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宪章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2015-01-23 19:43宋群先
中医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褐斑肝肾皮损

宋群先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名师高徒·

冯宪章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宋群先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冯宪章教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 a一直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临床崇尚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对多种皮肤科疑难重症认识深刻、蹊径独辟。黄褐斑俗称肝斑,属中医学“黧黑斑”范畴。该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妊娠、日光照射、微生态失衡、代谢异常、劣质化妆品的运用等因素有关。该病易反复发作,易诊难治。冯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并根据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将该病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3型,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消斑增白为治法,制定了专病专方——消斑美白方,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冯宪章;中医师;临床经验;黄褐斑/中医药疗法

冯宪章教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 a一直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临床崇尚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对多种皮肤科疑难重症认识深刻、蹊径独辟。黄褐斑俗称肝斑,属中医学“黧黑斑”范畴,临床表现为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妊娠、日光照射、微生态失衡、代谢异常、劣质化妆品的运用等因素有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冯师治疗黄褐斑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关乎肝、脾、肾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肾阴不足,水衰火旺,肾水不能上承;或肝郁气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而发病。肾主水,黑色主肾病,若肾水上泛,或水衰火盛,则导致肌肤或颜面黧黑。冯师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面是该病的主要病机。肝藏血,主疏泄,若肝郁不疏,则气血郁结;脾统血,主运化升清,乃后天之本,若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生化乏源;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失条达;若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盛,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导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由此可见,肝、脾、肾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瘀滞或气血亏虚。

2 黄褐斑分型论治

冯师根据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将该病分为以下3型。

2.1 肝气郁结型

该型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皮损与情志变化有关。症见:斑色深褐,弥漫分布,伴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口苦咽干;或月经不调,经前颜色加深,舌红,苔薄,脉弦细。治宜舒肝理气,方用逍遥散加减。

2.2 肝肾阴虚型

该型症见:面部黑褐色斑片,大小不等,边缘清楚,分布对称,月经不定期,量少,常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沉细。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同时应酌加活血药如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泽兰等。

2.3 气血亏虚型

该型症见:黄褐色斑片,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大便溏泄,或体胖,全身困重,头昏胀痛,胸闷,脘痞,面肢发胀或下肢水肿,带下量多、色白,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益气健脾,养血祛斑,方用八珍汤加减。

3 黄褐班之经验方

冯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黄褐斑的经验方——消斑美白方,药物组成:当归20 g,白芍30 g,夏枯草30 g,丹参20 g,枸杞子20 g,炒杏仁10 g,冬瓜子30 g,白芷10 g,生牡蛎20 g,白茯苓20 g,僵蚕10 g,蝉蜕10 g,玉珠10 g,郁金10 g,杭菊10 g,细辛8 g,生石膏20 g,甘草10 g,珍珠粉1 g。方中枸杞子、白芍滋补肝肾;炒杏仁、冬瓜子、白芷、生牡蛎、白茯苓、僵蚕、夏枯草、细辛、珍珠粉消斑增白;蝉蜕引药达表;郁金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消斑。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斑增白之效。由于临床发病部位不同,所属经络不同,用药也不同,故冯师临证时常随症加减。若皮损在上额,加黄连、麦冬、石菖蒲,养心舒心气;皮损在下颌,加知母、泽泻,清泻肾火;皮损在左颊,加蒺藜、牡丹皮,疏肝清热祛风;皮损在右颊,加桑白皮,清金肃肺;皮损在鼻,加苍术、陈皮,运脾畅中;皮损在眼眶周围区域,加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皮损在鼻唇区,加生石膏、玉竹、麦冬,清胃滋阴。

4 以色治色

冯师临床多用白芍治疗黄褐斑,以白祛黑。白为金,黑为水,且白能胜湿,故采用白色类药物入肺经治肺,可间接达到调肾的目的。临床药理研究[3]证实:祛斑增白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白芷、天麻、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川芎、桃仁、丹参、防风、白及、刺蒺藜、当归、乌梅、桂皮、蔓荆子、山茱萸、夏枯草等。此外,当归具有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化的作用;乌梅、桂皮、蔓荆子、山茱萸、夏枯草均可抑制酪氨酸酶,具有祛斑脱色的作用[3]。

5 重视调理

冯师在治疗黄褐斑的同时,强调患者重视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生活调理:要起居有节,防止过度的紫外线照射,日晒是黄褐斑的重要诱因之一。此外,房事过度,久伤阴精,则水方不能制火,颜面不得荣润而发为黄褐斑,故切忌纵欲过度。②饮食调理:宜荤淡适宜,忌食辛辣煎炸及饮酒。③精神调理:暴怒伤肝,忧虑伤脾,惊恐伤肾,此皆可使气机紊乱,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而发黄褐斑;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禁忌忧思恼怒。

6 综合治疗

冯师除采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还常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检查患者的内分泌及肝、肾等功能,以明确病因。此外,采用中药面膜外敷,内外合治,以增强疗效。

7 病案举例

患者,女,36岁, 2013年3月27日初诊。主诉:面部黄褐斑1 a余。现症:面部有褐色斑片,对称分布,日晒后加重,月经不调,饮食、二便可,舌质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证属肝肾亏虚。治宜滋补肝肾,消斑增白。给予消斑美白方,药物组成:当归20 g,茜草20 g,白芷10 g,白芍30 g,郁金10 g,僵蚕10 g,藁本10 g,杏仁10 g,冬瓜子30 g,牡蛎20 g,枸杞子20 g,茯苓20 g,细辛2 g,石膏20 g,珍珠粉2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 d,患者面部褐色斑变淡,原皮损已有部分消退,继服7 d。二诊:患者皮损继续变淡,伴月经量少、月经推迟。于原方基础上加川芎10 g、杭菊10 g。服药7 d,患者皮损明显变淡,部分皮损消退,睡眠差,舌质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守二诊方,加山药30 g,继续巩固治疗。

[1]赵广,蔡瑞康.黄褐斑研究新进展[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6(1):47-48.

[2]蓝善辉,余土根.黄褐斑的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现状[J].浙江中医杂志,2007, 42(6):365-366.

[3]李学林,崔瑛,曹俊岭.实用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1-634.

(编辑 颜 冬)

《中医研究》杂志作者简介格式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任选)。例:

李高山(1968 —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中医学院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研究、教学及临床。

1001-6910(2015)05-0048-02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5.23

2014-11-20;

2015-03-14

猜你喜欢
黄褐斑肝肾皮损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