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牧业大数据与产业发展

2015-01-25 20:25张志金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信息

常 丽 张志金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2.秦皇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秦皇岛 066000)

浅谈畜牧业大数据与产业发展

常 丽1,2张志金2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2.秦皇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秦皇岛 066000)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Face book等社交网络的兴起和的发展,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积累和增长。Winter Corp的调查表明,目前的数据量以每年3倍的速率增加[1],其增长速度远超过摩尔定律增长速度,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自2008年《Nature》的专刊“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2]”从互联网技术、网络经济学、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大数据科学已经作为一个横跨信息科学、网络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成为科技界的研究热点。

1 畜牧业大数据

大数据不是单纯指“数字” 形式的信息,而是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互联网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云计算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各行业、各单位每天都产生包括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在内的海量信息,这些海量信息统称为大数据。在大数据的海洋中,利用“沙里淘金”的技术把有用数据提炼分拣出来,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3]。

畜牧业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涉及到畜牧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各环节,是跨行业、跨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动物产品安全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大数据正在加速向畜牧业领域拓展,海量的、活的、有价值的数据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发展和管理的“基准线”。

我国畜牧业的地位日益提高,2015年肉类、禽蛋、牛奶总产量分别达到8 707万t、2 894万 t和3 725万 t。对于中国的2亿养殖户、上百亿只畜种、68万名兽医来说,所产生的数据量不仅巨大,而且类型丰富。如果能够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产生的价值将不可估量。畜牧业信息化在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过程中,为实现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发挥着重要的主推作用[4]。

2 发展现状

畜牧业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畜牧业领域中的实践。畜牧业大数据涉及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链条、各环节,是跨行业和跨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物联网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畜牧业大数据将成为大数据的又一重点应用。

2011年11月,Farmeron提供的类似于Google Analytics的数据跟踪和分析服务,可记录和跟踪自己饲养畜牧的情况(饲料库存、消耗和花费,畜牧的出生、死亡、产奶等信息,还有农场的收支信息),从而有效的帮助农场主将支离破碎的农业生产记录整理到一起,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报告有针对性地监测农场及生产状况,有利于农场主科学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在英国,大多数养牛和养猪、养鱼场都实现了从饲料配制、分发、饲喂到粪便清理、圈舍等不同程度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在美国,AstronautA4挤奶机不仅帮农场主喂牛,还会用无线电扫描牛的项圈,识别身份,跟踪记录牛的相关信息,并将牛身上收集到的数据汇总后出一份报告传到奶农的手机上。

2012年10月,我国首个专门研究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学术咨询组织——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成立,推动了我国大数据的研究与发展。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以“大数据共享与开放技术”为主题的Hadoop与大数据技术大会。

2013年6月,山东农业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等解决相关涉农问题。他们自主研发出奶牛数字化精细养殖系统及相关设备。这套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储存,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和模型分析,达到提高奶牛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的目的。同年12月,召开了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讨论了大数据应用的技术手段和商业价值。

2014年8月宝讯结合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开发了《畜牧兽医大数据系统平台》,并应用到畜牧兽医行业。

3 大数据推动畜牧产业发展

大数据加速畜牧产业建设转型升级,在推进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过程中,为实现管理科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效益显著,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保障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是畜牧业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畜禽品种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畜牧生态监测预警信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畜产品市场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专家和人才信息、畜牧业服务信息等。

畜牧业大数据能有效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技术在畜牧业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为农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创新,以信息化引领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强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主动适应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形势,开展生产跟踪监测。依托生鲜乳收购站系统准确把握奶牛存栏、生鲜乳产量和价格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制定畜牧业统计监测的组织机构编码规则标准、指标体系编码规则标准、软件平台对接与共享建设标准,为最终实现部省信息共享和在线形势会商奠定可靠基础;强化畜牧业形势分析和信息预警服务。利用大数据综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享,使用户及时了解信息,为制定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数据分析有效预警、防治畜禽疾病,建立畜牧业人才库及远程诊断系统,真正做到畜牧业现代化转型,构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体系,实现产品网上交易,搭建京津冀一体化产品销售平台[5]等促进畜牧业信息服务科学化、规范化。

4 展望

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既是秦皇岛畜牧业大数据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总之,大数据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任重道远,作为新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解决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畜牧业信息化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畜牧业发展。

[1] 涂兰敬.专家观点:“大数据”与“海量数据”的区别[J].网络与信息,2011,(12):37-38.

[2] 常丽,张志金,李爱华.浅析畜牧业之可持续发展[J].当代畜牧,2013,(4):1.

[3] 李鹤飞,孙红梅,常俊景.秦皇岛市畜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优势[J].中国畜牧业,2014,(23):74.

研究课题:2015年秦皇岛市社科联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编号:201506139)

常丽(1981-),女,兽医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信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