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葛根解肌汤治愈川崎氏病1例报道

2015-01-24 19:36崔荷英金明玉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氏病太阴热毒

崔荷英 金明玉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朝医葛根解肌汤治愈川崎氏病1例报道

崔荷英 金明玉
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川崎氏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根据朝医的辨象理论,本病属于朝医太阴人肝受热里热病中太阴人温病,用葛根解肌汤治疗1例川崎氏病儿童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朝医;葛根解肌汤;川崎氏病

[1]蔡春锡.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15

[2] 朴仁范.朝药学[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M].2013:233

崔荷英(1990-),女,朝鲜族,硕士生;研究方向:朝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金明玉(1965-),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朝医药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邮箱:kimmy@ybu.edu.cn

R29

A

1007-8517(2015)10-0005-01

2015.03.16)

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1],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MCLS),是一种儿童期所特有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此病是由日本小儿科医师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先提出报告,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采用朝医辨象法治愈一例川崎氏病儿,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崔某某,男,3岁。2014年4月5日诊。3天前开始发高烧,体温39.6℃,腹泻日10余次,不能饮食,前胸和后背均出现粟粒样红色皮疹,双目红赤,口渴喜饮,口唇鲜红,口腔粘膜红赤,杨梅舌,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感冒,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3天,持续高烧不退,转入延边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现症见:持续高热6天,尿红赤,神疲乏力,心烦,躁动不安,不眠,前胸后背布满粟粒样红色皮疹,口角起泡,颌下淋巴结肿大,双眼充血,手心膜样脱皮,杨梅舌,尿色呈深红色,大便干燥。体型特征为骨骼粗,圆形脸,肌肉肥胖坚实,表情沉默寡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α2球蛋白增加,根据1984年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川崎氏病6条诊断标准确诊为川崎氏病。朝医理论辨象为太阴人,用葛根解肌汤加减治疗。处方:葛根20g,黄芩7.5g,藁本7.5g,杏仁7.5g,桔梗5g,升麻5g,白芷5g,酸枣仁5g,大黄5g,紫草5g,犀角3g(另煎)。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5剂后热退至正常,皮疹消退。但留有食欲减退,自汗、盗汗,地图舌,剥落苔,加太阴人药沙参5g、麦冬10g、远志7.5g,续服15剂后诸证消除。

按:川崎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发病季节以春夏季多见,发病年龄2个月至9岁,特别多见于婴幼儿。属于朝医太阴人肝受热里热病中太阴人温病[1]。肝受热里热病,是指里热盛,大便燥而不通为特征,由太阳、少阳经病失治深变或邪热之气直中阳明经所致。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气,使痰涎壅盛,热毒炽盛所致持续高热,内迫营血,从络而出,发为皮疹,热毒极甚,心营受灼,见于心窍而见杨梅舌;肺胃热毒上逆故见唇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温热邪毒搏结则致淋巴结肿大;炽热邪火上逆于肝,发为两目红赤;热毒流注经脉导致四肢末端红斑、浮肿、膜样脱皮。《东医寿世保元·东武经验例》曰:“太阴人三阳病变为阳毒,面赤眼红,身发斑黄,或下痢黄赤,六脉洪大,用葛根解肌汤、黑奴丸。”故用葛根解肌汤加减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方中黄芩、葛根[2]为本方中主要药物,收敛肺元而开皮毛祛邪;桔梗、升麻、白芷、藁本协助主药壮肺而解之表邪,杏仁润肺清肺,酸枣仁醒肺之真气、安神定意,大黄清里热而通利之功,犀角泻心身大火,紫草凉血解毒、透疹。共起到壮肺清热,祛邪透疹。对川崎氏病的研究,利用朝医的体质辨证,突出个体化诊疗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氏病太阴热毒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刍议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Stelara或能缓解中重度克罗恩氏病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