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临床效果评价

2015-01-23 23:21迟明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灌流优良率尿毒症

迟明春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临床效果评价

迟明春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 评价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 各46例。单一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 联合组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生活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单一组, 生活质量优良率65.22%明显高于单一组(36.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 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临床效果;评价

尿毒症是肾病患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常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病情凶险, 严重危害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进一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院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92例尿毒症患者, 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 各46例。联合组男28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58.2±5.4)岁。单一组男25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60.8±5.5)岁。两组患者在原发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单一组 单一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治疗时透析血流量设置为500 ml/min, 透析时间4 h/次, 血液透析治疗2次/周, 每次透析的血流量约为患者体重的4倍, 治疗周期为1个月。

1.2.2 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液灌流装置的动静脉管道连接,使用血泵维持血液流速, 流速设置为200 ml/min。治疗时先同时进行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 达到饱和后将血液灌流器取下, 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 h, 总治疗时间为4 h, 每2周治疗1次, 治疗周期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优良率。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蛋白(Ab)、血红蛋白(Hb)、和甲状旁腺素(PTH)。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 SF-36健康量表评分>90分, 生活质量为优;评分70~89分, 生活质量为良;评分50~70分, 生活质量为中;评分<49分生活质量为差。生活质量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比较 联合组治疗前Ab(32.1±6.1) g/L, Hb(7.4±0.8)g/L, PTH(225.6±30.6)Pmol/L, 治疗后Ab (39.8± 6.5)g/L, Hb(11.3±1.1)g/L, PTH(132.4±15.9)pmol/L;单一组治疗前Ab(31.4±5.9)g/L, Hb(7.3±0.8)g/L, PTH(224.9±30.1)pmol/L,治疗后Ab(33.7±6.1)g/L, Hb(8.6±0.9)g/L, PTH(188.7±24.2)p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 但联合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 与单一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比较 联合组治疗前良4例, 中11例, 差31例, 治疗后优13例, 良17例, 中6例, 差10例, 单一组治疗前良5例, 中13例, 差28例, 治疗后优7例, 良10例, 中11例, 差18例。治疗前两者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5.21%, 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36.96%,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28, P<0.05)。

3 讨论

早期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尿毒症, 但临床实践发现药物治疗尿毒症仅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近年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被广泛应用于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2]。

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原理, 将患者血液中堆积的各种有害物质和代谢物质通过扩散和对流作用引出患者体外, 达到净化患者血液的目的[3]。但由于该种治疗方法应用的半透膜厚度仅为10~20 μm, 膜上的孔径平均长度仅为3 nm, 患者血液中分子量>3.5万的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4]。而血液灌流的应用恰好可以弥补这一局限性, 血液灌流的工作原理是将患者血液引入到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通过吸附剂将血液中的毒素和有害物质清除, 并输回患者体内。临床实践发现两种方法联用治疗尿毒症患者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本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 进一步证明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在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

[1]杨卫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临床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6(12):46.

[2]于芳.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 当代医学, 2013, 20(5):49-50.

[3]朱乐君.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临床分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12(9):116-117.

[4]俞丽敏, 杨慧芳, 卢秀琴.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3(4): 251-2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68

2015-06-08]

116300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猜你喜欢
灌流优良率尿毒症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