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结合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2015-01-24 14:52关却才让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颈项高血压病收缩压

贡 巴 关却才让

(青海省藏医院,西宁 810007)

通过近几年对放血疗法结合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高血压病和单纯服用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总结出了一种更有效、更方便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藏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和价值,总结报道如下。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脏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早期表现为血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后期出现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高血压病的诊断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正常血压<120/80mmHg;正常高值120~139/80~89 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此次病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药浴外治科住院病人中选取,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年龄40~65岁;男性22例,女性2例;病程2~30年。

24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其中22例男性均嗜酒、吸烟;10例有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一般病程较长,往往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少数患者病情急骤,有剧烈头痛、蛋白尿、血尿等表现。约20%患者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出现其他器官并发症后才被发现。

体征:血压水平可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而波动较大。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放血前3d或5d服用三果汤散,每日3次,每次2g,水煎口服。同时早晚各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3粒(0.35g/粒)。第4d或第6d进行放血治疗,选用前额发际正中向上4横指的囟门脉(静脉)或从额正中发际下1寸处的额脉(静脉)穴位放血,用高压消毒过的放血刀具适度切开囟门脉或额脉,按病人的体质、年龄和性别放50~150 mL坏血。藏医放血原则是血液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色时停止放血,用消毒好的纱布按压刀口止血包扎即可。每周放血1次,4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不服用三果汤散,不进行放血治疗,直接服用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早晚各服3粒(0.35g/粒),4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消失,血压降到正常,1年内不复发。有效: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减轻,血压降至1级高血压,病情不再发展。无效: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未减轻,血压未下降,1年内复发或病情加重。

结果:治疗组显 效4例,占33.3%;有效7例,占58.3%,无 效1例,占8.3%。对照组显效2例,占16.7%;有效6例,占50.0%,无效4例,占33.3%。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高血压病与喜欢吃咸,精神长期紧张,肥胖,遗传,长期饮酒以及高原气候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早期表现血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后期出现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

高血压病一般病程较长,往往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脏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藏医放血疗法可以清除脉病、病血,消肿止痛,防止腐烂,培育新肌,根除脓水,减肥,降低血管压力等。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颈项高血压病收缩压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按按脚底护颈椎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