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参与式治理

2015-01-28 08:19邢黎闻
信息化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民公众

邢黎闻

发展电子政务,创建电子政府,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方兴未艾,正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高效能动因素之一。在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亚洲公共管理学会现任主席金判锡看来:“互联网为人们打开了一些新的窗口,可以让人们能更好地通过电子的方式来参与政府管理。”

与时俱进的参与式治理

关于参与式治理,金判锡这样描述:是一个让公民能够发表言论、做出投票的制度过程,这能够落实相应的公共政策,使公民的生活发生改变。同时,公民也应该参与议事日程和政策的形成、执行、监督过程,与政府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在二者之间形成新形式的互动交流。

从这个描述来看,参与式治理涉及到公众和政府双方。对于公众来说,应该在公共决策中起到更直接的作用,至少要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经济问题中去。对于政府来说,要保障这种公民参与能够顺利实现。

治理模式模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多国家实行的是基于法律层面的公共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民必须服从政府,二者之间是强制的关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很多亚洲国家经历了金融危机,政府管理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形成了基于经济层面的新型公共管理,这一模式使得国家和公民之间有了权益之说,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委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管理模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弱点,基于社会层面的新型公共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国家授权给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成了合作关系。

到底这种参与式治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金判锡用章鱼作比喻。他说:“这是一段重力离心的历程。今天很多的利益攸关方就像章鱼的很多只脚一样,没有办法控制或者强制别人,所以这个过程当中必须通过沟通、协调和大家合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与式治理的实现

参与式治理需要政府更加开放、透明、负责和有效。要实施这一治理模式,除了发达的通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外,还需要实现政府机构间数据的安全共享。同时,来自高层的政治支持和领导、制度保障、公信力、公众参与、全面的电子政务项目、信息通信技术等因素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

就政府而言,《联合国2014年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将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能动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首先,需要形成新的合作领导形式和共同的组织文化,包括通过明确的指导原则发挥领导作用,在公共部门中树立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次,需要构建高效协调、合作和问责的新型制度框架,并在政府内、政府间以及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中落实到位;再次,公众参与和赋权的协调过程需要实现创新服务,以便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群体充分享受政府服务;最后,在以公众为中心的决策过程中需要建立协同管理的机制,通过合作和众包来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公众参与治理的具体方式上,政府可以利用公众已经使用的平台和渠道来提高公众在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全球在线参与排名中位居第2的韩国,它除了政府网站之外,还有更多让公民参与治理的工具,如社交媒体、在线论坛、在线谈话、投票工具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互联网下的参与式治理也不例外。金判锡在褒扬互联网在政府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关注互联网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如信息超载、权限和能力危机、绿色与道德的领导,非例行性事件的预防性管理等等。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政府要用而且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公民公众
论公民美育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十二公民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