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分析

2015-01-24 02:51李慧芳祝晓娟邵宗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臂丛卡因麻醉

李慧芳 祝晓娟 田 明 邵宗平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喀什 844000)

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分析

李慧芳祝晓娟田 明邵宗平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 探究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需接受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左布比卡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地佐辛。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应用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地佐辛;左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地佐辛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由于本身具有麻醉效果发作快、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以及药物依赖性较低等优点,地佐辛的镇痛强度、麻醉药效发作时间还有持续时间等和吗啡差不多,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局部麻醉中加入阿片类药物已经是当前较为常用且成熟的技术。临床使用的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但是如何维持患者的麻醉效果,一直是临床研究的课题。为了深入了解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最大的为66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4岁。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前经查询无吸毒史、相关药物过敏史、神经源性疾病以及臂丛神经阻滞的禁忌证状;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术前未使用其他止痛药物。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以下指标进行常规检测,主要有:SpO2、MAP、BP以及RR。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操作如下:找到相关定位之后,将1.33%利多卡因以及0.25罗哌卡因共25 mL注入患者体内,对其麻醉效果进行测定。成功麻醉之后,对照组患者应用左布比卡因注射液20 mL(本次研究药物产自江苏恒瑞公司,规格为每支剂量75 mg);观察组患者在局麻中加用地佐辛注射液,剂量为0.05 mg/kg(本次药物产自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5 mg)。在完成臂丛神经阻滞15 min之后,开始消毒并进行手术,如患者手术过程中依然感觉到疼痛,则应用氯胺酮注射液进行静脉麻醉,剂量为50 mg,达到阻滞麻醉完善的效果。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镇静效果以OAA/S法进行判定,具体如下:①在患者身边呼名,患者能够迅速反应,表示完全清醒的评定为5分;②在患者身边呼名,患者反应迟钝,语言缓慢的评定为4分;③需对其大声或者反复呼名才有反应的评定为3分;④大声呼名后无反应的评定为2分;⑤需要疼痛刺激才有所反应的评定为1分。疼痛效果以VAS法进行判定,具体如下:0~10分,分数越低的疼痛程度越低,1分以下为有效,1~3分之间为良,超过3分为差。

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呼吸抑制、尿潴留以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并发症状。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OAA/S平均分数为(3.3±0.2)分,观察组患者OAA/ S平均分数为(1.1±0.2)分;VAS评分,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4%(42/5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100%(50/50),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6例患者需要肌注杜冷丁,观察组无患者需要进行此类处理。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在临床上地佐辛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一种,经过患者机体内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依赖性质,主要是以κ受体激动还有µ受体拮抗作用为主要机制,其镇痛效果相对于杜冷丁最高能够高出10倍,另外地佐辛本身所拥有的µ受体拮抗作用使得应用之后能够有效降低由于麻醉之后可能引发的呼吸抑制、尿潴留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2]。患者在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在手术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产生严重的焦虑以及紧张等消极反应,而止血带反应以及长时间保持手术体位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对其血流动力学产生消极影响,这些情况都会对手术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有所影响,这就要求麻醉师除了要进行完美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外,对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静还有镇痛效果也要有极为充分的考虑,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最大程度的进行抑制。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之后使用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维持,其术中麻醉镇静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相对于臂丛神经阻滞后单纯使用左布比卡因麻醉维持有着突出优异性(P<0.05)。有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维持麻醉,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应用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手术顺利完成还有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漆升.左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14(15):115-116.

[2]唐智豪,吴多志,万文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2,15(10):162-163.

R614

B

1671-8194(2015)22-0177-01

猜你喜欢
臂丛卡因麻醉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