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5-01-23 23:21王金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胸外科满意率个性化

王金杰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的影响分析

王金杰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8例心胸外科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服务,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根据心胸外科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对症护理, 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 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值得在心胸外科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心胸外科;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要求护理工作遵循优质护理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 不断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因此能够不断补充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为此选择本院68例心胸外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探讨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心胸外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患者, 年龄36~69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胸外科临床护理标准[1,2], 且知情同意。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 女17例;平均年龄(49.3±3.4)岁。胸外伤 17例, 急性心肌梗死9例;慢性心功能不全3例, 其他5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8例;平均年龄(48.5±3.6)岁。胸外伤18例, 急性心肌梗死8例, 慢性心功能不全4例, 其他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医嘱做好护理服务工作。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心胸外科疾病种类多, 有些疾病发病急, 且病情发展迅速, 因此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例如恐惧、紧张、焦虑等。心胸外科护理人员要对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 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例如, 针对胸外伤患者, 要及时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 使其正确面对突发性疾病所带来的压力。针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则必须对其表明现阶段医疗水平, 舒缓患者术前紧张状态。②生命体征监测:本组除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 其余均为手术患者, 因此整个围术期要做好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要指导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取卧位或半卧位。针对胸外伤患者, 要将其头偏向一侧, 防止分泌物质阻塞呼吸道。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重点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重点监测患者术后呼吸状况, 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③管道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执行无菌操作,充分预防感染。正确连接各个导管, 采用护架充分保护水封瓶, 并将其置放在患者床边。有效固定引流管, 避免出现脱落。经常帮助患者挤压引流管, 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管颜色、性状及水柱波动情况, 发现引流量达到100 ml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及时为患者更换引流瓶、连接管道,更换1次/d, 更换过程中要注意执行无菌操作, 且要避免在换管时气体进入到患者胸腔。患者下床活动时, 要对进行指导,防止引流瓶破碎或引流管移位。④综合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 在为患者静脉注射药物前, 要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病史等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和家属用药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若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局部肿胀等问题,要立即停止用药, 静脉注射患者要严格控制滴速。术后要保持患者呼吸畅通, 胸外伤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吸氧处理,纠正患者缺氧状况。针对术后呼吸障碍患者, 应重点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气道受阻。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内部护理环境, 体现人性化护理内涵, 将病房温度、湿度调整到适宜患者生理需要的范围。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开展护理服务过程中,观察组仅有2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1, 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工作结束后,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观察组非常满意26例, 比较满意6例, 不满意2例, 总满意率94.1%。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比较满意14例, 不满意10例, 总满意率70.6%。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小结

心胸外科是临床重要科室, 能够为多种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工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3,4]。说明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 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减少患者并发症, 为患者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根据心胸外科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对症护理, 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 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值得在心胸外科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1]王晶茹, 王晴, 林英.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24(33):1423-1425.

[2]张海燕, 朱希燕, 张荣泽, 等.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3(20):1378-1380.

[3]谭振花. 胸外科重症患者100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9(22):128-129.

[4]郭慧明.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2013, 6(5):225-2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85

2015-06-23]

110031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胸外科满意率个性化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