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发布

2015-01-25 05:42“医脉通”网站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指征溶栓指南



·全科医生知识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发布

2015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制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发布,血管内治疗首获最高级别推荐,要点如下。

1 动脉溶栓

(1)动脉溶栓开始时间越早临床预后越好(Ⅰ;B)。

(2)动脉溶栓需要在有多学科协作的急诊绿色通道及神经介入条件的医院实施(Ⅰ;C)。

(3)可以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Ⅱa;B)。发病6 h内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或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Ⅰ;B)。

(4)急性后循环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 h(Ⅱb;C)。

2 机械取栓

(1)推荐使用机械取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发病4.5 h 内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Ⅰ;A)。

(2)如有静脉溶栓禁忌,建议将机械取栓作为大血管闭塞的可选治疗方案(Ⅰ;A)。

(3)有机械取栓指征时应尽快实施(Ⅰ;A)。有静脉溶栓指征时,机械取栓不应妨碍静脉溶栓,静脉溶栓也不能延误机械取栓(Ⅰ;A)。

(4)机械取栓时,建议就诊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在 60~90 min,就诊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在 90~120 min(Ⅱa;B)。

(5)优先使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机械取栓(Ⅰ;A);可酌情使用当地医疗机构批准的其他取栓或抽吸取栓装置(Ⅱb;B)。

(6)机械取栓后,再通血管存在显著的狭窄,建议密切观察,如卒中TICI分级<2b级,建议行血管内成形术(Ⅱb;C)。

(7)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行多模态影像检查,评估后可实施机械取栓,可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或者按照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的随机对照血管内治疗试验进行(Ⅱa;B)。

(8)机械取栓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达成决定,至少包括一名血管神经病学医师和一名神经介入医师,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实施机械取栓(Ⅱa;C)。

(9)机械取栓的麻醉方案要个体化,尽全力避免取栓延迟(Ⅱa;B)。

(摘自“医脉通”网站)

猜你喜欢
指征溶栓指南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指南数读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