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对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15-01-24 07:11史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后叶素垂体盆腔

史丽丽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中医院,辽宁 锦州 121400)

垂体后叶素对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史丽丽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中医院,辽宁 锦州 121400)

目的 探究垂体后叶素对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未应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26±21.6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6.48±49.32)mL(P<0.05);同时,在术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6/5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垂体后叶素应用在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切除术;垂体后叶素;出血量;并发症

在妇科手术中,子宫切除术较为常见,适用于治疗子宫出血、子宫瘤、子宫癌等疾病。在手术实施中,对于盆腔重度粘连、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易损伤输尿管、肠道等周围脏器,出现术中大出血,手术难以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困难[1]。本文主要对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对其中50例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分析应用垂体后叶素和不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手术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的100例困难子宫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前检查,行子宫切除术,并排除合并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患者年龄均为35~56岁,平均年龄为(45.3± 2.4)岁。在100例患者中,15例子宫肌瘤,20例盆腔重度粘连,30例子宫肌瘤,35例巨大子宫。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且两组在患者年龄、疾病分布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有效比较。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子宫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做下腹正中纵行切口,且对于子宫过大者,左绕脐上延长切口,使术野充分暴露,对盆腹腔情况进行探查,采取针对性手术操作方法[2]。对于5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实施中,适时应用垂体后叶素。对于盆腔重度粘连患者,宫体注射0.9%氯化钠10 mL+6 U垂体后叶素,松懈粘连,实施手术。对于宫颈肌瘤患者,打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在宫体与肌瘤交界处注射0.9%氯化钠10 mL+6 U垂体后叶素。对于巨大子宫患者,同样在在宫体与肌瘤交界处注射0.9%氯化钠10 mL+6 U垂体后叶素,待宫体、肌瘤变硬后,切除子宫肌瘤[3]。对于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对性手术,但不应用垂体后叶素。

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即由负压吸引至引流瓶内的血量。同时,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记录两术后出现的切口愈合不良、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例数。

1.4统计学处理:在处理本次的研究结果的过程中,统计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经过数据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26± 21.6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6.48±49.32)mL(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5.86±31.0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06 ±43.21)min(P<0.05)。同时,在术后,观察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输尿管损伤、盆腔血肿等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输尿管损伤、3例盆腔血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12%(6/50),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微创手术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应用广泛。但是,对于有既往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重度异位、盆腔粘连等患者而言,手术不能按照常规子宫切除步骤进行,且手术处理不当易造成膀胱、肠道损伤,手术困难。同时,在手术进行中,出血量大、止血困难是手术面临的一大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止血。

徐州栋等人研究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止血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提出垂体后叶素对止血具有的良好作用。垂体后叶素包含血管加压素和缩宫素两种活性成分,从动物脑垂体后叶中提取。其中,血管加压素可缩小血光平滑肌,缩宫素可收缩子宫平滑肌。因此,局部注射垂体后叶可起到血光平滑肌、子宫平滑肌双重收缩作用,进而使瘤体、子宫变硬,瘤体突出于子宫,助于瘤体剥除。在巨大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切除中,垂体后叶素的应用后,可恢复子宫动静脉、旁观、输尿管正常位置,减少子宫创面出现,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术中输尿管损伤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50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患者的出血量为(40.26 ±21.63)mL,明显少于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的(96.48±49.32)mL,且无并发症出现,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在困难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适时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作用明显,便于手术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在子宫切除术中推广。

[1]李静文,左慧萍.垂体后叶素在110例困难子宫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312-314.

[2]赵璟,方小玲,龚颖萍,等.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5):916-917.

[3]王红,王瑞萍,张丽,等.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效果的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452.

R713.4+2

B

1671-8194(2015)23-0073-01

猜你喜欢
后叶素垂体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