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例女性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分析

2015-01-24 02: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细胞学薄层宫颈

刘 莹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辽阳 111000)

500例女性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分析

刘 莹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筛查结果,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的500例已婚女性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TBS分类标准为依据,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检查结果。结果500例经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已婚女性,正常范围的有180例,占总比例的36%,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的有136例,占总比例的27%,磷状上皮内病变的有104例,占总比例的21%,磷状上皮细胞癌80例,占总比例的16%,除此之外,还发现部分患者有真菌、滴虫等感染现象。结论应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定期对女性健康检查进行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女性;宫颈病变;监测结果

子宫颈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宫颈糜烂、宫颈癌等,其中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杀手,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逐渐青年化,备受群众和社会的关注[2]。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是用于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最简单、先进的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中。本次研究共选取500例已婚女性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的500例已婚女性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妇女的年龄在30~58岁,平均年龄在(43.5±10.2)岁,所有患者均有过性生活史。

1.2研究方法:避开患者的月经期,在取材前24 h不可以上药、冲洗以及过性生活,准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专用瓶子,标记好患者的信息,用棉签轻轻取患者的分泌物,在窥阴器下观察,将宫颈刷的尖端部放在颈管内,将两边贴在颈管外,为保证取得足够的细胞成分,可以予以宫颈刷一定的压力,将宫颈刷的刷毛部分插入子宫颈通道,抵住采样器,同一时针转动。取出宫颈刷,放在保存液底部,旋紧瓶盖,放置在25 ℃的室温下,及时送检,所有患者均采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方法。

1.3薄层细胞诊断:以TSB诊断标准作为依据,具体如下:①正常的范围。②磷状上皮内病变。③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④磷状上皮细胞癌。

2 结 果

500例经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已婚女性,正常范围的有180例,占总比例的36%,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的有136例,占总比例的27%,磷状上皮内病变的有104例,占总比例的21%,磷状上皮细胞癌80例,占总比例的16%,除此之外,还发现部分患者有真菌、滴虫等感染。

3 讨 论

宫颈癌的筛选方法较多,传统的巴氏染色宫颈涂片采集的细胞数量有一定的限制,血液、黏液以及炎症等均可影响其判断,除此之外,传统的巴氏染色宫颈涂片操作较为复杂,在临床上基本不再使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宫颈细胞进行检测,与传统的巴氏染色宫颈涂片比较,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能够采取足够的细胞数量,减少外界因素例如炎症、血液等影响,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3]。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的质量与细胞学标本的制片、染色的过程以及诊断的技术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降低影响标本诊断的因素,临床的医师要和实验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诊断的准确率。相关研究报道表明,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细胞病变能够今早发现病变,及时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

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就是宫颈炎,相关研究显示,由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病毒因素等影响,增加了宫颈糜烂以及宫颈上皮变异的概率。宫颈癌发展的主要过程包括宫颈不典型的增生、原胃癌、早期浸润癌以及浸润癌的发展。宫颈特殊的解剖结构便于观察,但是早期宫颈癌的症状不明显,甚至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因此,不能仅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和诊断,及时进行细胞学筛查,可以有效的预防宫颈癌,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有关文献显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细胞学技术,是检查宫颈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液体下对脱落的细胞进行固定,清洗再进行制片,这种方法有效的去除了黏液,方便涂片和诊断,应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其诊断的敏感性,减少了漏诊的发生,为宫颈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作用[5]。

本次研究共选取500例已婚妇女进行研究,均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500例经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已婚女性中正常范围的有180例,占总比例的36%,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的有136例,占总比例的27%,磷状上皮内病变的有104例,占总比例的21%,磷状上皮细胞癌80例,占总比例的16%,除此之外,还发现部分患者有真菌、滴虫等感染。综上我们认为应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定期对女性健康检查进行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1]侯蓉,李俊杰.浅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3):66-67.

[2]杨勤.1263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6(32):91-92.

[3]邢慧云,周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与传统巴氏涂片法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4,15(7):1113-1115.

[4]黎大秀,黄春梅.4427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3(4):89-90.

[5]闵月红.1837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2):263-264.

R711.74;R737.33

B

1671-8194(2015)22-0174-01

猜你喜欢
细胞学薄层宫颈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