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2015-01-23 23:21赵永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赵永霞

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赵永霞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32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6例。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医疗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并且具有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是由于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胆囊急性炎性病变, 一般采用手术治疗[1]。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并有胀满的感觉。临床手术治疗主要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其操作简便, 疗效好而备受欢迎, 本研究为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面, 选取来本院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 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 取得不错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来本院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32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6例。实验组中男8例, 女8例, 年龄27~77岁, 平均年龄(43.2±10.7)岁, 病程16~28 d, 平均病程(6.4±3.4)d,其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7例、急性胆囊炎4例、胆囊息肉2例、胆总管结石3例;对照组中男9例, 女7例, 年龄26~76岁, 平均年龄(42.6±10.5)岁, 病程16~29 d, 平均病程(6.2±3.8)d, 其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3例、胆总管结石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做一个详细的记录, 并对患者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向患者提供关于手术治疗的各项信息, 包括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术前与患者积极沟通, 减少患者的紧张感, 配合进行手术。

1.2.2 常规消毒 对手术室进行常规消毒, 保持房间清洁卫生, 并保持室温在22~25℃。确保手术室内的各项器械的性能良好, 比如吸引器、无影灯等。

1.2.3 术中配合 患者来到手术室后, 热情接待患者, 帮助麻醉医师建立静脉通道, 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采用的是小切口, 因此护理人员应配合调节灯光, 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由于在手术中切除胆囊时会产生牵拉, 引起患者的反应, 此时需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 放松患者情绪。手术结束后, 及时清点器械和敷料。

1.2.4 心理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存在紧张、焦虑的情绪, 而这些情绪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恢复, 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喜好、家庭背景等进行相应的安抚。护理人员也应对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 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5 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 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多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 锻炼身体。采用讲座、安全小手册等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胆囊炎的发生机制、原理以及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治愈疾病, 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4.0±5.3)min, 出血量为(65.3± 24.5)ml, 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7.3±7.5)h, 住院时间为(7.4± 4.8)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0±3.4)min, 出血量为(67.5± 22.3)ml, 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6±8.4)h, 住院时间(8.2±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医疗费用为(3562±437)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8±562)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1例,出血2例, 切口愈合不良2例, 并发症发生率3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4, P<0.05)。

3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发展, 人们对于手术的要求也越高, 希望到达以最小的创伤到达最好的疗效[3]。对于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是采用手术切除。如今常用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其操作简便, 疗效好而备受欢迎。

综上所述, 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并且具有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桂梅.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1): 149-150.

[2]张应爱.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求医问药, 2011, 9(1):109-111.

[3]郝玉杰.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现代护理, 2009, 13(6):1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60

2015-05-28]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