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护理体会

2015-01-23 23:21郭维华周开明杨丽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胃底静脉护理

郭维华 周开明 杨丽玲

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护理体会

郭维华 周开明 杨丽玲

本文主要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针对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特点进行综合护理, 排除诱发或加重出血的相关因素, 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高效的治疗及护理。得出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及肝源性胃病出血等几方面。它是消化内科的常见危重病之一, 病死率较高。其发病及病情加重与饮食、情绪、活动及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正确与积极的护理配合是救治此类患者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40例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进行综合护理。现将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一般治疗及护理

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注意患者的保暖,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常规给予氧气吸入并注意湿化, 防止因鼻咽部干燥出现发痒、咳嗽等而诱发再次出血。严禁在出血脏器的体表放置热水袋等物品, 以免局部静脉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保持静脉输液管道通畅, 必要时留置深静脉通道, 以利于及时输血及使用各种抢救药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每日生理需要的水分及电解质, 并根据累积损失量及继发损失量做适量的调节。补充适量氨基酸、脂肪乳及蛋白质, 以供给机体每日需要的热量, 防止因短期禁食而发生负氮平衡。

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所有出血患者, 因急性失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血性贫血, 且急性失血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以上两种因素均可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增快、脉搏加快、无力、四肢厥冷、体温下降或不升等, 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及休克、甚至昏迷。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并记录呕血及便血的情况, 有助于正确判断出血量及出血严重程度, 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及再次出血的发生, 也有助于判断治疗的效果及病情的预后。

3 禁食、卧床、镇静治疗

进食或食入粗糙食物会直接摩擦出血部位, 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从而加重或导致再次出血的发生;并且进食后食物覆盖出血部位, 阻隔了口服止血药与出血部位的直接接触, 不利于止血。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可升高血压, 导致出血加重及再次出血的发生。故急性出血期应禁食及卧床休息, 情绪紧张者, 可酌情给予适量镇静剂治疗, 对于老年及严重肺部疾患的患者, 使用镇静剂应该慎重, 以免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4 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出血患者, 因呕吐及便血的出现, 均会导致患者及家属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1]。对于此类患者,加强心理接纳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2]。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患者。关心患者的疾苦, 视患者为亲人, 求得患者的信赖与支持, 同时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 向其简要说明本病发生情况, 治疗效果及预后, 或者举出抢救成功的典型例子, 向其说明本病的可治性,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5 三腔管的留置及护理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血量大, 出血凶猛, 常需留置三腔二囊管(或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置管前, 常规检查三腔管是否完好, 留置时石蜡油充分润滑,操作者动作必须轻柔、缓慢, 严防患者因呕吐反射而加重出血。置管位置正确后牢固固定, 保持胃囊压力在50~70 mm Hg (1 mm Hg=0.133 kPa)之间, 食道囊压力在20~40 mm Hg, 压力过大, 患者易产生室息感, 并且易致食道黏膜缺血坏死或破溃;压力过小, 则不利于压迫止血。同时每隔30~60 min抽吸胃内溶物1次, 以观察出血情况。留置24~48 h后, 若出血停止, 则可考虑拔出三腔管。拔管前常规口服石蜡油10~20 ml, 再顺序放出食道囊及胃囊中的气体, 以解除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防止拔管时撕裂而引起大出血。放气后, 观察12~24 h, 若胃管抽吸无活动性出血, 则可以拔出三腔管, 若有活动性出血,则酌情再次充气压迫, 直至出血完全停止为止。

6 饮食护理

此类患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凸于腔内, 极易受到粗糙食物的摩擦而破裂出血。针对这一特点, 急性出血期应禁食, 此时患者因饥饿而有进食的欲望, 甚至部分患者私自进食。医护人员要反复向患者交待此时进食可能导致再次出血,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同时应静脉补充足够的能量, 以维护人体正常的生命代谢。恢复期出血停止, 病情好转, 患者饥饿感明显, 食欲渐好, 可给予流质过渡到无渣半流质饮食, 但仍不能进食粗糙食物, 以防食物擦破曲张静脉而导致再次出血。对于此类患者, 饮食护理是终身的, 即使出院后,医护人员也应该将相关注意事项及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 以防止因饮食不当而再次出血。

7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氨中毒及多种代谢产物潴留有关。其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及行为异常两个方面。治疗上在积极使用降血氨药物的同时, 保持大便通畅, 使用食醋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可减少肠道中氨的吸收, 对防治肝性脑病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需加强口腔及压疮的护理。严防跌倒及坠床等事故的发生。对于昏迷患者, 尚需注意眼部的护理, 严防角膜干燥损伤。加强呼吸道及吸氧管的护理。定时吸痰, 防止呼吸道阻塞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定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的发生。

8 特殊药物的使用

生长抑素可抑制胃泌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可明显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流量, 而对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 因而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该药常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眩晕及面部潮红等, 注射过快会出现恶心及呕吐现象, 应引起重视;垂体加压素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 降低门静脉压力, 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但其容易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 严重者可引发心肌梗死。故对于老年及心脏病患者, 应同时使用硝酸甘油, 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 在对肝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必须加强综合性的护理配合, 同时突出专科护理特色, 才能使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到达更高的水平。

[1]何金兰, 黄水英, 郭少莲.急诊胃镜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全科护理, 2009, 7(8):2176-2177.

[2]曾祥龙, 周瀚, 王晨悦, 等.心理接纳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6):894-89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54

2015-06-08]

650000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郭维华 杨丽玲);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医院(周开明)

猜你喜欢
胃底静脉护理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