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畜禽养殖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2015-01-25 20:25王晓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过氧乙酸消毒药消毒剂

王晓楠

消毒在畜禽养殖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王晓楠

近几年来,跌宕起伏的肉、蛋、奶价格给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抗风险能力小的养殖户已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多的大资本企业进入养殖业。养殖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 药残”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兽药残留问题牵涉到食品安全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对动物用药限制越来越严格,包括人用抗菌药不得用于动物等多种限制措施,动物性产品的需求即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绿色养殖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疾病不可避免,如何使动物少得病或不得病就更加关键,当然动物接种疫苗要做得很好,但是第一道关——消毒却研究得很少,做得也差,消毒药可以秒杀细菌和病毒,却因为没有抗生素所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很多养殖企业忽视消毒的作用或根本不做,以至于动物饲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而技术员忙于用药物对生病动物进行治疗,结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养殖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1 树立科学的“ 消毒防疫”理念

消毒工作要贯穿于畜(禽)生产的始终,搞好消毒工作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认识消毒药的

特性,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进行科学消毒才能真正达到控制疫病传播,减少疫病发生的目的。消毒的方法有三种:物理消毒、生物消毒和化学消毒,这里主要说一下化学消毒。

1.1 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和带禽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用于环境、器械、用具的消毒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甲醛、戊二醛、生石灰及苯酚等。用于带畜(禽)消毒的消毒剂:碘制剂(碘伏、聚维酮碘)、复合酚(菌毒敌、畜禽灵、)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百毒杀)、二氯异氰尿酸钠、双链季铵盐类(菌毒灭、易克林)、过氧乙酸等。

一般来讲,可以带禽消毒的消毒剂都可用于环境或器具消毒,但反之则不行。带禽消毒的消毒剂必须对人、动物的皮肤和黏膜刺激性小、无毒、无害和无腐蚀性。

1.2 按杀菌能力分类

(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病毒等。常用药有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百消净)等。

(2)中效消毒剂: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包括含碘类、酚类(来苏儿、毒菌净)、双链季铵盐(百毒杀)等。

(3)低效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包括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易克林)、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药。

1.3 按化学性质分类

(1)氧化物类消毒剂:主要产品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优点:杀灭细菌和病毒作用强而快,为高效消毒剂,杀菌范围广,消毒效果不受温度的影响。缺点:有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会有较强的刺激性、浓度高时会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2)含氯消毒剂:一类是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酸钠、氯胺- T、二氯二甲基海因等;另一类是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氯化磷酸等。优点:所有含氯消毒剂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性能,对病毒、细菌有良好杀灭作用;易溶于水,有利于发挥灭菌作用;对芽孢杆菌有效。缺点:漂白粉杀菌快但不持久。易受温度、光照、有机物等条件影响;所有含氯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下杀菌效果好,碱性条件下效果降低;对金属用具腐蚀性。

(3)碘类消毒剂:碘伏、聚维酮碘(美国辉瑞- 百菌消/德国汉高- 金碘原液)等,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优点:杀菌能力强、杀灭迅速、具有速杀力,作用持久、刺激性小。缺点:碘伏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大;在碱性环境中效力降低;

(4)醛类: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优点:熏蒸消毒,其挥发性气体可渗入缝隙,并分布均匀,减少消毒死角;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缺点:刺激性大,有滞留性,不易散发,有毒性,长期2PPM 即可致癌;消毒力受温度、湿度、有机物影响很大;熏蒸时间长,要12~24h 才能达到消毒作用。

(5)酚类消毒剂: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古老的消毒剂,20世纪70 年代以前广泛用于医学和卫生防疫消毒,由于其杀菌效力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目前已不主张使用;已被更有效、毒性低的酚类衍生物所取代。如氯甲酚、甲酚(来苏儿)、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

(6)季铵盐类消毒剂:(低效)新洁尔灭、(高效)百毒杀、菌毒灭。百毒杀、菌毒灭为双链季铵盐类高效、广谱消毒药优点:结构稳定,对有机物的穿透力强,如羽毛、黏液、粪便等。可杀灭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部分病毒。光、热、盐水、硬水、有机物的存在,消毒效果不受影响。无刺激、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腐蚀性,对人畜安全可靠。缺点:对有些病毒的杀灭效果不理想。

(7)碱类:烧碱(氢氧化钠)、石灰(仅作为一次性空舍消毒)等。优点:为高效消毒剂,杀菌、作用强而快,杀菌范围广,对细菌、病毒、芽孢、霉菌均有效,价格低廉。缺点:受消毒剂的浓度影响较大,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高浓度时有极强的腐蚀性,适合外环境的消毒。养殖场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消毒剂的特点、不同消毒场所(室内、室外、大门消毒池等)、不同要求(空舍栏、带畜禽、饮水等),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喷洒、浸泡、熏蒸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大多数养殖户所追求消毒药的高效、广谱、杀菌力强、稳定性好、毒性低、腐蚀性小、对人和动物安全及环境污染程度低,且价格低廉的产品是理想中的。目前的消毒药品很难完全具备上述条件,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2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养殖场消毒程序并严格执行

2.1 禽舍的消毒

空舍的消毒:出栏之后,畜(禽)舍要进行彻底的清理,清理之后的工作就是消毒了。消毒要进行四次,“ 酸”一遍、“碱”一遍、石灰粉刷一遍、甲醛熏蒸一遍。“ 酸”是指过氧乙酸、“ 碱”是指氢氧化钠,石灰粉刷即可杀菌也可使圈舍看起来洁白干净。也可以使用百毒杀、漂白粉、碘酸轮换使用,甲醛熏蒸最后一遍可作为空舍消毒。育雏期的消毒:大家都比较重视育雏期,育雏期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长势和成活,消毒工作也做得比较好,一般是育雏前期1 次/d,由于育雏期温度较高,消毒还可以增加禽舍的湿度;育雏后期就可以2 天1次了。育成期的消毒:一周可以进行2-3次的带禽消毒。产蛋期的消毒:一周可以进行1 次的带禽消毒。蛋鸡产蛋周期比较长,一般一年左右,经过3-4个月的紧张工作,鸡群开始产蛋,这也是大家最容易放松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带禽消毒变得可有可无。喷雾消毒的次数,还应根据季节来决定,夏季、疾病多发或热应激时,可每天消毒1 次。冬天应减少喷雾次数,以地面消毒和饮水消毒为主。

2.2 器具的消毒

如果是乳头饮水器,可以直接进行饮水消毒就可以了;大多数养殖户使用的是普拉松饮水器,由于出水面积大,加上鸡舍灰尘较多,要经常性的进行清洗消毒,建议1 次/d。

2.3 环境的消毒

在春季和秋季要进行两次大的季节性的环境消毒。清楚畜(禽)舍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废旧物品等,彻底对环境进行消毒。由于人员、料车、飞鸟及鼠类的活动,每个月也要对舍外环境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

2.4 饮水消毒

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药物则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饮水消毒主要可控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支原体及一些病毒。临床上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可以直接加入蓄水池或水箱中,用药量应以最远端饮水器或水槽中的有效浓度达到该类消毒药的最适饮水浓度为宜。但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物的浓度,不仅可引起急性中毒,还可杀死或抑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家禽造成危害。在选择消毒药时,还要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使用方法,及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按一定的时间交替使用,使各种消毒剂的作用优势互补,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应作为一种制度来严格遵守,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养殖新格局下,“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尊重生态、尊重资源”的科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养殖企业的重视。彻底、规范的消毒是疾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只有那些重视疾病防控、有效解决养殖过程疫病防治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摘自《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过氧乙酸消毒药消毒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养殖场消毒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一种稳定型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研制及应用效果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养殖场不同疫病对“消毒剂 ”的选择
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应用增敏动力学光充法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检测的效果
影响消毒药作用效果的因素刍议
影响消毒药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