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影响

2015-01-24 15:10李欢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肺源评量针对性

李欢欢

(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影响

李欢欢

(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疾病进展、疾病稳定以及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近期与效率为95.5%(42/44);对照组近期有效率81.8%(36/44),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肺源性呼吸困难;影响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且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的一种症状,若是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张口、鼻翼煽动以及端坐呼吸等。目前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造成严重影响。肺源性呼吸困难同时伴有情绪、身心以及机体功能等综合因素作用影响[2]。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对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从根本上影响到了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治疗效果,加剧了患者的呼吸困难[3]。所以,应当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进行重视。我院对88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44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呼吸困难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男21例,女23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5.6± 2.1)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男24例,女20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8.3±3.5)岁;经过我院确诊所有患者确定为肺源性呼吸困难。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组织学分型和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生病体征监护、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行有针对性护理。

1.2.1 认知教育:在患者治疗早期,要对患者注重健康教育,不断加强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告知患者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各种诱发因素以及病因,同时包括治疗方法、疗程以及药物的应用等。

1.2.2 心理干预:对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而言,由于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会让患者产生错觉,感觉自己的病情在不断加重,此时会给患者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让患者变得焦躁不安,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等行为。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从而让患者充满信心,使其能够保持乐观情绪,消除患者对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充分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等方面进行干预,转移患者对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过度关注,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同时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1.2.3 行为干预:除了上述各种干预之外,同时还应当对患者进行呼吸控制,对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进行有效改善。患者若是处于卧位时,应当将软枕置于患者胸部或腹部进行抬高,为使患者肺部的扩张性能增加使患者为半坐卧位,从而提升呼吸肌的效率。

1.3 疗效评价:本次研究中使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其中无焦虑以及抑郁<50分,轻度抑郁为50~59分,60~69分为中度抑郁或焦虑,70分以及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63.6%;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86.4%,两组患者相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焦虑自评护理前(56± 12.1),护理后(47±9.1);观察组焦虑自评护理前(57±10.2),护理后(35±10.1)。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护理前(57±11.6),护理后(46 ±10.3),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护理前(56±11.3),护理后(34± 6.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呼吸困难对患者造成严重困扰,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症,这会大大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加重缺氧程度。尤其是对于肺源性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4],呼吸困难时病情恶化的典型症状,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加以预防,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周期[5]。

对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通过研究后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备显著差异,充分说明在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采取有真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1]曹月辉,谢淑丽,阮文斌,等.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影响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518-519.

[2]刘晓峰.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影响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3,5(30):127-128.

[3]薛志萍.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9):966-970.

[4]温明.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影响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7):187-188.

[5]李翠芳,胡雪琴,徐燕琼,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35例肺癌晚期伴呼吸困难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2-993.

R473.5

B

1671-8194(2015)06-0257-01

猜你喜欢
肺源评量针对性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