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 打造美好乡村

2015-01-28 15:12陈光东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人民政府231343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农民传统

陈光东 (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人民政府 231343)

我国的农耕时代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而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正是农村。在当前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主体逐渐演变成小城镇建设及农村城市化。然而,城市跟农村之间存在本质差异,乡村文化跟城市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如果我们片面追求美观和整齐划一,对传统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这是对城镇的简单复制,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造成乡村传统的建筑风貌和人文环境大量破坏,传统文化遗产瓦解消亡。

一、传承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乡村当地的农民历经过世代的努力,创造出了乡村传统文化,为了将其保存并继承下来,后代农民们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乡村传统文化与当地的农民亲、与当地的农民近,他们更愿意接受他们所熟悉且大力保护的文化1。所以在建设新的美好乡村时,我们不能够简单复制城镇,更不能够让一座座毫无生气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传统乡村,而是各乡村都应当以继承当地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发挥当地文化的特色及优势,努力在建设过程中获取民心,得到农民群众的赞扬及支持,从而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的发展步伐。

文化自身具备时代性、继承性、包容性、多样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中国历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文化更是一种健康向上、并蓄中外的文化形态,它不仅传承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顺应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发展之路,集结了民族最伟大的智慧。因而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及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对我国美好乡村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打造美好乡村时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传承传统文化以打造美好乡村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充分挖掘并大力保护乡村传统文化

由于我国各地区乡村的自然、民族、历史等条件都存在差异性,直到今天,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仍然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根脉及记忆,于是造就了很多风情各异、缤纷灿烂的传统民间文化2。如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各种传统的技艺等,它们都属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民乡土情感十分重要的承载体,拥有独特的审美创造及精神创造。乡村拥有的优美的田园风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间艺术文化等都展示着乡村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建设美好乡村时,我们不仅要改变乡村建筑,也要重视保留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传承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包装发展出有历史记忆、民族特点的乡村文化,这是建设美好乡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与此同时,各乡村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善于挖掘发展传统文化遗产的新机遇,实现传统文化跟农业产业的联姻,将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文学性及情感资源等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出拥有浓烈传统文化色彩的乡村发展产业链,以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下去。

(二)在美好乡村的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

我们应在美好乡村的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促进传统文化跟农业产业文化结合经营,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对硬件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同时要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风情各异的特色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镇长期共存、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美好家园。因此,我们应积极建设传统文化阵地,实施文化惠民的原则,通过对挖掘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包装、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乡村特有的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成功例子有很多,如我国东北地区民间的二人转文化,经过包装走上了舞台,又融入了传统的文化特色元素,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形成了当地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产业。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社会型的公益事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着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一责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具体地,政府应当合理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乡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建立起乡村休闲渡假区、绿色农产品供给、民俗体验村等,要体现出美好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貌、浓郁的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惠民的目的,在融入文化元素的同时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科学经营并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全国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发展成为建设文化产业。乡村的文化资源传统且丰富,我们不仅要好好保护和传承,还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通过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将资源优势成功转变为乡村的产业优势,科学经营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帮助当地农民树立起文化产业意识,从而探索出一条发展乡村文化经济的光明通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民间艺术的起源地正是乡村,它的种类繁多,遍布全国各地,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人群的不同需求。在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科学经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帮助乡村走上文化富民、文化兴业之路。

其一,为了更好地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我们需要将乡村的集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及工艺品的精髓,积极占领文化产业市场,通过科学的经营模式为乡村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如四川的蜀锦、山西的绒绣、山东的绢花等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及科学经营,不仅收获了可观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大大增加了乡村的知名度。其二,我们可以大力推进乡村的单体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发展,如潍坊的风筝、杨家埠的年画以及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等,对乡村的这一系列文化单品实施批量生产,将其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为当地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四)倡导核心价值观以培育出新型农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由此可见,我们在规定发展目标时是以国家进行实践的,提出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及发展目标;在规定价值导向时是站在社会的层面上提出要求及价值目标;而对于道德准则的规定时是从公民个体出发提出具体的要求及价值目标。以上三个层次之间的价值理念是相互贯通、联系着的,实现国家、社会及个体的融汇统一,同时兼顾这三者的价值追求。于是,农民作为美好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小农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腐蚀作用。小农价值观是以家族血缘为本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级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孤立封闭的环境状态下衍生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在自身的思想认识上更趋向于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和多变性,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及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因此,在美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争取将乡村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道路上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让美好乡村不仅是形美,乡村的人更美。

三、结语

在建设美好乡村时,我们不能照搬城市,而应充分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致力于将乡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的胜地,保留乡村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各个乡村之间也不能相互复制,要传承各地区不同的民间文化,科学地挖掘文化资源并融入文化元素,突出体现乡村的特色,争取将每个乡村都打造得特色鲜明、独一无二,培育新型农民并为他们建设一个美好家园。

注释:

1.范欣,杨静如.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价值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4(01):56-57.

2.闫小沛,张雪萍.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转型:文化变迁与文化重构——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01):32-35.

3.臧玉多.乡村文化构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3):347-348+351.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农民传统
耕牛和农民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Tough Nut to Crack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