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以北京八所高校为例

2015-01-30 05:2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毕业生政策

石 硕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以北京八所高校为例

石 硕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及就业市场逐步饱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除了大学生个人、家庭等因素影响外,政治因素(如封建传统政治文化、政府职能缺位等)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就业;政治文化;供求分析;政府职能

随着我国大学招生力度的不断加大,更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供应量的上升而相应增长。多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而如何运用有效手段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序运行也便显得具有极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笔者对北京八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共投放问卷800份。调查样本构成中大一学生占21.4%,大二学生占19.4%,大三学生占20.4%,大四学生占28.2%,硕士生占10.6%;男女比例为42.1%:57.9%。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产生原因两个角度,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2014届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本科院校总体就业率为92.6%,比2013届略有上升。”[1]虽然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就业现状呈良性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现阶段毕业生就业仍旧处于“两难境遇”。一方面毕业生想去的如公务员、金融岗位不要大学毕业生或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两难境遇”及背后所隐藏的系列问题发人深思,在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加剧社会矛盾。具体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以下特点:

(一)大学生自身对当前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

庞大的待就业人群与增长缓慢的就业岗位数量呈鲜明对比,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在关于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调查中,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被调查者比例分布于54%到76%之间。调查数据客观展现了当前大学生谈到“就业”话题的心理状况。而三四档院校被调查者相对更高的悲观情绪也从客观上表明了强势院校在当前就业环境中的优势。应该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大学生个人、国家、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意识一定程度反映客观实在。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一方面体现就业市场现状,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大学生为获得良好就业机会的实践。

(二)当前大学生期望就业领域相对集中

当前国家倡导大学生多领域就业。但调查中,除了以教育专业为主大学外(被调查者期望职业为教育类),其他高校被调查者期望就业领域集中于公务员、金融、IT等高收益行业。而选择生产制造、服务业、其他(包括技术工人、农民)等领域的相对较少。据国家公务员网站统计,2011年公务员审核通过人数达146万,平均80人争夺一个岗位;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位报录比达到了4666: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上海等园艺工人人才严重缺失。大量人才不顾自身实际拥挤于所谓“黄金行业”的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其对金钱与权力的崇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对于相关“冷门行业”扶持的缺失。

(三)当前大学生期望就业区域相对集中

较之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前景较好,回报率较高,能够吸引更多人才,竞争较为激烈。调查中,被调查者无一例外把期望工作区域定位为东部沿海地区。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大城市更是因其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吸引大量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这种区域选择趋势一方面巩固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同时造成了东部地区人才聚集、西部地区人才缺失严重的困境,导致了人才市场‘虚假饱和’现状的产生。”[2]

(四)就业市场歧视现象仍有发生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是一个关于规范就业歧视问题的权威性文件,该文件中明确就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3]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就业市场公平运行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仍有发生。具体表现: 1.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公平就业的法律规定;2.用人单位的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3.用人单位在实施损害劳动者权益行为时具有主观过错因素。[4]

在关于“就业市场公平现状”的调查中,八所院校的被调查者认为其现状不公平或非常不公平的分布于39%(A大)到68%(D大)。女性及非京籍被调查者对社会不公平现状感受更深。76%的女性及74%的非京籍被调查者认为其已遭受或会遭受工作歧视。而这种情况在京籍男生中只占39%。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局势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现阶段法律监督体制尚不完善,封建思想尚存,“不同家庭背景、地域、性别间的歧视现象仍存在于现实社会并为大学生就业制造阻碍。”[5]就业中的“人情债”、“地方保护政策”等一方面导致部分行业“不适宜人群”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造成人才的大规模浪费。

二、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从政治文化、供求关系、政府职能等角度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对,找出相关缺陷,以推进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具体说来,阻碍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良性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负面观念

1.“官本位”及“拜金主义”政治文化思想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缩小贫富差距、消除阶级特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法律体制尚不完善、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那种“重人治、轻法治”,“重特权、轻民主”,“重等级、轻平等”的“官本位”现象仍存在于一定时间地域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获得财富的来源更具多样性。拜金主义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们又沉渣泛起,为一些人所奉行。正是由于“官本位”及“拜金主义”思想的延续,大多普通民众(包括大学生)把获得权力与金钱作为其自身追逐的目标,这以是否具有权力与金钱作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导致大学生为了迎合社会价值判断把自身就业领域及就业区域压缩在极为狭窄范围。对权力与金钱的盲目崇拜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的缺失,而社会的判断价值标准又强化了“官本位”及“拜金主义”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延续,导致了大量毕业大学生超越自身能力水平,在择业的道路上铤而走险。

在关于“选择专业原因”的调查中,大量被调查者把“未来薪酬待遇”作为参考重点之一,且比例都超过30%。虽然兴趣爱好依旧是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的决定性因素,但通过深入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仍旧是当政治家、金融家,获取更高利益。从选择专业便开始体现出的“官本位”及“拜金主义”思想端倪在大学生逐步步入社会后更加凸显。在关于“选择择业区域因素”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大都把“薪酬待遇”作为自身决定性因素,“高职位、高薪酬”概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的缺失。形成了“公务员、金融职位疯抢,园艺工人、技术工人门可罗雀”;“东部地区人才蜂拥而至,中西部地区人才严重缺失”的就业畸形现象发生。

2.传统性别与等级观念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观念中对女性角色的狭隘认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之一。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让女人回家相夫教子”的呼声在男性中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性别观念把女性定位于家务劳动中, 认为女性的生育机能使其在养育孩子和照顾家庭等家务性劳动方面占有比较优势,在社会参与方面不如男性那般精力集中。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是以体能和智力两者的共同运用来换取生活资源的。在智力条件相等的前提下,体力较弱、职业寿命较短的女性便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样,自秦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我国经历了2000余年封建社会的洗礼。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严密的等级观念。等级意识从中国古代绵延到当今社会,影响深远,危害巨大。反映在当前就业市场中,部分大学毕业生用先辈所建立起来的“等级优势”作为其竞争根本。招聘单位也迫于压力对此类应聘者采取“宽松应聘要求”。“权力”此时显得比“能力”更为重要。大量人才因其先天不足被埋没,“官二代”却因“先天优势”赢得职场竞争。

我国已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但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性及稳定性,若想真正消除就业间不平等现象,还需综合调动国家、社会、个人主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等多种手段推动实施。

(二)就业市场中供求关系失衡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现突出。究其原因,特定领域人才供给远大于需求是重要因素之一。透过深入调查,课题组发现大学扩招政策使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供应量的上升而相应增长。1999年推出的大学扩招政策, 使大学承载起了协助政府推进经济增长的光荣任务。应该说,高校扩招为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打下坚实基础。但“官本位”及“拜金主义”思想使人们往往更加看重政治、法律、金融类学科而忽视技术类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的扩招政策为三本、专科院校开设“热门”课程提供了可能性。大量本可更好从事技术训练的学生放弃技术性培训转而走向自己毫无兴趣的“热门行业”,毕业后才发现所谓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和一二本院校学生比起来处于明显劣势。“热门”一时间变成了“冷门”,大量技术性人才的缺失现象也更加严重。

在关于“高考扩招”的调查中,除D大和F大的被调查者(前者表示不清楚,后者支持扩招)外,其余六所高校被调查者大多反对盲目扩招。其中反对呼声最高的A大和B大学生达到71%。后期深入访谈中,被调查者(尤其第四档院校)普遍表示盲目的扩招政策迫使他们走向“冷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毕业后虽拿到本科文凭,可与高档次院校同专业学生比来毫无优势可言。若没有扩招政策,其可以通过技术培训获取自身价值的更大化。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与高考扩招提供“热门学科”相结合断送了他们更好学习一门技术的愿望。

事实上,由于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体制上对教育部负责,并受其严格的行政管制,大学竞争的是“985”、“211”或创新基地之类的项目, 而不是培养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在这样的体制下, 尽管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迅速增长,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者日益增多, 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适应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这也便更加凸显了高考扩招的盲目性质。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绝对数量过剩”而“相对数量短缺”的现象发生。

(三)政府职能缺位

1.政府就业信息发布不及时,渠道不畅通

政府制定的相关就业信息只有被所需人员获得才算行之有效,封闭的政策在一定情况下等同于无效信息。现阶段还存在着就业信息发布不及时、渠道不畅通的弊端。这一方面阻碍政府职能的实现,另一方面阻碍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

在“大学生对政府相关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政府政策表示非常了解的分布于0%(F大、A大)到4%(B大),而表示不大了解或不了解的比率均超过75%。深入访谈中,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缺乏相关信息来源。虽然网络以其传播信息的快捷性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可,但政府的指导作用发挥不足,相关信息良莠不齐。可见政府在宣传相关就业信息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大量有效信息不被大学生了解变成无效资源,从而加剧了市场供求失衡状况。

2.政府相关政策与大学生实际不符,大学生参与率低

政府制定的如“支援西部”政策由于多渠道宣传而为大学生群体熟知。但由于部分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依赖主观缺少调研,致使相关政策脱离大学生实际。部分政策虽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但因缺乏相关制度保障,阻碍效果实现。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及“到基层担任村官”的调查,八所院校被调查者对两项政策的支持率均达到85%及以上。但当问及是否愿意亲身实践时,大部分学生表示不赞成。如接近90%的D大被调查者表示支持该两项政策,但真正愿意亲身实践的不过16%,又如A大96%的被调查者对这两项政策表示支持,但真正愿意付诸实践的人群只占到30%。

被调查者关于支援西部与农村的高“支持率”与低“践行率”形成鲜明对比。对政府相关政策落实缺乏信心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调查中,不愿投身西部与农村的被调查者给予原因各异。选择“对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的被调查者比例分布于28%(G大)到67%(C大),A大的比例也达到56%。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制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为良好平台。而只有政府推进了相关政策落实,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成为受益群体。“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应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并通过法律手段、激励机制等推动实施。”[6]只有当事人真正愿意为政策推动贡献自身力量时,政策效用才能实现最大化。

[1]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c/2014jylps/.

[2]戴庆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就业,2011(11):14.

[3]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1999[R].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50.

[4]李凯.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2(1):43.

[5]张抗私.性别歧视的历史文化背景考析[J].学习与探索,2009(4):26.

[6]杨智慧.浅论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6):13.

(责任编辑 丛文娟)

石硕,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邮政编码 100089)

C913.2

A

1672-6359(2015)06-0054-03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毕业生政策
政策
政策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