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邓小平民主观之比较

2015-01-30 05:20邹迅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

邹迅羽

毛泽东和邓小平民主观之比较

邹迅羽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极大地影响了今天的民主制度设计和建设,为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的重要内容和深远影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背景;民主的定位;民主的内涵;民主的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极大地影响了今天的民主制度设计和建设,为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他们的观点内容,准确评价其深远影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毛泽东民主观和邓小平民主观产生的国际背景以及民主的定位、民主的内涵、民主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国际背景的比较

正确认识毛泽东的民主观和邓小平的民主观的第一步,即要了解其产生的土壤——国际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深受世界民主化浪潮第二波的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认识到革命的本质,并且认为,历史赋予党的伟大使命,最中心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争取到民主,当下我们全国人民所要奋力争取的东西,主要是独立和民主,具体表现是20世纪30年代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政体系并进行实践,同一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三三制”,吸引党外进步民主人士和进步势力参与共同抗日,以及建国后在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上制定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等等。但是,中国后来没能很好地贯彻民主,尤其在毛泽东晚年,中国再次走向了专制和集权的道路,这对于世界民主化浪潮第二波的回潮实际上是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化第三个浪潮,另一个则是世界民主化浪潮第三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国的推动下,原本被迫中断的全球化进程开始慢慢恢复和发展起来,全球化在政治方面恢复的表现就是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国际组织迅速增多,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潮,出现第三个浪潮。全球化的恢复和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增长”,世界民主化浪潮第三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持续至今。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1977年12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全球战略”的概念,1978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是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从此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的程度与民主之间存在着一种全面的相关性。因此,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融入世界民主化浪潮的过程。全球化迫使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在经济上的腾飞使中国开始融入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反映到政治上就是民主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邓小平的民主观就是在国际背景下形成的,他说,“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之一就是经济的市场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政治资源的配置实现民主化,可以说,邓小平的民主观是全球化、民主化第三波潮流和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市场化的产物。

二、民主观具体内容的比较

本文从民主的定位、民主的内涵、民主的实现三个方面的异同点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民主的定位

毛泽东把民主视为手段,一种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民主这个东西,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2]民主是手段,那么目的所指何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多次表示,“民主自由都是相对的”,“民主是对集中而言的”,“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可见毛泽东把集中视为民主的一个目的,这实际上曲解了民主的作用,低估了民主的地位,毛泽东表示希望看到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生动活泼的一种政治局面。这种认识实际上直接影响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后来走的道路。

毛泽东认为民主分两种:大民主和小民主。大民主,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用来对付阶级敌人。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1957年的中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最革命、最生动、最民主的群众斗争形式,具体说来就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他希望“从此形成传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在此基础上建立巩固的集中制,建立巩固的对付反动派和坏人的政权”。后来,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派,1964年12月,提出“官僚主义者阶级”的概念,大民主也用来对付官僚主义者。毛泽东说,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警惕官僚主义作风的滋生,防止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的形成,防止我们的国家变为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家。这实际上是超越正常秩序的一种利益表达活动。“大民主”在最开始的时候,揭露部分社会矛盾,对克服官僚主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大民主”观念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尤其在文革时期,“大民主”的弊端逐渐暴露,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外学者阿尔都赛认为,文化大革命是在寻求在中国社会内部承认意识形态和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为了避免社会主义倒退,毛泽东选择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旨在补充政治和经济革命的思想革命。由此可见,毛泽东在运用“大民主”这个工具时,虽然主观动机和价值取向有可取之处,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是教条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毛泽东认为,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这种民主指的就是小民主,具体方法就是“团结——批评——团结”。对于人民内部的和党内的一些是非问题,要采用小民主而不是大民主,就是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斗争,加以疏导,分清是非对错,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邓小平偏向于将民主视为目的,他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上理解民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政治发展的潮流出发,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在这里,邓小平把民主建设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步骤,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此外,他还把政治民主的程度作为检验党和国家各种制度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十分重视民主的发展。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发扬民主,为此邓小平把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当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如果不具备民主特征,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二)民主的内涵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于民主内涵的理解,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强调民主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有最广泛的民主,要坚决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模式。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根本政治制度,邓小平完善了这项制度,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1982年宪法的颁布,我国各项制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此外,邓小平还完善了政党制度,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新增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时,毛泽东也是提出“党内民主”第一人,早在共产党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开始了对党内民主的探索,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确立两条重要原则,第一是支部建在连上,第二是彻底根除旧军队的特权实行民主制;古田会议,毛泽东提到“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这一表述。1937年,毛泽东在其撰写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文章中,首次使用“党内民主”这一词汇,指出党内民主是必要的。

毛泽东强调民主有强烈的阶级性,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较之资本主义有极大优越性,而且民主的主体只能是人民。人民这个概念在党不同历史时期内容是不同的,他强调,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敌人主要是日本侵略者,所以一切抗日爱国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划到人民的范畴;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人民的敌人变成了国民党反动派、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所以人民的范畴就扩展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这种划分方式依据的是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可见,毛泽东的民主观带有阶级色彩,注重强调人民和敌人。而且在人民中,他更看重下层群众,而不是上层的精英,他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任何英雄豪杰的思想意见只能来自于人民的实践,或者是自己的实践。

相比之下,邓小平的民主观更自由,民主的主体更广泛。在他看来,人民民主的一面要扩大,专政的范围要缩小,在当下,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邓小平从实际出发,重新估计中国当前的阶级状况,认为各民主党派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已经产生了变化,不再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现在代表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这个广泛的群体。

邓小平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改革是人民的要求,改革是大家的主意,只有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制度进行革除,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生产力中的其他因素才有可能得到合理配置。因此,在经济上,大力发扬经济民主,扩大自主权,鼓励放水养鱼,同时要完善物质利益分配原则,利益是内在驱动力,要使人民在改革中不断获利;在政治上,要切实保障社会成员政治权利,大到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中的民主权利,小到管理、监督、选举等方面的民主权利。

(三)民主的途径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民主的理解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对实现民主的途径也存在差异。发动运动,让群众直接参与进来,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做法。即便是在建国后,毛泽东还是不断地搞群众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都是具体表现。1957年反右斗争,他提出要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大民主的形式来调动群众积极性;文革期间,毛泽东动员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文革,通过自上而下发动人民群众,主动公开揭发黑暗面,从而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希望实现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局面。他说,“在这样的民主基础上,不是削弱集中,而是更加巩固了集中制”,可见毛泽东把发动群众运动作为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

邓小平的民主观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把民主置于很高的位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靠三方面来加强:经济上发展生产力,政治上发扬人民民主,组织上培养提拔四有青年。他主张将民主法制化、制度化,认为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民主需要法制来保障,因为法制保障着民主的顺利运行,民主与法制化、制度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学会运用法制这一强有力的工具,这为日后“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提供了借鉴。

要完善制度,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党的领导的问题,解决权力下放的问题,解决精简机构的问题。同时在改革中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不搞自由化。邓小平尤其重视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的问题,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这与民主原则是相违背的。同时,官僚主义还会产生严重的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必然会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4]只有将权力置于制度之下,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才有章可循,是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

邓小平在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深刻揭露以往政治建设的弊端,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取得的经验教训,他指出,“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5]从中可以看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条件,而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要 “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此外,邓小平还重视推行基层民主,把权力下放,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鼓励放水养鱼,“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6]让人民充分享有公民权利,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需求,发挥人民在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毛泽东把民主视为手段,强调民主的阶级性,主张发动群众去实现民主;邓小平把民主看做目的,民主的主体更广泛,主要依靠法律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这是二者的不同之点。但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走人民民主之路。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党的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民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正确认识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有利于找到一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这将为中国崛起和社会转型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16.146.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293.

[4][5]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29.321.

[6]【美】卡尔·科恩(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10.

(责任编辑 马树颜)

邹迅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00872)

D2-0

A

1672-6359(2015)06-0010-03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生态民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