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的护理干预效果

2015-01-24 02:51孟现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药液

孟现华

(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内三科,山东 邹城 273500)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的护理干预效果

孟现华

(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内三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取的疗法是中药内服加灌肠,观察组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65例中显效5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65例中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3.6%,观察组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3.8%),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配合护理干预会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中药;灌肠;护理;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目前尚且无法确定病因的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西医认为这也许是由免疫因素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是由肠湿热、气滞血瘀、升降失调所致。本研究选取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65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配合护理干预,疗效比较理想,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治疗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严重精神障碍、对所服药物过敏、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患者有脓血便、腹痛等临床症状,均经结肠镜确诊。本研究将这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为(41.5±9.8)岁,男性37例,女性28例,平均病程为(7.5±6.4)年;观察组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为(40.5±10.2)岁,男性38例,女性27例,平均病程为(9.5±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采取的疗法是中药内服加灌肠,观察组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

1.2方法:对照组所采取的疗法是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观察组采取的是对照组的疗法配合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患者所服中药是采用以下药方:白术、茯苓、芍药、黄芪、当归、黄连、木香各15 g,党参、黄芩、秦皮、甘草、红花各10 g;用法如下:每日1剂,以500 mL水煎煮,分2次服用,每次200 mL。灌肠汤是采用以下药方:五倍子、蒲黄、白头翁、地榆、黄连、夏枯草各10 g,黄柏、三七、苦参各15 g;用法如下:以200 mL水煎煮,当药汤降至39.5 ℃时,再为患者灌肠(应先要求其将粪便排空),且药汤应留于腹中1.0 h。灌肠液太高或太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若药液温度太高,患者肠黏膜就很容易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充血水肿症状,且肠道蠕动、粪便排出的速度会加快,从而减少药液停留于肠部的时间,药物疗效也无法充分发挥;若药液温度太低,也容易使肠黏膜受刺激,且患者会产生腹部疼痛等症状,药液也不能被充分吸收,所以灌肠液温度要控制适度。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应用SPSS 13.0软件包,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疗效评价。显效: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肠部症状(包括溃疡、血肿以及出血等)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得到好转,肠部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依旧如故,丝毫没有好转迹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观察组65例中显效54例(83.1%),有效8例(12.3%),无效3例(4.6%),总有效率为95.4%(62/65);对照组65例中显效25例(38.5%),有效23例(35.4%),无效17例(26.2%),总有效率为73.8%(48/65)。观察组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3.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干预措施

3.1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发病比较缓慢,而且病程比较长,病情还会反复发作,因而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且大多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等,所以应当主动对患者表示足够的关心,并与其进行热情的沟通交流,以对其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能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纠正,并逐渐恢复治愈信心,如此才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护理人员应在灌肠前将相关知识详细地告知患者,包括灌肠目的、灌肠方法、其他相关事宜。使患者依从性得以提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应提早告知患者将腹中粪便排空,如此才可确保药液能充分接触肠黏膜,从而对患者产生良好疗效。

3.2灌肠护理:灌肠所用药液的温度应严格加以控制,灌肠时应提醒患者注意以下事项:①保持侧卧屈膝的姿势;若直肠部、乙状结肠部发生病变,就应保持左侧卧的姿势;若回盲部发生病变,就应保持右侧卧的姿势。②要做深呼吸,并让腹压下降,以使导管能顺利地深入灌肠时需要到达的深度。而且,护理人员应轻柔而缓慢地将药液灌入患者肠部,这一点对痔疮患者尤其重要,以免使之产生剧烈疼痛,并因此而拒绝配合治疗。灌肠时应对患者的身体反应进行仔细观察,并积极关注患者的口头表述,以确保能及时了解相关症状。若患者产生腹胀症状,或有排便感觉,那就应放慢灌液的速度或者是暂时停止,并指导患者通过张口呼吸的方式放松腹肌,以使腹压得以下降;若患者脸色发白,或产生出冷汗、心中悸动等情况,那么治疗就应即刻暂缓或停止,并安排患者平卧休息,然后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其加以处理。灌肠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将枕头置于患者臀部,使之垫高大约20 cm,以避免有药液溢出;为使药液能在患者肠部停留足够的时间,还应提醒其尽力保持垫高姿势,灌肠后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与疗效密切相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措施是否得当[2]。

3.3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注意食用容易消化、低脂肪的半流质食物,且应含有丰富营养,以确保蛋白质、热量、无机盐的充分供给;每日多餐,且每餐都要控制食量,以促进肠道恢复;食物不宜含有太多纤维素,且不可含有辣椒、蒜等辛辣刺激性物质;切不可接触浓茶、香烟、酒类,生冷瓜果等食物也只能少量食用。此外,还应对患者过敏史进行了解,因为患者可能是由于过敏因素而发病,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腹泻症状,那么就可以选择静脉高营养疗法,以使炎性反应得以缓解,从而对症状加以控制。

3.4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平时应多加休息,确保睡眠充足,以使自己达到精力充沛的状态;如果病情较轻,那么就可从事轻松一点的工作;可通过散步等方式适当地展开身体锻炼,以加强个人体质,并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促进身体早期恢复;在日常饮食、身体保暖、心理协调等方面应遵循医院嘱咐,以减少或避免本病复发。

4 小 结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一种技术操作[3],规范的保留灌肠护理操作能保证给药到位,药物吸收充分,避免医源性损伤,为获取满意疗效提供保障[4],它可以使药物与病变部位直接接触,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从而有效地发挥局部用药效应[5],从而达到消除溃疡的目的。本文资料显示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取中药内服配合灌肠疗法总有效率为73.8%,取得较好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能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规范操作、密切观察、心理与饮食方面的护理、健康宣教等,总有效率达95.4%,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配合护理干预会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1]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3-354.

[2]李鹏,冯兵.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32.

[3]周樊华,朱艳琼,甘霖,等.中药直肠滴注式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44.

[4]梁艳翠,麦艳微,黄健虹,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56.

[5]王岚,许燕玲,胡三莲,等.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1.

R473.5

B

1671-8194(2015)22-0223-02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药液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富硒温泉水浸足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