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儿科门诊上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5-01-25 07:56刘志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
关键词:喷雾剂口腔溃疡疱疹

刘志敏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湖北 孝感 432000)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儿科门诊上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刘志敏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湖北 孝感 432000)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儿科门诊上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疾病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能减轻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如咽痛、口腔疱疹、口腔溃疡等,缩短病程。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应用前景广泛。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上呼吸道疾病;门诊

儿童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儿童患病率中居首位,占门诊就诊率榜首。因其病因不同,感染部位不同,治疗亦各不一样。总的原则是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我科门诊在治疗中应用贵州三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开喉剑(儿童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此疾病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病,常见病因为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如冠状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溶血性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亦可诱发,尤其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患儿因不能适应气温的突然变化而发病,以幼儿多见,学年儿童逐渐减少,对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以及过敏体质的小儿更为明显。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肿痛,由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发病时全身症状重,有高热、冷感、头痛等,部分患儿声嘶,严重时出现进食困难,纳差,精神萎靡不振,扁桃体大多呈弥漫性红肿或同时伴有脓性分泌物。治疗上征对病因予以抗感染,予以抗病毒或抗细菌治疗,对于体质差的患儿同时予以支持治疗。在红肿的咽喉部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局部喷雾治疗,大部分患儿在使用1 d后咽部疼痛缓解,1~2 d恢复食欲,病程3~5 d可痊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使用后,1~2 d咽痛缓解,脓栓3~4 d可消退。

2 疱疹性咽峡炎

此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1],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咽部充血明显,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2~4 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疱疹可成簇排列,破裂后融合成片,其上有纤维蛋白样渗出物附着。这种假膜不易于球菌感染性假膜相鉴别,但仔细观察可见黏膜上仍有针尖大小的小疱疹,依据口腔其他部位的疱疹亦可区别。患儿因咽痛出现厌食,烦躁吵闹,局部涂抹治疗困难。我科常规应用抗病毒治疗辅以碘甘油涂咽,但涂咽治疗对咽喉刺激大,亦造成呕吐,患儿配合困难,给治疗带来一定困扰。目前应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使用时对准患处喷压2次,每天4次,口腔疱疹在2 d内缩小,3~5 d体温正常,食欲好转,病情逐渐恢复,喷雾剂的使用能减少咽部刺激,患儿依从性好。

3 创伤性口炎

此类疾病多因外伤、硬物擦伤、新出乳牙的创伤使相应的口腔黏膜出现浅表糜乱、溃疡,常伴有纤维素膜形成。损伤部位不一,可为单个或多处,以单个损伤多见。如系牙刷损伤,常在口角区黏膜转折处形成条形溃疡,边缘不规则。少数婴儿在下颌乳中切牙萌出后,因切嵴锋锐利或舌系带过短,吸吮时舌系带与切牙切嵴反复摩擦形成溃疡,甚至因多次愈合-摩擦-溃疡的循环而导致增殖性炎症特点,最终形成肉芽肿、纤维化瘢痕,影响舌的运动,称之为李-弗病。还有部分婴儿经常吸吮拇指、橡皮乳头、玩具等,或在口腔护理操作不慎,造成口腔溃疡。这类溃疡黏膜早期呈鲜红色,其上可有浅表糜烂及白色纤维素膜覆盖,周围有红晕。黏膜呈紫红色为陈旧性溃疡,其白色假膜可因继发感染而呈黄白色。溃疡初期并无病毒或细菌感染,治疗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子,纠正不良习惯,促进创面尽快愈合。通常不用全身治疗,局部涂抹消毒抗菌药物如1%阿苦里黄或碘苷油,但涂擦时刺激大,患儿因疼痛哭吵治疗难以到位。现予以开喉剑喷雾剂喷于患处,用法同前,溃疡愈合快,创面小的患儿约2~3 d可痊愈,且使用方便。

4 反复口腔溃疡

此疾病近来在门诊就诊率逐渐提高,是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可有多种因素:①病毒感染,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口腔溃疡病原为人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此病毒在 细胞核中繁殖,当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导致溃疡并加重使其恶化;②免疫力低下,患儿免疫力差时易导致各种感染,从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③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肠道是人体的一个大免疫器官,反复口腔溃疡,可由肠道疾病造成;④内分泌紊乱;⑤激素长期使用亦可致反复口腔溃疡,尤其在哮喘患儿中发病率高。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浅表性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约米粒至黄豆大小,溃疡表面呈圆盘形凹陷,周围红晕,伴疼痛,拒食,甚至发热[2]。重者溃疡弥漫至口角及咽喉,患儿张口受限,哭吵不安。治疗往往是全身和局部同时进行,疗程7~10 d。全身治疗通常针对病因,局部治疗则在于减轻口腔溃疡促进其愈合,常用方法有碘甘油涂患处,前面已阐明依从性差,另西瓜霜喷剂,维生素B2磨粉涂患处等,疗效均不甚满意。现予以开喉剑喷雾剂直接喷于患处,溃疡约2~3 d面积减少,疼痛约1~2减轻或消失,创面愈合好,疗程5~7 d,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愈合率。

5 普通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丙类传染病,此疾病在门诊就诊中亦比例高,尤其是在流行季节——夏秋季多见。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平均潜伏期3~5 d。其病因为肠道病毒感染,约20余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CoxA)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等,以CoxA16和EV71最多见。分为普通型与重型,重型病例以EV71感染多见,患儿起病急,进展快,高热、口腔及手足臀部疱疹,部分患儿无皮疹,在发病1~5 d出现多系统损害,如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导致死亡。我科门诊就诊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2010年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治指南[3],对于重型病例按指南[4]收治入院。患儿以低热或无热,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手足臀部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全身情况好。治疗上予以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于皮患处,开喉剑喷雾剂喷口腔疱疹,每次2喷,每天4次,患儿口腔疱疹多在1~2 d减少,有效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上呼吸道感染常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而咽痛则为最多见的局部症状,对此局部用药尤为重要,可减轻患儿疼痛,不良反应少,家长易接受。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处方来源于贵州苗族验方,由八爪金龙,山豆根,蝉蜕,薄荷脑四味药组成[5-6]。祖国医学研究表明,八爪金龙具有清咽利喉,散瘀消肿的功效,山豆根则有散结消肿,解毒的功效,蝉蜕具有利咽消肿,疏散风热的作用,薄荷脑性凉,具有止痒,消炎,止痛的作用。局部应用能显著发挥抑制病毒及细菌生长作用,有效缓解咽部红肿、溃疡、疼痛等临床症状,且经过大量实验室研究,使用此药物通过口腔及胃肠道两次吸收,更快缓解症状,起效快,具有显著抗炎、抑菌、解热镇痛作用,经临床应用已证实,并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且此药入口味甜,微苦麻,有薄荷的清凉感,对口腔黏膜刺激小,易为患儿接受,药瓶喷嘴使用亦方便。故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广泛,能迅速改善咽痛,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等主要症状,缩短病程,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1]杨锡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5.

[2]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10.

[4]宁寿葆.现代实用儿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38.

[5]单成波,邹国梁.开喉剑喷雾剂在口腔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17(6):12-14.

[6]李丽,王至祥,赵玉珠,等.儿科常见口腔疾病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J].现代农村健康杂志,2006,5(5):10-12.

R725

A

1671-8194(2015)01-0291-02

猜你喜欢
喷雾剂口腔溃疡疱疹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夏季警惕汗疱疹
喷雾剂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耐药性抑郁症的鼻腔喷雾剂上市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喷雾剂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