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胃癌前TN分期中的价值评估

2015-01-24 15: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磁共振准确率胃癌

姜 巍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磁共振在胃癌前TN分期中的价值评估

姜 巍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目的探究分析对胃癌前TN分期中进行评估应用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磁共振成像,使用MR动态图像和DWI图像对胃癌患者术前的TV分期进行评估,将其评估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I对胃癌T分期诊断准确21例,诊断准确率为77.8%;经MRI检查,检出37枚淋巴结,淋巴结检出率成为42.5%;将MRI检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MRI检查对胃癌术前N分期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70.4%。结论在诊断胃癌前TN分期中采用磁共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DWI成像对胃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磁共振;胃癌;TN分期;价值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胃癌病例中进展期胃癌约占80%,近五年,其生存率约为30%[1]。术前对胃癌患者进行可靠、客观的评估,能够根据患者个体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对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估,并避免手术过程中进行剖腹探查,且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和诊断中得到广泛运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运用磁共振成像对其TN分期进行评估,并对比术后病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接收治疗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6±3.5)岁;经胃镜检查,4例胃底贲门区癌,9例胃体癌,13例胃窦癌,1例全胃广泛浸润(皮革胃);病理结果:6例中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5例印戎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所有患者术前治疗1周,给予MRI检查,检查后将其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前,禁食7~12 h,检查前15 min,在患者肌内注射20 mg山莨菪碱(654-2),并引用800~1000 mL温开水,然后进行CT、MR检查和扫描。进行扫描时,取患者仰卧位。磁共振主要运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成像线圈主要运用8通道体部线圈,主要对横断面、冠状面进行扫描,如有必要对斜冠状位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T1FSPCR(TR/TE=180/3.3)、T2ASSET(TR、TE6667/85.8)、T2SSESE(TR、TE1800/79.5);DWI(TR/TE=1000/74.9,b=600 s/ mm2)。LAVA动态增强扫描脂肪厚度约为5 mm,层距约为1 mm。扫描范围主要由贲门向下直到整个胃部,静脉注射20 mL磁共振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在患者肘部,注射速率为每秒2 mL,动态增强扫描频率为每次18 s,增强扫描时间约为4 min。

1.3 评定标准[2]:将TNW分期法作为胃癌分期标准,以下是采用MRI分期诊断T分期标准:T1:检查出的病灶不明显或者黏膜下层较为完整;T2:肿瘤浸润在胃壁的整个层面,外边界较光滑,轻度增强的外层比较完整;T3:肿瘤浸润到整个胃壁层,外边界形状不规则或者为网格状,或者外层遭到破坏;T4:周围组织器官均为肿瘤浸润。

1.4 手术病理: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或者D1D2胃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安排专业胃癌临床小组逐个解剖手术标本,依据日本胃癌学会分期记录胃周淋巴结。通常情况下,手术要求至少切除患者15个淋巴结,并给予病理学检查。

2 结 果

2.1 胃癌T分期判断结果:根据AJCC(第六版2002)制定的TNM分期标准,手术病理结果为pT14例,占14.8%;pT25例,占18.5%,pT317例,占62.9%,pT41例,占3.8%。

在本组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MRI对胃癌T分期诊断准确21例,诊断准确率为77.8%,其中,pT175%(3/4);pT260.0%(3/5),pT382.4%(14/17),pT4100%(1/1)。

2.2 胃癌N分期判断结果:根据AJCC(第六版2002)制定的TNM分期标准,手术病理结果为pN011例,占40.7%;pN110例,占37.0%,pN25例,占18.5%,pN31例,占3.8%。

在本组研究中,27例患者共检出467枚淋巴结,病理确诊87枚淋巴结转移。经MRI检查,检出37枚淋巴结,淋巴结检出率成为42.5%。将MRI检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MRI检查对胃癌术前N分期诊断出19枚,诊断准确率为70.4%。

3 讨 论

对胃癌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MRI快速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成像,而且还能够动态增强扫描,改善以往运用的磁共振扫描速度慢、易受到呼吸运动与胃肠蠕动影响的缺点,是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法。另外,近年来有文献表明,在对腹部肿瘤进行检出、分期以及评估等方面应用磁共振功能效果较好[3]。对胃癌TN分期进行判断,T分期主要对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进行观察,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胃癌MRIT分期诊断准确率达到74%~89%,其中,T1诊断准确率为76%~100%,T2诊断准确率为64%~81%,T3诊断准确率为79%~97%,T1诊断准确率为41%~100%。胃癌CT的T分期诊断正确率为66%~90%。对MRIT分期诊断正确率、各个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报道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组研究中,MRI的诊断准确率为77.8%,与张华等研究的文献结果类似[4]。在各个序列上对胃癌进行平扫,大多数为中等信号或者偏低信号,DWI上胃癌病变为中高信号,能够对病变进行定位和检出,但不能将会病变多层结果清晰显示出来,不能提高T分期准确率。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进行判定,主要根据CT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近年来,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以胃周淋巴结大小方面为主。磁共振成像中,对小淋巴结进行检查和诊断难度较大。磁共振检出胃区域淋巴结的检出临床率比较低,不能在胃癌术前进行N分期,并可能会导致分期过低。在本组研究中,MRI对胃癌术前分期准确诊断率为70.4%,与陈锦垣等研究的文献报道结果相同[5]。

综上所述,在诊断胃癌前TN分期中采用磁共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DWI成像对胃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1]邓建国,付侠,王瑞琼,等.胃癌的螺旋CT扫描与内镜的诊断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3):242-243.

[2]陈培强,徐向英,周永威.多排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82-86.

[3]赵丹,郭玉林.多排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2):183-184.

[4]张华,贾海鹏,宋立涛,等.磁共振扫描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6):509-510.

[5]陈锦垣,韦增才,黄仕强,等.胃癌CT诊断和术前分期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 :11-12.

R735.2

B

1671-8194(2015)06-0181-02

猜你喜欢
磁共振准确率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