NaOH 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超声波法提取的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含量时,用70%甲醇,料液比1∶ 20,超声波分别提取2.0h 和1.5h 后合并样品液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44mg/g。苏琨等[26]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样品,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OES)法测定角茴香中14 种微量元素以及含量为Al(127. 54C/μg·g-1),Fe

(138. 31C/μg·g-1),As(0. 3358C/μg·g-1),Hg,(0.2325C/μg·g-1),B(7.6386C/μg·g-1),In(0.0947C/μg·g-1),Ba(16.827C/μg·g-1),Mn(9.2059C/μg·g-1),Cd(0. 043C/μg·g-1),Pb(0. 3186C/μg·g-1),Co(0.0517C/μg·g-1),Sr(64.769C/μg·g-1),Cu(4.0389C/μg·g-1),Zn(11.557C/μg·g-1)。

5 小结与展望

蒙药材角茴香的蒙医临床作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含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蒙医临床上具有杀黏、解毒、解热、止痛等功能;主治流感,黏热,疫热,毒热,老热,炽热,高热,讧热,希日热,转筋症等作用。药理作用方面抗菌、抗炎、抗病毒、镇痛、保肝等作用研究。化学成分以及含量研究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生物碱、黄酮类、酸类、糖类、微量元素等。蒙药材角茴香是蒙医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可靠的蒙药。该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加强该属植物有效成分、药理活性、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对该药材成分的有效利用和寻找新的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罗布桑. 蒙药学[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91 -192.

[2]布和巴特尔. 传统蒙药与方剂[M]. 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91 -92.

[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内蒙古蒙药材标准[M]. 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24.

[4]布和巴特尔. 蒙药手册[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317 ~321.

[5]罗布桑.蒙药学家罗布桑学术著作大成·蒙药志[M].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916 -922.

[6]布和巴特尔. 常用蒙药本草原色图谱[M]. 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7 -88.

[7]朱亚民.内蒙古植物药志(第二卷)[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453 -454.

[8]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51 -552.

[9]刘晓娟,魏红,杨娇,等.藏药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内毒素炎症小鼠的保护作用[J]. 苏州大学学报,2012,32(6): 754 -759.

[10]苏银芬.角茴香地上部生物碱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1]李普衍.角茴香醇提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3): 193.

[12]韦佩涛.细果角茴香生物碱最低抑菌浓度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 10986 -10988.

[13]李普衍,韩晓萍. 角茴香醇提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3): 191 -194.

[14]姚默.五种罂粟科药用植物挥发油的提取、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D].杨凌: 西北大学,2011.

[15]郭洁,张喜德,黄伟.角茴香有效部位的筛选[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 58 -59.

[16]薛丹,闫桂琴,郭彩珍.罂粟科3 种植物叶片生物碱抗氧化活性比较[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6): 160 -163

[17]陈礼玲.角茴香地上部化学成分的研究[D].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8]于荣敏,王春盛,宋丽艳.罂粟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38(7): 59.

[19]雷国莲.角茴香的生药学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 52.

[20]文怀秀,邵赟,陶燕铎,等.RP-HPLC 法测定藏药细果角茴香中原阿片碱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1): 139.

[21]巩江,高昂,贾旭,等. 藏药角茴香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 8374 -8375.

[22]张幸福,骆桂法. 节裂角茵香药材的定性分析[J]. 北方药学,2014,11(4): 4.

[23]宋永朋,唐勋,曾阳.紫外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J].青海农林科技,2014,2: 50 -52.

[24]崔廷金.正交设计优选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 10282 -10283.

[25]刘永红,陈晓,汶凯,等. 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6): 106 -108.

[26]苏琨,马强,盛振华,等.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蒙药角茴香中的微量元素[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 533 -535.

猜你喜欢
阿片茴香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球形茴香
茴香宴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