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 梦想穿越

2015-01-26 20:59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利 2015年14期
关键词:渭河汉江圆梦

◇ 本刊编辑部

巍巍秦岭,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渭河、汉江的分水岭。

有人说,秦岭北麓的渭河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而秦岭南麓的汉江则牵系着中国的未来。面对跨越千年时空至今仍在惠泽人类的秦岭山河,引汉济渭——这一史无前例的穿越行动,正将“汉水入渭福祉三秦”的梦想渐次化为现实。

她是一项不简单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不仅要首次从底部穿越世界十大山脉之一的秦岭,攻克世界第一的深埋超长隧洞施工等诸多技术难题,还要同步解决好工程生态环保及移民问题,未来建成后的工程调度等也均非易事。不仅如此,作为纵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汉济渭还是国家水资源配置体系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她也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陕西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地处“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着眼当前,发挥好工程在拉动投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事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放眼未来,引汉济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届时汩汩清水润泽三秦的同时,将倒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变,为中西部快速崛起夯实信心和底气。

应该庆幸我们所处的时代。

历史悠悠,凝结为一句箴言至理:“善治秦者先治水。”只有善治的盛世,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才具有穿越的可能。抚今追昔,与三峡、南水北调等一批关乎邦本的水利工程一样,引汉济渭最早构想的提出可追溯至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可当时积贫积弱、战乱频仍的旧中国根本无力实施如此宏大计划。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几代中央决策集体关于治水与兴邦关系的科学研判,得益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瞩目成就,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才使得包括引汉济渭在内的一批命脉工程得以由蓝图逐个落地。

我们有幸见证并亲历这个伟大的时代。

昨天、今天和明天相通,寻梦、追梦和圆梦相承。江河有知,秦岭作证,我们不该忘记那些为推动工程尽早付诸实施积极奔走呼吁的有识之士,我们不该忘记每一位为工程倾注巨大心血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基于此,本刊特别约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回顾过去,讲述当今,展望未来,共话引汉济渭的点点滴滴,派出多路记者带您体验正在进行的穿越现场,集纳推出这本《引汉济渭 梦想穿越——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特刊》,以期为这一圆梦工程留下一本珍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渭河汉江圆梦
渔舟唱晚
故乡
故乡
汉江春晓
汉江,为你梳妆
追梦 筑梦 圆梦
汉江之歌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
一种天水市渭河径流预测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