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吞咽障碍38例

2015-01-24 14:52库毓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廉泉咽喉部咽喉

库毓敏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432400)

吞咽障碍多是脑血管病并发的一个症状,常见于脑出血、脑梗死及脑萎缩后。临床上此类患者常因不能进食或饮食反呛而出现坠积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而死亡。故及早恢复患者吞咽功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急切需求。笔者自2002年至今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吞咽障碍患者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血管病,且就诊时均带鼻饲管以维持营养。其中男28例,女10例;50~60岁7例,61~70岁22例,71岁以上者9例;病程1个月以内4例,1~3个月13例,4~6个月12例,7个月~1年9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20例,脑萎缩5例,其他脑病3例。

治疗方法

1.针刺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廉泉、夹廉泉、神根穴、舌尖、下关。

针刺手法:内关行提插捻转复式泻法1 min;人中行雀啄手法,使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双侧直刺1.0~1.5寸,行提插补法约1min;廉泉及夹廉泉(廉泉穴左右旁开1寸处)针刺向咽喉部,针刺约1.5寸,提插泻法各1 min;舌尖快速点刺数下。以上穴位均不留针。神根穴(位于舌体下舌系带根部凹陷中)平行于舌体方向刺向咽喉处,约1.5寸;双下关穴直刺1.5寸。留针30min。

2.推拿:针刺完成后取针,在患者的喉结部、咽喉处两侧及双侧胸锁乳突肌处行点按、手指推按各5min,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点按的力指向咽喉及食道方向,推按时方向从上到下,不可反推。接着让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训练:操作者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掐按住喉结两侧,稍用力,病人做吞唾液动作。随着病情的好转,操作者可感觉到从最初的无喉结运动到可连续吞咽3口以上。最后需点按双侧下关穴各约3min后,让患者做张口闭口动作及口角向左右活动动作训练。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能正常进食,无饮水反呛,撤除鼻饲管;好转:治疗后能进流食,进食较慢,偶有饮水反呛,撤除鼻饲管;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仍用鼻饲管维持营养所需。

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典型病例

患者某,男,73岁。2014年3月患脑梗死后左侧半身不遂,语言不清,饮水反呛。经中西药治疗1个月后半身不遂、语言不清已痊愈,唯饮水反呛不见好转,靠鼻饲管输入流食维持营养。2014年4月17日来诊。根据疾病症状及体征,结合病史,初步计划3个月看能否撤下鼻饲管。我们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个周后,已能进食米饭及一般食物,患者及家属大喜,10d后撤除鼻饲,继续治疗5d后出院,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讨论

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失常影响舌咽部肌肉群瘫痪,包括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等,患者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经食道送入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还可能在输送的过程中返呛入气道,引发坠积性肺炎。中医认为,吞咽障碍是由于舌、咽喉部的经络被风、痰、瘀所阻,使得气血运行不畅,舌、咽喉部失养而出现功能障碍。

临床上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多以石学敏倡导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赵颖等[1]采用醒脑开窍及深刺廉泉穴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柳燕[2]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吞咽障碍者较少。推拿治疗时,可以与患者的吞咽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手法疏通咽喉部经络,刺激局部穴位可促进咽喉部气血流通,去除停留于咽喉部的痰瘀之邪,让患者再做吞咽训练时可相对顺利完成动作。操作者还需鼓励患者积极训练,通过心理疏导[3]及暗示让患者获得希望而加快临床治愈。实行一对一的治疗和训练让医者和患者之间产生亲和性,能让患者产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对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1]赵颖,王琪.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0例[J].吉林中医药,2009,29(6):503.

[2]柳燕.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12:22.

[3]刘艳,梁玉磊,蔡乐,等.针刺配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2,27(3):33.

猜你喜欢
廉泉咽喉部咽喉
探议廉泉穴※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贪泉与廉泉的启示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针刺治疗单纯鼾症1例*
针刺廉泉穴、旁廉泉治疗中度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