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2015-01-26 09:42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压实路基混凝土

一、道路施工工程简介

该项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南部,南面与机场南路相连,沿货运西路经机场进、出场路向北延伸,至T3航站楼为终点,道路等级设定是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限定车速4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标准轴载设定PZZ—100。年限设定:交通饱和二十年,路面结构十五年。路面宽度设计分别是100米、65米、25米以及16米。全长约十一公里左右,路面施工宽窄度变化较大,道路宽度分别设定为一百米、六十五米、二十五米、十六米、十四米,总长度11230米,沥青路面总面积19954平方米,花岗岩道板总面积48997平方米,花岗岩路侧石及平缘石约42000米。

机场进场道路:26米(城市绿化带)+4.5米(人行道)+15米(侧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26.9米(中央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100米(总长度)。

机场出场道路:2.5米(人行道)+2.5米(侧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30米(中央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7.0米(人行道)=65米(总长度)。

D支一路、D支四路、D支五路:5.0m(人行道)+15.0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25米(总长度)。

货运西路道路:15米(机动车道)。

该项工程对于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全部运用美国ACI和ASTM标准。该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而整个施工时间又正值高温季节,全天最高气温可达39~42度,夜间温度大概28~33度,因此,具体的施工环境非常恶劣。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通常来讲,路基工程是分为挖土石方与填土石方两种,该项工程多数为挖土石方工程,如果需要实施填筑工作,则运用以挖作填,就近支配原则。依设计图纸来看,路基夯实部分为3层,下层部分是级配砂石基层,厚度为三百毫米,中间部分是粗砂找平层,厚度为一百毫米,上层部分则是C30钢筋混凝土面板,厚度为二百毫米。

(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一旦土石方挖至须标高程度时,则必须采取平地机与推土机共同实施大规模地面找平工作,然后运用十八吨级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来进行压实工作。在进行压实工作前,还必须对路基找平层土适量洒水,另外,路基施工所需的填土一定要达到施工设计标准。

零填及挖方路段顶面以下三百毫米范围内,其压实度一定要达到95%以上。其高度在八百毫米以内时,压实度也应达到95%以上。而当路基填土高度超过八百毫米时,其压实度要达到94%以上。在路基压实工作完成之后,还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路基的高度、宽度、平整度、纵横坡以及边坡进行必要的检查。

(2)级配砂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对路基中的低洼、坑洞进行填补及压实工作;对底层搓板和辙槽进行刮除工作;对土质松散区域进行洒水、重新碾压工作;在进行碾压工作时,还要对基层标高实施详细测量,基层边缘地区必须设置指示桩,且明示限定高度,每直线距离二十米处设定一个指示桩,曲线距离每十五米设定一个指示桩。碾压施工整个过程必须随时洒水,让其能够保持一定含水量,直至其密实度达到施工标准。碾压施工中,如果有“软弹”、“翻浆”等现象出现,则必须马上停止施工,等到土质翻松达标后方能再次施工。

2、混凝土面板施工质量控制

(1)水泥配比度。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尽量使用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应该在42.5级以上。水泥在进场时,应仔细检查产品合格证与化验单,另外,必须对水泥的常规性能再次实施测试,应特别注意水泥的凝结时间与早期强度变化。

(2)粗骨料的选用。应该选用质地坚硬,耐磨性能达标的岩矿,其颗粒的最大直径应该在四十毫米以内。

该项工程施工所用碎石均是采用美国ASTM C33规范检测标准,根据市场供应状况选用直径5~10毫米以及10~25毫米两种颗粒等级。经详细的筛分试验,最后设定的复配比例为1∶1.5。

(3)细骨料的选用。细骨料应选用坚硬、符合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如果没有中粗砂及时供应,可在细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人工砂,然后再实施复合配比。

本次施工是采取超细天然砂+人工砂的复合配比,筛分试验后,复配比例确定为2:1。经复合配比后,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6,含泥量2.8%,表观密度2634公斤/立方,吸水率1.1%。

(4)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选用必须参照客观因素来做出最终决定,包括水泥类型、气候环境、施工环境、施工方式等。通常来讲,减水剂对于混凝土强度、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等起到缓和作用。在特殊环境中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时,还须运用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以及泵送剂等特定添加剂。

本次工程的外部客观条件存在很大的限制性,气温高、砂石吸水率较大、无掺合料以及泵送施工等,我们最终选用了BASF公司所生产的LD80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呗控制在20%以内,这就使得用水量与水泥用量降低了许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其初凝与终凝时间也都延长了两个小时以上,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1)模板和钢筋

道路施工工作中务必使用槽钢模板,其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要尽量保持统一,同时还要注意木模的使用数量。支立模板必须牢靠,要尽量避免倾斜现象的发生,模板顶面标高还必须与设计标准统一起来。模板的接头要保持紧密、平顺,不能有交错或缝隙出现。混凝土浇注施工之前,还要在模板上尽可能多的涂抹废机油或脱模剂。

铺设钢筋网片必须保持平整度,还要避免踩踏现象。翘起处还要做细心处理,另外还要遵照秩序来放置砂浆或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网片始终处于混凝土板中部。钢筋网片上设立横向托筋固定传力杆,让其与路面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传力杆暴露在混凝土外面的部分还要均匀涂抹沥青,并仔细安装套管加以保护。

(2)混凝土浇注施工质量控制

以施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对下面两种施工工艺来做重点介绍:

首先,振动梁摊铺施工工艺。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通常都在二百毫米以上,为了保证施工中的充分振捣作用,其振动梁的电机功率应设定在2.2KW以上,施工主梁必须保持笔直、光滑,而且能够轻易拉动。混凝土的布料必须调试均匀,其厚度应还应该保持松铺程度,松铺系数应该是1.05,这些还应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来做适当调整。一旦表面的泛浆不足,又或是路面平整度不够,则应另行使用圆柱形钢滚筒或大口径钢管继续对表面实施整平处理,以确保后续密实饰面施工的顺利实施。

其次,摊铺机摊铺施工工艺。在摊铺机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摊铺机的具体操作规程,作业单元长度应该控制在三十米范围内,首先要依照“前进振动、后退静滚”的操作方式进行两次施工作业,而后才能实施“前后静滚”整平施工,“后退振动”的施工方式是据对禁止的。另外,振动次数安排要合理,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太多提浆,从而出现混合料分层现象,振动操作后必须马上实施整平工作,以便将偏心轴振过后所产生的浆条彻底消除。

(3)施工接缝处的质量控制

依据设计图纸来看,胀缝间距应该是三十米,上面要用填缝料进行浇灌,下面还要设置胀缝板,缝隙和路面的中心线位置必须保持垂直,前后宽度还要具备一定的统一性,中部位置不得有连浆出现。填缝板还要进行防腐工序处理,要挑选质地柔软,且弹性十足的木板或预制沥青板。

横向缩缝的间距必须控制在五米以下,其施工方式通常是采取切割法,深度应该在3~5米之间,切割时要保持笔直状态前进,时间越快越好,一旦强度达到25%以上时便可实施。

当混凝土达到养护期标准之后,必须及时对胀缝与施工缝实施填缝工作。填缝料要尽量选择防水性、耐高温以及弹性都适合的材料。在具体的填缝施工时,施工缝隙内要尽量保持干燥。在高温环境下,填缝料的施工高度要和板面保持平行,而在低温施工环境下,填缝料高度要稍微低于施工板面。

4、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在施工初期,通常上午浇筑混凝土后会在局部板面上有裂纹现象发生,我们经过对现场情况仔细考察和深入研究,最终总结出导致裂缝产生的各种因素:

(1)一般来讲,上午浇筑的混凝土塑化期是在10点到2点之间,这个时间段的气温非常高,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非常快,这就使得混凝土快速收缩,混凝土表面张力越来越大,一旦此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够,则会立即产生裂缝。

(2)因为水分蒸发过快,所以混凝土表面或上层就容易产生假凝现象,而这种假凝现象还会令施工操作人员对混凝土强度产生错误判断,最终使得密实饰面时间严重缩短。拉纹工作完成时,混凝土并没有形成终凝,此时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因快速收缩而产生的表面张力,因此就产生了裂缝现象。

为了使此类裂隙问题得以充分解决,工程总设计部召集各个相关部门,紧急召开联合会议,并制定解决方案:首先,施工时间须得提前,使混凝土塑化期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其次,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要适当减少,以便让混凝土凝结时间尽可能缩短。最后,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考虑施工中的一切不利因素,以及浇筑施工后的善后工作等。

猜你喜欢
压实路基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
混凝土,了不起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