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垂体瘤术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1-27 03:05石凤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1期
关键词:垂体瘤鼻孔显微镜

石凤超

不同入路垂体瘤术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石凤超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垂体瘤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垂体瘤患者分为A组(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B组(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腺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显著。

单鼻孔-蝶窦入路;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垂体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额下或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近年来,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在临床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更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2]。本研究以96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A组48例患者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0.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2±5.2)个月;病理分型:25例无功能性腺瘤,23例有功能性腺瘤(其中14例泌乳素瘤,5例生长激素瘤,4例性激素腺瘤)。B组48例患者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5±10.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3±5.3)个月;病理分型:24例无功能性腺瘤,24例有功能性腺瘤(15例泌乳素瘤,5例生长激素瘤,4例性激素腺瘤)。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氯霉素滴鼻,3次/d,清洁鼻腔。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引导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其气官插管全身麻醉,头部略向后仰。以碘伏消毒患者额面部及双侧鼻腔,在双侧鼻腔内放置1%肾上腺素棉条约5 min,以收缩鼻粘膜血管。以鼻窥器沿术侧鼻孔向上经中鼻甲直到蝶窦前壁,将鼻中隔根部骨连同其表面粘膜向对侧推移。在显微镜下,显示中线骨性隆起结构及两侧蝶窦开口,将蝶窦前壁凿开1.0~1.5 cm,对窦内粘膜实施剥离,将鞍底骨质及硬膜暴露,用长针头注射器穿刺,辨认是否为非动脉瘤。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清除肿瘤底部、两侧、后部及前上部分,确保清理彻底。在鞍底填充吸收性明胶海绵,以免出现脑脊液鼻漏,将油纱条置入双侧鼻腔,压迫止血。同时给予B组患者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48 h内均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免出现感染;纱条拔出时间为术后40~72 h,经检查确保无脑脊液鼻漏后,可下床活动。

1.3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腺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0±0.7)d、91.7%(44/48)、12.5%(6/48)、14.6%(7/48);B组患者住院时间、腺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1.6)d、79.2%(38/48)、25.0%(12/48)、29.2%(14/4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常见的垂体瘤手术入路包括经蝶和经颅两种,且两种入路方式的适应证存在较大的差异[3]。经蝶入路能彻底切除患者肿瘤,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但也存在手术视野狭小、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发生率高等问题,这就给术者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经颅入路有着较好的手术视野,能完全切除肿瘤。但也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A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腺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实施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B组(P<0.05)。提示在垂体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疗效优于传统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肿瘤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此外,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时,术者必须在术前严格观察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在术后努力克服视野限制,降低对鼻粘膜的损伤;术者还应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在折断鼻中隔时,确保动作轻柔准确,正确处理鼻粘膜渗血现象;还应该加强对肿瘤残余、尿崩症、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防治;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必要适应性行为训练,一方面能缓解血压升高、呼吸困难、便秘等症状,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1] 温国云. 不同入路垂体瘤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2): 1701-1702.

[2] 孙晖. 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 144-145.

[3] 李漫天,吴惠平,黄俊卿,等. 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鼻部相关生存质量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7): 1352-1354.

Clinical Effect of Pituitary Tumor With Different Approach

SHI Fengcha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Chemical Group Company,Jilin 13202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pituitary tumor surgery.Methods96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under the microscope by single nostri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and group B(frontal or pterional approach traditional approach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effect.ResultsThe hospitalization time,the rate of tumor resection,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A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B group(P<0.05).ConclusionUnder the microscope,the effect of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on pituitary adenoma is remarkable.

Single nose and sinus approach,Volume of pterional or traditional approach,Pituitary adenoma

R651

A

1674-9316(2015)31-006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1.047

132021 吉林,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垂体瘤鼻孔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动物鼻孔照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不通气的鼻孔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