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4 22: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沙拉溃疡性结肠炎

白 冰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损害结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且呈不断延伸性的一种疾病,严重者整个结肠可遍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或持续性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血便呈黏液脓性等[1],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近年来UC发病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54例UC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临床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8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规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并排除水杨酸制剂过敏者、血液及内分泌病变者,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4.9±7.3)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6.9±3.4)年;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5.2±7.8)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7.1±3.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l克/次,4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益生菌(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每次2粒,3次/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判定标准:症状积分:①腹痛: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②粪便性状:0分:成形便;1分:软便;2分:糊状便;3分:稀水样便;③血便:0分:无;1分:带血丝;2分:有血块;3分:便血。④大便次数:0分:1~2次/天;1分:3次/天;2分:4~5次/天;3分:≥6次/天;⑤腹胀:0分:无;1分:有。⑥里急后重:0分:无;1分:有。疗效标准[2]: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肠内镜下肠道黏膜恢复正常,出院后10个月内无复发情况;②改善: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肠内镜下肠道黏膜恢复程度较好,病变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肠内镜下肠道黏膜病变未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对本次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痊愈31例(57.41%),改善19例(35.19%),无效4例(7.41%),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痊愈23例(42.59%),改善18例(33.33%),无效13例(24.07%),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症状评分为(8.79±1.38)分,对照组(8.71±1.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58±0.5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0.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腹胀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腹胀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UC是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病理呈溃疡或炎症表现。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以及免疫抑制剂等为常用治疗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大,不宜长期应用。美沙拉嗪属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对前列腺素合成和白三烯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明显抑制肠黏膜炎性反应。由于UC与机体细菌生态系统失调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细菌使病理性免疫反应下降,达到UC的治疗目的。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58±0.5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0.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刘勇[3]等通过对58例UC患者分别采用美沙拉嗪和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经过比较发现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美沙拉嗪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性,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1] 师永盛,霍丽娟,安丽婷.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22-225.

[2] 徐红,李浩,陈世雄.培菲康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194-2195.

[3] 刘勇,谭瑞明.益生茵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5):2228-2230.

猜你喜欢
沙拉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能力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蔬菜沙拉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