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15-01-28 08:21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小学066000
学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知创设情境

李 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小学066000)

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李 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小学066000)

新课改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明确指出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单向传递,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使之成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认知对象感兴趣,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积极的学习行为,会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进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独立思考、主动思考,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学习行为。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效果向学生动态而直观地展现短片:森林里的小动物要集体远游,分别自备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以及圆形车轮的车子,当小动物们骑着这些车子在路上行驶时,只有圆形车轮的车子平稳行驶,而其他形状的车轮都是一路颠簸。这样的动画导入非常切合小学生的特点,学生兴致勃勃,自然就会产生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这样将学生自然带入,从而使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来展开新知的学习。

2.探索性。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简单,只限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运用,这样的提问虽然可以起到检测学生对概念、定理的掌握,但是却对于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并没太大的帮助。要实现师生的互动探究,就要提出更多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既贴近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知识的简单运用,而是对知识进行选择与组合的综合运用过程。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认知活动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层次性。学生的知识与水平参差不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只是针对全体学生提出一样的问题,制订一样的教学目标,那么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如针对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一系列梯度性的小问题,这样便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优生吃得饱,让中差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4.启发性。正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的认知活动本身就是不断生疑与释疑的过程,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思维阻碍,此时我们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寓于学生所熟悉或熟知的事物与现象之中,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如果只是直接讲述,学生学习动力不强,理解不透,此时可以来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思考:瓶子里的水很少,乌鸦是喝不到的,但是为什么放入石子后就能喝到了?所放入的石子与水位的升高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直观的现象来展开主动思考,通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思维、交流与讨论,就可以深入理解体积的概念。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认知活动本身就是运用已知来学习新知,不断让新知成为旧知的过程。当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困惑,由此而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已知与新知间形成认知冲突,制造认知悬念,这样自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是学生的最爱,如果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大多学生都可以准确复述,而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却很少。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而幽默的故事中,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创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悟空分西瓜的事故来呈现问题,引出新知。趣味故事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富有了生命的活力,整个教学更活跃、更轻松,学生的学习自然也更主动、更积极。

3.借助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玩耍,酷爱游戏。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用游戏的趣味性掩盖了数学知识的枯燥与抽象,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由对方出数来判断能否被3整除。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可以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在快乐的游戏中进入新知的学习。

4.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一方面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学习,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末,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内容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责编赵建荣)

猜你喜欢
新知创设情境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