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5-01-25 07:56庞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
关键词:低密度病死率脂蛋白

庞海军

(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由脂蛋白异常和血脂异常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梗死症状的发生会提高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恶化速度,进而对人民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心肌缺血性坏死疾病,也是冠心病的恶化表现,由此所导致的缺血相关事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本次临床研究就对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22例,女性7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5~89岁,平均(76.5±11.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肌酶学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且发病1~8 h内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患者胸痛症状持续6 h以内,同时排除年龄在90岁以上、血钾高于5 mmol/L以及心功能分级结果为IV或III级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给药1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治疗,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嘱患者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1.3 检测方法:全部心肌梗死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适量肘正中静脉血样本,将其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中,连续20 min进行2000 r/min的离心处理,血浆分离后,在-70 ℃的冰箱进行保存。全部心肌梗死患者均于临床治疗前和临床治疗12个月后,接受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以及检测低胆固醇(TC)等指标检测[1]。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2.1 观察指标:实验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后相关指标情况为:NO(83.5±11.2)mg/L,ET-1(50.1±3.2)mg/L,HDL(1.18±0.22)mmol/L,LDL(2.13±0.33)mmol/L,TG(1.01±0.13)mmol/L,TC(3.93±0.13)mmol/L;对照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后相关指标情况为:NO(55.7±10.5)mg/L,ET-1(71.6±6.2)mg/L,HDL(1.05±0.31)mmol/L,LDL(3.10±0.33)mmol/L,TG(1.81±0.31)mmol/L,TC(5.06±0.34)mmol/L。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相关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 并发症和死亡:实验组100例观察对象病死率为6%(6/100),并发症情况为:心力衰竭6例,约占6%,心源性休克3例,约占3%,心律失常15例,约占15%;对照组100例观察对象病死率为20%(20/100),并发症情况为:心力衰竭20例,约占20%,心源性休克7例,约占7%,心律失常40例,约占4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对患者肝脏内的胆固醇和HMG-CoA还原酶等有机物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进而达到载脂蛋白和血浆胆固醇水平调节的目的。阿托伐他汀还有助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对降低,促进肝脏组织内部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质的代谢、分解与摄取,同时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3]。相关医学报道结果证实,在基础性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有助于其缺血组织血管的新生,提高循环血中内皮细胞比重,消退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或是终止动脉硬化症状的恶化与发展,提高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的逐步降低,并缓解患者的心肌组织缺血总负荷。同时,相关医学研究结果页表明,阿托伐他汀具有一定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反应,避免血小板凝集,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李民等研究人员提出,阿托伐他汀用于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结果也在本次临床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4]。

心肌梗死疾病临床治疗的核心在于患者心肌组织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临床病死率的逐步降低,避免患者在心肌梗死治疗后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症状,最大限度减小心肌缺氧缺血的影响范围,及时挽救即将死亡的心肌组织细胞。冠状动脉硬化症状的发生会对患者心肌梗死症状的发展和恶化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通过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脂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其临床病死率,恢复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促进患者心肌组织功能的逐步恢复,因而可用于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5]。阿托伐他汀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液胆固醇含量,对肝细胞胆固醇的合成过程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作为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避免患者发生死亡或是病情恶化现象,降低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在内的胆固醇水平。另一方面,阿托伐他汀还能够促进患者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提高肝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速度。

[1] 陈宗盛,李雪琴,庞洪波.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539-540.

[2] 吴宗武,李广强,王小玲.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及高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13):69-70.

[3] 朱继宏,汪砚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1582-1583.

[4] 张小文,袁萧.阿托伐他汀救治心肌梗死患者的60例血脂水平变化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76-77.

[5] 陈海荣.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14-3815.

猜你喜欢
低密度病死率脂蛋白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