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切不可有『官气』

2015-01-29 15:50江广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6期
关键词:为官者谢觉哉人民公仆

◎江广

为官者切不可有『官气』

◎江广

为官者切不可有“官气”,因为“官气”就是“奴气”。

凡官气十足的官员,都有一个共性,也就是媚上、崇权。在他的上级面前大多都有软骨病,挺不起,站不直。胡耀邦同志任职中央组织部长时,常常批评官场存在的“看上不看下”的官场现象,他说:“有些人,眼睛长在尾巴上,只看天看不到地,比例失调。眼睛要看着老百姓。有些人,老是摸上面的精神,连一点儿共产党人的味道都没有。要摸事实嘛!”其实,对官气,即便是封建时代,也是被人唾弃的。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八》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话:“有人常露官气者,人以为嫌。陶村云:‘勿怪也。彼除官外,一身尚有何物耶?’其言颇隽,故录之。”

为官者切不可有“官气”,因为“官气”就是“傲气”。有“傲气”的官是不会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的。谢觉哉老先生在他的《再论“同甘共苦”》中特别讲到“官气”,他说:“官气就是不愿意‘和群众同甘共苦’,官气是要比别人高一个头的气”。官气与人民性相违背,按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为官者,应该眼睛向下,要看到民众的聪明、才智、力量、主体地位,无论你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高看百姓、敬畏百姓、服务百姓,这是做共产党的官应有的为官品行,应有的执政品位,应有的做人品德。

“官气”是封建“官本位”思想的一种人格化现象,说到底,“官气”就是封建习气。它的存在,不仅扭曲了从政者自身的形象,污染了我们的政治生态环境,更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关系,因此,必须彻底扫除,还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底气”。

猜你喜欢
为官者谢觉哉人民公仆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谢觉哉
修好共产党人“心学” 做新时代人民公仆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马克思政府观简论
老子的为官之道
浅谈党的干部如何做好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