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西译本与中西文化差异

2015-01-28 19:32古孟玄
蒲松龄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元素聊斋志异翻译策略

古孟玄

摘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清代蒲松龄的作品,全书共计12卷491篇。民间有言蒲松龄将路人口传的故事记下,加以润饰成书,亦有学者指出此书既有作者原创,亦有民间传说,众说纷纭不一。内容以谈论神仙狐鬼精魅为主,并以此反映康熙时期的社会状况。根据香港中华文化研究院的分类,《聊斋志异》主题涵盖爱情故事、官场黑暗面、科场弊端、讽谕世情、异闻笔记等。作者善于描述情境,文字细腻,正是作为反映中国人文物质文化的适切文本。西班牙语版本之译者为Laureano Ramírez Bellerín及Laura A. Rovetta,两位均有深厚的中文造诣。16页的译序指出尽量减少注释,俾使译本更为平易近人,便于西语读者阅读。本文藉由西语译本与原著的对照,从翻译技巧与策略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面向,以及翻译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元素;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自唐朝开始小说已渐具雏形,清朝已甄成熟,然以八股文为考场规则的科举制度,却扼杀文人雅士创作的灵感。据马瑞芳在《讲聊斋》 [1]中指出,蒲松龄虽在十九岁顺利通过科举成为秀才,但乡试每每落地,因此扼腕。原因之一就是录取蒲松龄的诗人施闰章,欣赏蒲松龄对人情世故生动地描写,让他顺利成为山东秀才,殊不知因此而误导他参加乡试时的写作方式。在真实生活中仕途的不顺遂,让他很自然地将类似的主题导入小说作品中,藉以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在他四十八岁康熙二十六年的考试因“越幅”惨遭取消资格,而五十一岁那年又因病无法考完第二场,直到七十一岁高龄才成为岁贡生,仅仅是个小吏。另有一说为“蒲松龄总考不上举人,跟他爱写小说有很大的关系” [1],然而一边在私塾任教,一边还得准备考试,抽空写小说显然成为抒发压力的方式。虽然蒲松龄仕途坎坷,他所撰写的《聊斋志异》却成为流芳百世的奇书,“……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2]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辞世。《聊斋》成书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蒲松龄生前皆以手抄本传世,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赵起杲首次在浙江严州刻印。流传至今“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聊斋》是拥有外语翻译语种最多的一部小说” [3]。然而《聊斋》所叙为十七世纪的中国,译者须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的不同,还有时空背景所造成的隔阂。蒲松龄在其自序中提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4],书中多以狐妖神仙道士组成故事的主要架构,再以中国科举考试官场文化作为故事背景,故此类专有名词的解释成为翻译时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其它文化面向的翻译难度不在话下,例如宗教文化面向的“口孽” [5]38,物质文化的“大斗笠” [5]200,历史文化的典故“刘阮返棹” [5]359等等,作者蒲松龄引经据典作文字游戏,亦是译者需要处理的环节。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研究《聊斋志异》相当风行,此因同为东方文化传播的困难度低且接受度高,然西方学者如何注译《聊斋》,使其在时空背景差异极大的现代西方社会受到青睐,的确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聊斋志异》与中国文化——电影、舞台剧、游戏中的聊斋

《聊斋志异》在电影史上是从来没被冷落过的题材,1987年上映的《倩女幽魂》由王祖贤饰演聂小倩,张国荣饰演男主角宁采臣,便红极一时甚至在欧美也颇获好评。唯戏剧和原著的结局大相径庭,电影最后宁采臣将小倩骨灰埋葬,以求她能投胎转世,但在原著中两人共组家庭一起生活。1990年上演续集《倩女幽魂II人间道》和第一集一样都是由香港所拍摄的电影,张学友所饰演的道士,最后元神出窍无法再回到自己身上,这部电影导演以道士的角色影射港人的迷失,通过对港人的意识形态,对法治的坚持,对于民主的追求,说明港人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除此之外,蜈蜙精变身假佛祖,背景音乐的国际歌等,《倩女幽魂II》和第一集除时空背景外在相当大程度上如出一辙。

2011年由新生代女星刘亦菲重新诠释,别有一番清新的风格。且新的剧情将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等角色组成三角恋情,有别于90年代版本角色之间的关系。最后电影的字幕“永远怀念张国荣先生”令人不胜唏嘘。2013年刘亦菲代言《倩女幽魂Ⅱ》游戏的女主角,由于两年前饰演相同角色,游戏者或观众记忆犹新更感亲切。

《画皮》为中国和香港合拍的院线电影,亦成为2008年大陆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剧情取自《聊斋志异》同名的篇章。原著里厉鬼虽假扮为“二八姝丽”,其实“面翠色,齿巉巉如锯”才是真实的面貌,这是“真”与“假”的对比;美女的假象令王生起“爱乐心”,而当鬼卸下人皮时他却心生恐惧,不敢视之,其妻陈氏为救自己的丈夫宁受疯子侮辱、吞下疯子的痰唾,“美”与“丑”的标准并非凡人肉眼所见;道士救人为“善”、厉鬼害人为“恶”,这是两者根本上的对比,陈氏为使已死的丈夫复活,忍受嘲弄与仗打,可说是为丈夫的恶行付出代价 [5]436-437,是人性弱点的写照,也是《聊斋》警世寓言的精神所在。电影《画皮》的剧情多所更改,虽主要人物不变,但为配合观众的想象空间,故事似乎围绕在恋情发展居多,王生、狐妖小唯、陈妇佩蓉的三角恋情,前将军庞勇对佩蓉的难以忘怀,蜥蜴精小易对狐妖小唯的爱慕,电影剧情以原著的故事为基础添加更多情感的桥段,但也模糊蒲松龄欲藉由《画皮》剖析人性的目的。

《画皮II》“转生术”于2012年上映,所呈现的是和2008年的《画皮》截然不同的风格,可说是中国电影的奇幻片,该片导演乌尔善曾说,“我们也试图把亚洲各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变成创作魔幻电影的资源” [6]。主要演员和四年前的《画皮》一样,周迅、赵薇及陈坤所组成的“吸金魔幻三人组” [7],周迅依旧饰演女主角狐妖小唯,陈坤饰演男主角霍心,赵薇从陈氏佩蓉转变成为求美貌不计代价的靖公主。除了演员阵容强大,还有人对人、人对妖、妖对妖的复杂剧情,以及各种奇幻的想象元素,此部魔幻爱情古装剧缔造了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卖座超过七亿的国产电影纪录。endprint

北京三拓旗剧团于2013年华山文创园区演出的《水生》是《聊斋志异》以另一种现代感的呈现。改编自《聊斋志异》的《王六郎》,故事叙述水鬼王六郎和许某的真挚情谊,渔夫许某在捕鱼前习惯把酒洒在江中,期许每天捕鱼皆能丰收,后王六郎现身谢过许某,两人便结交深厚的友谊。前半部王六郎为鬼,但因宅心仁厚,虽有投胎为人的机遇,不忍妇人怀中的婴儿无人照料,放弃此大好机会,后传到上天便被派往招远县邬镇当土地神。许某因曾允诺六郎前往探望,便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前往邬镇,才刚抵达,当地居民就热情招呼,说是土地神托梦有朋友将赴此地拜会,请当地人资助他路费。后许某赴土地庙和王六郎见面,在邬镇停留数日方离开。王六郎虽升格为神,不忘往日情谊,甚为感人。此剧目在华山演出时更名为《水生》,并以“人鬼并非殊途 情义未必难全 千年聊斋故事 当代无声诠释”作为标题,适可引人遐想。在介绍《水生》网页上同时指出2012年在法国亚维侬节连续演出24场,且是同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抢手剧目,显见此剧之卖座与受欢迎,走出华人世界更见国际化的成功。

《聊斋惊梦》为李居明所写的粤剧,共分六幕:街亭鬼戏、琴阁巧遇、焙衣诱情、画床三梦、妖府残刑、黑山酒辩。其轰动程度可由开放售票当天得知,国庆节10月1号在香港开放买票,六场的票在一天之内告罄。[8]鸣芝声剧团的盖鸣晖饰演宁采臣,她不但感激李居明让她尝试这个角色,还亲自到场感谢大排长龙等着购票的观众,向辛苦排队的粉丝握手亲自致意。[9] 《聊斋惊梦》的海报有故事的梗概介绍:宁采臣为宫廷乐师,在明末清初亡国之际逃离北京,巧遇已故多年的笔友小倩,但小倩为老妖及妖公子所控制,苦于无法摆脱法力高强的老妖,又对采臣一往情深。后宁采臣终得燕赤霞的协助,让小倩恢复自由,宁采臣及聂小倩发现合奏的乐音可超渡亡魂,可惜小倩已到投胎时刻。《聊斋惊梦》的创新作风让习惯传统粤剧的观众耳目一新,此剧中不但加入许多李居明所做的小曲,融入时尚的味道,还有饰演聂小倩的吴美英轻解罗衫,妖公子爱上宁采臣的“断背山”插曲,为粤剧展开新的视野和品味。

传统的经典小说也随着时代变化面貌呈现,桌游《聊斋》英文的名称为Ghost Stories,由捷克出版社发行,以中华文化为题材的游戏,设计者Antoine Bauza将中国降魔除妖文化的精髓融入此合作游戏中。魔王复活,小村落的居民岌岌可危,此游戏一至四人一组,玩家们以茅山道士的身份执行拯救人类的伟大任务。此游戏虽和《聊斋志异》没有紧密的关联,却结合许多中华文化对鬼怪及另一个世界的概念:“阴”、“阳”,生命值称之为“气”,除妖的法器有糯米、八卦镜等。共分为初学、普通、梦魇和地狱四个等级,据网络上的玩家留言及讨论的内容看来,桌游聊斋比一般游戏困难度更高,许多经验老到的玩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停留在initial的阶段(初学)。

距今三百多年前所著的《聊斋志异》,如今藉由如此多元且丰富的媒介流传于世,不管是影音效果俱足的电影,饶富古味的舞台剧,还是新兴的休闲娱乐电玩,都广受好评。《聊斋志异》的成功不仅由于神鬼志异的题材历久不衰,更可贵的是蒲松龄笔下所记录的官场文化、科举制度、男女关系,都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为搬上大屏幕及舞台,演出的本事未必和蒲松龄的原著完全相符,时代背景及故事梗概都能看出故事的原貌。《聊斋志异》以短篇小说的形式流传至今,是许多明末清初的作品力犹未逮的,即便在《聊斋》之后又有许多类似的作品问世,未见有如《聊斋》如此受到读者珍爱、雅俗共赏的例子。

三、《聊斋志异》翻译

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内以《聊斋志异》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面向趋向多元,诸如蒲泽《〈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 [10]56-66、易新香《〈聊斋志异〉中自然灾害考》 [11]、虞卓娅《谈〈聊斋志异〉中友情的独特美感和意味》 [12]、解亚珠《〈聊斋志异〉中吞食秽物的文化内涵》 [13]、裴捷《论〈聊斋志异〉的梦境描写》 [14]、赵云彩《略论〈聊斋志异·翩翩〉的桃源意象》 [15]、王双宁《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 [16]、曾召玉《谈〈聊斋志异〉中的僧人形象》 [17]等等,相形之下,关于《聊斋志异》的翻译研究较为少见。然“《聊斋志异》荣登拥有最多外语翻译本的古典小说,蒲松龄同时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3]关于《聊斋志异》的海外翻译史,根据刘蕾研究认为:“《聊斋志异》从十八世纪中期起开始向国外流传……,日本和俄国的传播与研究是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典范。” [18]100-109

早在1766年,青柯亭本的《聊斋志异》就已传入日本,虽然当时仅是单篇译文。到目前为止译本最多、研究较丰富的国家就是日本。在日本诸多学者当中,平井雅尾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不仅收藏丰富,研究成果更为丰硕。而庆应义塾大学及东京大学则是目前《聊斋志异》研究的两大基地,除了藏书亦有多位致力于此方面研究的学者 [18]100-109。由于日本人对短篇作品的喜好,“百年间日本的《聊斋》各种重译本,远远超过《红楼梦》” [19],著名的译者所在多有,田中贡太郎(1880-1941)、柴田天马(1872-1963)、增田涉(1903-1977)等执笔的作品皆为20世纪重要译本。

俄国第一篇《聊斋志异》作品出现于1878年,近代《聊斋志异》俄译本为汉学家瓦·米·阿列克谢耶夫(В.М.Алексеев 1881-1951)的巨作,他一共翻译了160篇,并以四个故事主题集结出版:《狐魅》(1922)、《妖僧》(1923)、《志异》(1928)和《异人集》(1937)。根据张文洁《试析〈聊斋志异〉俄译本中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一文分析,由于中俄国情不同及宗教文化因素,译者应用了音译法、造词法、模仿直译法、淡化意译法、阐释法等方法,将作者风格、民族色彩、音韵美感、哲学内涵做最完整的传达。既可避免因Venuti的异化理论导致读者无法理解,又可藉由略带异国风味的文字传递原著的讯息。[20]67-80endprint

就译本数量而言,迄今为止英译本仍属大宗,不容小觑,“从1842年到1946年,共有十六位译者……参与到《聊斋志异》的英译事业中来。……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根据顾钧的研究,首次将《聊斋志异》译为西方文字的是十九世纪美国来华的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Williams,1812-1884),推翻王燕认为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为最早的西方译者的说法。卫三畏于1842年编写一本专为外国人学汉语而设计的教科书:《拾级大成》(Essay Lessons in Chinese),在该书第四章、第八章及第十章,分别选录了《聊斋志异》17个故事。后于1848年卫三畏出版《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卫三畏摘抄了《种梨》、《骂鸭》两个故事。再于1849年8月《中国丛报》刊登了他所译的《商三官》 [22]。

目前聊斋共计不下二十种语言译本,英、法、德、意、西、俄、日、韩、越,还有各类不寻常的语种译本:印度尼西亚语、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等。西班牙语译本网络遍寻所及,目前已出版的有西班牙Alianza出版社发行的Cuentos de Liao Zhai,由Laura A. Rovetta及Laureano Ramírez共同翻译。此译本于1984年首次出版,所遵循的原著是乾隆十六年的铸雪斋抄本,于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译本的插画则取自1866年的广百宋斋版本。译者之一的Ramírez为西班牙著名汉学家,目前在西班牙巴塞隆纳自治大学(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翻译学院任教,译作丰富且皆为经典文本。Rovetta为专业译者,乌拉圭籍,除母语西班牙文之外,通晓中文、英文及法语。目前担任口译员的工作,正式的口译经验自1982年于墨西哥驻北京大使馆起算已逾二十年。近期出版的新作有Fundamentos de la gramática del Chino Moderno 《普通话语法精要》。

西班牙语译本一共收录了105个短篇故事,全书共计440页,长达16页的译者序,不仅对《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做详尽的介绍,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亦有清楚的说明。译者将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nacimiento(肇始期,秦、汉)、infancia(发展期,约从公元1世纪至6世纪,横跨后汉、魏及六朝)、madurez(成熟期,小说发展的高峰期在唐朝)、decadencia(没落期,始于宋明期间)。[23]13-16 译者还指出,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以其考场失意、穷困潦倒的背景,编写成《聊斋志异》,讽刺时政大快人心,在中国小说没落的明清之际,成为最受欢迎的小说作品之一,是少有的佳作。此外,译者清楚的交代翻译策略将以流畅易懂为原则,“尽量避免过多的注释”,为保有作者文句优美的特色,也尽量以“直译”为原则 [23]。为让西班牙语读者更清楚当时的科举制度、中央政府及地方的行政工作分配、认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在全书最后译者根据前述主题分别增加了三个附录,让有兴趣的西班牙语读者更加深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四、译本文化元素翻译分析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是译者最大的挑战,不但类别丰富具多样性,如rich point [24],各文化的特色词汇或表达方式也就如Nord [24]所创的专业术语:culturemes一样,有如结构复杂的语言单位,翻译结果难以让所有的读者欣然接受,但神来一笔的创造性策略却又常令人拍手叫好。西方文化在文字游戏、单位词、神话传说、文化遗产等方面,和中华文化落差极大,《聊斋志异》译者Rovetta及Ramírez灵活应用西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搭起两文化间的沟通平台。

1.文字游戏

翻译过程首先面对的是两种文字的差异,由此衍生表达方式各异,常造成翻译过程极大的困扰。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文言表达方式里,数字也能达到文字游戏的趣味:《聊斋志异》中原著提及的“乃二八姝丽” [5]427,实指十六岁的少女。在译文中若直译为西班牙文数字二(dos)、八(ocho),译语文化读者未必能懂。因西班牙文中无对应的表达方式,故译文无法将原著的文字游戏以相同的形式传达。译者采归化译法,以读者可以直接理解的方式将二八译为十六(dieciséis) [23]122,也就是原文的言外之意,避免造成译文读者理解上的困扰。然而并非每每遇到文字游戏的当下,译者都以此解套,以下所举数例,有些也许为译者巧思刻意安排,但恐令读者更为疑惑。《赤字》为聊斋各篇中,篇幅最短的章节,此句的译文因以文字游戏的方式呈现,读者较难立即参透。

例一:

顺治乙未冬夜,天上赤字如火。其文云:“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

(《赤字》) [4]441

Una noche de invierno del ano XII del reinado del emperador Shun Zhi,aparecieron en el cielo unos caracteres rojos como el fuego que decían:

BLANCOESCOBAEPOCAPAZ

NOVOLVERDISERTACION

DINASTIASEDUCTOR GALOPAR [23]354

蒲松龄藉由此谶语讽刺时政,道出顺治乙未年(1655),赈灾与平定匪乱的动荡时局。当年山东、河北等地水患严重,朝廷免去这些地方的税赋,以让人民休养生息。此外顺治为满清入关后第一个皇帝,各地盗匪仍未完全平定。此谶语中之“白苕”意即山药;“靖”为绥靖,安抚平定民间的叛乱;“朝冶”即朝“治”,蒲松龄为避讳故以“冶”代“治”;“驰”即传扬。故此谶语的意思为是否以山药赈灾安抚百姓,要再回报朝廷商议。

译文逐字将中文相近的意思翻成西班牙文,且字与字间并未分格,看似四个短句的谜语或打油诗,未能将原著的意思传达。以下将各单字分开,并将对应的原文置于下栏:endprint

此谶语在译文中以四行的方式呈现,第一行“白苕”在译文中为白色的苕帚(苕苇所编成的扫帚,blanco escoba);“代”译为时代(época),“靖”为和平(paz),译文将两者合并为和平的时代,即太平盛世。第二行“否”直译为no;“复”理解成反复,译为再次(volver)。第三行的“朝”在译文中为朝代的意思(dinastía),而“冶”则被译为冶艳(seductor)。最后一行的“驰”,则被译为奔驰(galopar)。《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以此句讽谕朝政,藉由冬夜天上出现的赤字,隐喻时局告知天意。译文将原文形式改变,创造出文字游戏的风格,字字相连,彼此却不一定相关,不仅可让读者从形式上看出此非平凡的句子,并且可凸显谶语内藏玄机的特性。惟原著和译语语言系统差异颇大,单就译文的字面直译,读者无法看出《赤字》中此句的意思,恐须借助脚注或文内批注方能达到全面的理解。

例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娇娜》) [4]25

No quiere oír de lagos y ríos [不想再听到湖水或河水的流动]

Aquel que el inmenso mar ha visto. [因为已经见过大海的澎湃]

Incomparable es en su belleza [任何事物都无法媲美]

Del monte Wu la nube cimera. [巫山顶上的云雾] [23]86

此为唐元稹的《离思》,是悼念爱妻时所留下的传世之作,多被引用为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无法接受其它的感情。原著为四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句由《孟子·尽心》“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蜕变而成。意为曾经见过大海的澎湃,就不会为其它的流水所感动,见过巫山神女峰的云雾,其它地方的云雾就不能使他动容;就算走过花丛也懒得回头,一半是为了修心养性的缘故,另一半是因为你。

译文将两个短句译为四句的诗作,且在句尾押o和a韵(a,a,b,b),虽不是直译,此一诗化且押韵的译法,让元稹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更有渲染力。

例三:

是亦何难!(《狐嫁女》) [4]21

! Eso es coser y cantar![这就像边缝衣服边唱歌一样容易](La boda de la hija del zorro) [23]77

译文将中文简单的意思表达得相当传神,引用惯用语使译文更加地道。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个性豪迈的角色,若以直译的方式表达,显得平凡而无气势,以归化的策略,选择顺应译入语文化的翻译技巧,促使小说结构更有张力。

下例译文亦以惯用语译出,归化的策略从中可窥得一二。原著中此例句的“遂”有“于是”、“便”的意思,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译文虽未能与原著小说逐字对应,以惯用语“瞬间”(en un abrir y cerrar de ojos)译出毋损原意,且可在文字叙述之外增加该场景的动态效果。

例四:

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画皮》) [4]49

TMesp. Se acercó la puntilla a la ventana,y al mirar por ella vio un horrible demonio de cara verdosa y dientes tan afilados como un serrucho. Estaba dibujando una figura de mujer sobre una piel humana que había extendida encima del lecho. Nada más terminar el dibujo,tiró el pincel a un lado,sacudió la piel y se la echó encima. En un abrir y cerrar de ojos se transformó en la joven. [瞬间](El pellejo pintado) [23]123-124

2.单位词

现今东西方单位词已因全球化的趋势较为统一,但在交通尚不便捷的古代,必然有许多无法对等重量、长度甚至币值单位。

例五:长度

长二尺 (《杨疤眼》) [4]440

Cuatro palmos de altura (Yang el Cejirroto ) [23] 290

例六:重量

君再食米二十石,面二十石,天禄乃终。(《禄数》) [4]435

Tu vida expirará cuando te hayas comido cien arrobas de arroz y docientas de fideos.[当你再吃100阿罗瓦的米,及200阿罗瓦的面食,你生命即将结束。](El Adivino) [23]289

“Arroba”阿罗瓦为西班牙重量单位,约11.5公斤;同时也为测量液体的单位,约等于12.5公升的油,16.1公升的葡萄酒。“石”为度量衡的容积单位:秉、石、斗、升、合、勺、撮,以10倍的量递减。中国古代各朝对于重量单位“石”的定义不一,《广韵》、《说文》定义为一百二十斤,而目前香港法律所定的一石约为60公斤。译文将“二十石”米,“二十石”面分别译为100及200阿罗瓦,也就是1150及2310公斤,和原著的“二十石”(约1200公斤)相去甚远。西语译者以西班牙度量衡单位阿罗瓦翻译,试图让译文更容易理解,也的确达到归化策略的目的,增进西语读者的亲切感,然数字的转换若能再精确一些,译文可在“动态对等” [23]原则下不偏离原著过多。endprint

例七:币值

四十千 (《四十千》) [4]615

Cuarenta sartas de sapecas (cuarenta sartas de sapecas)[四十贯] [23]40

“Sapeca”专指中国货币,外型为外圆中间有方孔,以串(sarta)也就是古代的“贯”为单位。1979年北京外文社所出版的中国昆曲“十五贯”西班牙语译本即为 “Las quince sartas de sapecas”。在译入语中已有此专有名词是最为理想的状况,因为大部分的情况不需在文中多作解释,或页末注释解说。然而虽论述中国文化的相关文章可见sapeca这个字,在西班牙皇家语言学会字典中竟不存在,显见其专业程度及附以简单注释的必要性。

例八:

委金百两 (《五通》) [4]615

Prometió una dote de cien onza de platas(Los Cinco Genios Seductores) [允诺给予100英两的银] [23]378

中国的重量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百两约6.25斤,每斤换算成西方的公斤制等于600公克,故原文中的百两黄金为3750公克。西班牙语译文直接以“英两”(onza)译出,一英两相当于28.7公克,故译文读者接收的讯息为2870公克。译文和原著差异颇多,虽然用英两为单位的确较易理解,换算时仍须注意避免差异过大。此外,在中国人的耳里常听到黄金百两,故很自然的认为原著中的“金”应该也是黄金,在译文中从“金”变成“银”,应该是由于在欧洲文化中白银是财富的象征所致。

3.神话传说

神话或传说常是某一文化的象征,也常被作为和自我或它者文化深层底蕴连结,现今常被引用来作譬喻或警世的工具。例如希罗神话中《薛西弗斯的石头》(Sisphus's Stone)主角既是悲剧的牺牲者,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勇者,和《愚公移山》的寓意有不谋而合之处。提到死后变成水仙花的那西瑟斯(Narcissus),读者很直接的便联想到自恋的心态。童话故事也不免俗,已建立既定的框架,谈到丹麦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的故事直接的连结是之后会转变成天鹅的概念,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呈现的是善良天真终会幸福。中国传统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留给世人无限想象,西方的故事不尽相同,但是译者透过直译加上注释的方式,让西语读者有深入认识东方的机会:

例九:

席地而枕,卧看牛女,一更向尽,恍惚欲寐,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狐嫁女》) [4]21

Extendió la esterilla,puso una piedra por almohada y se acostó a contemplar a Boyero y Tejedora3. Ya en los límites del sue?o,al término de la primera vigilia,oyó de repente pasos que subían por las escaleras de la terraza. Se hizo el dormido y vio que se trataba de un criado que portaba un farolillo en forma de loto. El criado,al verlo,se volvió sobre sus pasos,lleno de pavor.(La boda de la hija del zorro,) [23]77 [摊开席子,头枕在石头上,躺着欣赏天上的牛郎和织女星。及将入梦的时候,约一更结束之时,听见楼梯有脚步声。于是假寐,看见一个仆人提者一盏莲花灯笼。仆人发现他时吓得倒退了几步。]

Nombre chinos de las estrellas Altair y Vega,a las que una antigua leyenda ha convertido en símbolos de la separación forzosa de la pareja. Sólo una vez el ano,el día séptimo del séptimo lunar,se reúnen de nuevo las dos estrellas. (La boda de la hija del zorro,) [23]77 [牛郎和织女是Altair和Vega这两个星宿的中文名称,古老的传说中代表的是被强迫分开的一对夫妻。这两颗星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后才可以团聚]

4.文化遗产

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引用许多前人作品及文学家的名字,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相近的作品名称所在多有,连中国人自己也常混淆其中,对于异文化的译者而言更是一大挑战。《书痴》一篇所谈的是对于读书执着更甚于享受人生的郎玉柱,后因对书中颜如玉的迷恋,不但丢了官职,还招致收藏已久的书全被烧毁。玉柱父亲曾书《劝学篇》供其诵念,而玉柱亦笃信书中的确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一如宋真宗在《劝学篇》中所言。然译文却将《劝学篇》在文中加注为荀子所做之《劝学》。

例十:

父在时,曾书《劝学篇》,黏其左右…… (《书痴》) [4]668

“El padre,cuando aún vivía,le había dado la orden de recitar todos los días unas frases tomadas de la Persuación al estudio,de Xunzi......” [23]390 [父亲仍在世时,规定他每天都须复诵荀子《劝学》中的诗句]

另一例取自《娇娜》,皇甫公子为答谢孔生教导之恩,有意为孔生作媒,然孔生因心有所属,总想着娇娜,因此吟了唐元稹《离思》中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西班牙语版本以直译的方式译出(见例二),然而页末注释中的出处却将《离思》误植为《遣悲怀》,同为哀痛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显见中国文学作品之丰富,要在诸多类似内容中辨别其中差异,精确指出作品和作者并非易事。此句在译文中的注释如下:endprint

例十一:

4.Fragmento del poema Disipo mi tristeza,compuesto por Yuan Zhen,poeta de la dinastía Tang,en memoria de su esposa. Con él Kong ensalza su predilección por Jiaona y la imposibilidad de compararla con otras mujeres. El monte Wu forma una de las tres gargantas del río Yang-tsé. [23]86 [出自唐元稹的作品《遣悲怀》。孔生藉此表达对娇娜的爱慕之情,并认为其它女子无法与之比拟。 巫山为长江三峡之一。]

五、结论

《聊斋志异》是拥有最多外语翻译的中国古典小说,其短篇架构不但便于阅读,也更清楚凸显每篇故事的中心思想。然其内容涵盖丰富隽永的中华文化,如何藉由文字的力量,成功地将中华文化传递到西方世界,且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是翻译此经典作品的关键。译者在序言中指出: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力求译句简洁,并减少不必要的注释。而经由原著与译文对照之后,可见得译者的“直译”为语意上的直译,在遣词用字方面并不若全然直译的文字般生涩难懂。

从上述十一个探讨的例子,可看出西译本倾向于归化策略,只要是可以套用惯用语的词语,译者即应用译入语的说法译出,例如例三:!Eso es coser y cantar!,例四:en un abrir y cerrar de ojos,或者是古中国的单位词(尺,石,千,两),译者以读者认知的单位来翻译: palmo,arroba,onza等等。若是西语文化中有类似的元素可比拟,译者不吝在译文中加上批注,协助读者从西语文化出发,理解中华文化中此现象的诠释方法,例如例九中的Altair y Vega。又因为中西文字差异极大,译者想不出解套的方式时,便以再创造的方式,在西语译文中以另一种文字游戏的方式呈现,例一中字字相连的短句恰可说明,译者的创意及构思是其它文本西译时难以达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M].台北:大地出版社,2006.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北新书局,1935.

[3]卢永山.中国聊斋志异获最多国翻译[N/OL].台湾立报,2001-4-26.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6511

[4]蒲松龄.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上.中.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蒲松龄.新译聊斋志异选[M].任笃行,刘淦,注释.台北:三民出版社,2012.

[6]苏珊(编).陈坤《画皮2》角色人妖难辨 冯绍峰现场祝福杨幂[N/OL].新华娱乐,2012-3-5.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2-03/05/c_122789737.htm

[7]许岩.时隔四年《画皮2》重装归来剑指暑期档[N/OL].新华娱乐,2012-3-5.

http://ent.sina.com.cn/m/c/2012-03-05/10593572379.shtml

[8]小华.《聊斋惊梦》预售票房告捷[N/OL].文汇报,2011-10-11.

http://paper.wenweipo.com/2011/10/11/XQ1110110003.htm

[9]盖鸣晖.《聊斋惊梦》门票售罄[N/OL].明报,实时新闻网,2011-10-4.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11004/ma21839e.htm

[10]蒲泽.《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J].蒲松龄研究,2013,(1).

[11]易新香.《聊斋志异》中自然灾害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2,(4).

[12]虞卓娅.谈《聊斋志异》中友情的独特美感和意味[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6).

[13]解亚珠.《聊斋志异》中吞食秽物的文化内涵[J].语文建设,2012,(24).

[14]裴捷.论《聊斋志异》的梦境描写[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15]赵云彩.略论《聊斋志异·翩翩》的桃源意象[J].名作欣赏,2012,(35).

[16]王双宁.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17]曾召玉.谈《聊斋志异》中的僧人形象[J].文教资料,2008,(18).

[18]刘蕾.浅析《聊斋志异》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J].蒲松龄研究,2011,(2).

[19]王晓平.《聊斋志异》日译本的随俗与导俗[J].山东社会科学,2011,(8).

[20]张文洁.试析《聊斋志异》俄译本中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J].蒲松龄研究,2013,(1).

[21]吴永升,郑锦怀.《聊斋志异》百年英译(1842-1946)的历时性描述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2]顾钧.也说《聊斋志异》在西方的最早译介[J].明清小说研究,2012,(3).

[23]蒲松龄.Cuentos de Liao Zhai 聊斋志异[M].Laura A.Rovetta,Laureano Ramirez,译注.

Madrid:Alianza,1984∕2004.

[2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Manchester/Northampton:St.Jerome,

1997/2001.

(责任编辑:陈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元素聊斋志异翻译策略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