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测压在急危重患者监测中的研究

2015-01-27 19:54彭艳王俊英彭雪刚文刚谯明刘捷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3期
关键词:桡动脉危重病情

彭艳 王俊英 彭雪刚 文刚 谯明 刘捷

612560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有创动脉测压在急危重患者监测中的研究

彭艳 王俊英 彭雪刚 文刚 谯明 刘捷

612560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进行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对照组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结果:同期IBP与无创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患者,尤其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早期、积极地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和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有创血压;无创血压;急危重患者

血压是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监测指标。当前临床进行血压监测的方式可分成有创血压(invasive blood perssure,IBP)和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erssure,NBP)监测两种[1]。对于临床上病情危重的患者,其病情复杂、变化快,需要对这类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动态检测,同时还要反复进行血气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此时,常规的血压测量方式无法实现血压的持续动态监测,而且反复穿刺抽血查血气分析会对患者的血管和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对于危重患者采取外周动脉穿刺置管的方式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能够准确、连续地提供动脉血压数据,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可随时采血,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血管和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减少患者痛苦。本文就ICU中急危重患者进行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临床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危重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6~83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种、病情、血管状态等方面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方法:①IBP监测:桡动脉最常用的穿刺部位,其次是股动脉或肱动脉;如选择桡动脉,术前需先做Allen试验。Allen试验:首先抬高患者手臂,术者双手拇指分别摸到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做3次握拳和放松动作,然后压迫桡尺动脉阻断血流,当手部发白后放低患者的前臂,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0~7 s表示循环良好,8~15 s属可疑,>15 s系血供不足。Allen试验>7 s者,不宜选用桡动脉作穿刺插管,可改用股动脉。穿刺技术:穿刺局部的皮肤消毒,然后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针头斜面向下,穿刺点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远端0.5 cm处,回血后压低穿刺针尾部,掌握针芯缓缓进套管针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迅速连接肝素盐水的无菌测压管,将管道及针头内的回血冲净,局部再次消毒后,无菌敷贴覆盖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转动三通,使压力传感器隔绝动脉。②NBP监测:患者平卧、安静状态下,应用迈瑞T5监护仪,链接血压袖带,置于肘上2 cm,松紧度以伸入1指为宜,每1 h连续监测血压4次,取平均值。

观察参数:试验组同一时间内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两组患者对治疗有效的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的患者例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试验组有创及无创血压监测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的比较,见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准确、科学的综合治疗下,两组患者对治疗有改善的反应性,试验组(6±0.8)h,对照组(8±1.2)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施IBP监测组存活28例,NBP组存活23例。

讨论

临床治疗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血压监测是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段,准确的动态血压能够反应组织灌注和氧输送情况。无创血压监测手段虽然简便、安全,不会对患者造成侵袭性伤害,但是无创血压监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无法实现准确可靠的血压监测,因此,不适用于ICU危重患者的血压监测。如在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中,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而且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如果采用NBP监测血压,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明显[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IBP相比,采用NBP监测血压的准确性差,无法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血压变化,不利于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的观察。采用IBP进行危重患者的血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直接插入动脉,通过液体媒介将患者的动脉压传导至压力传感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患者的平均动脉压。IBP监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直观、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瞬间动脉血压变化[3],准确、敏感地反映病情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其起效时间提前,死亡人数减少。

Study on the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acute and critical patients

Peng Yan,Wang Junying,Peng Xuegang,Wen Gang,Qiao Ming,Liu Ji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enshou County,Sichuan Province 61256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acute and critical patients.Methods:60 acute and critical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hemodynamic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an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aken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Result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vasive blood perssure and non-invas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same perio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arly positive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should be taken in acute and critical patients,especially for whom with instability hemodynamic.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s important to acquaintance the disease situation,guide the treatment and the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critical patients.

Invasive blood pressure;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Acute critical patient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3.70

猜你喜欢
桡动脉危重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