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技艺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2015-01-30 07:23段会冬莫丽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黎锦织锦黎族

段会冬 莫丽娟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黎锦技艺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段会冬 莫丽娟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按照培养地点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黎锦传承方式分为家庭传承、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三种基本形式。母传女、婆传媳的家庭传承方式,为黎锦的活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黎锦传承向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拓展,扩大了传承范围,获得了政策的积极支持。与此同时,来自黎族社会变迁和市场的双重冲击,以及在三种传承方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黎锦传承方式亟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黎锦技艺;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黎锦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其手工纺、织、染、绣等技法享誉中外,形成了独特的黎锦文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黎锦在黎族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按照培养地点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黎锦传承方式分为家庭传承、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三种基本形式。母传女、婆传媳为主的技艺传承,为黎锦的活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黎锦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消费市场的开拓,以及黎锦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政府对黎锦的重视不断加强,积极将黎锦引入学校教育,并为黎锦技艺的培训和社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在黎锦传承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来自黎族社会变迁和市场的双重冲击,以及在三种传承方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黎锦传承方式亟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传统的家庭传承受到黎族社会变迁和市场的双重冲击

黎锦作为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黎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黎锦就是以织锦的方式“图绘”黎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与发展历史的一种方式。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黎锦图案多达160多种,黎锦图案的选择、服装款式等与五大方言区居住的生活环境和习俗有很大关系。在黎族内部,仅从图案和服装就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是哪一个方言区的。遇到重大节日(如“三月三”)或者举办某些仪式(如婚礼、葬礼、祭祀等)活动时,都必须要穿着特定的服装。也正是因为如此,黎锦是传统黎族妇女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她们所学习的很多图案,都是来自于家里的老人所授,一般以母传女、婆传媳为主。

在黎族内部,性别分工是比较明确的。黎锦从种植、采集、加工、染色、纺织等一系列的工序全部都由妇女来完成。黎族女孩从小在家里就帮着母亲干活,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了织锦技艺。有的家庭还备有女童用的小腰织机,以方便她们模仿学习。母亲们似乎并没有“刻意地去教”,也没有明确什么年龄段女孩必须要学会,或者必须要达到某种程度,孩子们就当游戏一样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学会黎锦技艺。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图案越来越多,技巧也越来越成熟。到了黎族女孩出嫁的时候,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织锦技艺。这种传统的家庭式的手工教育,使得黎锦技艺得以世代相继,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流传下来。这种家庭教育日益受到来自多种外部力量的冲击。

第一,黎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削弱了黎锦本身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使得家庭黎锦技艺传承教育的重要性下降。黎汉杂居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在生活、工作上与汉族人频繁交往,在文化上也深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当这种跨民族的婚姻越来越普遍的时候,家庭式的黎锦传承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当夫妻双方中作为妻子的一方是汉族时,母亲一方通常未能掌握黎锦技艺,母传女的这种教育方式便难以为继。出嫁到黎家的汉族女子,也鲜有按照婆传媳的这种方式来获得家庭认同和黎族社会认同的。在男方是汉族女方是黎族的家庭中,虽然女方也掌握织锦技艺,但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一般遵从夫家习俗,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黎锦的作用也在大打折扣。

第二,家庭传承方式使得黎锦在图纹样式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色,每个家族的图纹代代相传,并采用传统的纺织工艺,较好地保留了黎锦的原生态。然而,在市场的冲击之下,原有的特色在逐渐地丧失。以海岛棉为原料制作的棉线,与纺、染两项传统技艺密切相关,但是近年海岛棉的产地减少,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加工周期相对较长,很多商家采用人工棉线代替纺、染制作的传统棉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项技能的传承。另外,在市场的冲击之下,黎锦的使用对象发生了变化,为了应对不确定的和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对黎锦图纹进行修改和批量生产,使得黎锦家族个性化色彩逐渐减少。

如何突破“小众文化”和“半市场化”的局限,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是黎锦技艺家庭传承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学校传承: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龄儿童入学之后,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的结合不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社会人。这样的社会人不仅能够融入现代社会,融入城市社会,更重要的是能够融入当地社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已经在政策层面达成了共识。2013年,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与海南省教育厅命名了17所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其中黎锦教学基地4所: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海南三亚高级技工学校、海南省国兴中学、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星中学。[1]还进一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引入黎锦教学,全省在学校中开设黎锦相关课程的学校共计有20余所。

从黎锦教学基地及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学校的选择可以看出,政策层面在选择学校时主要考虑的是两个要素:一个是民族,另一个是市场。基于民族因素的考量,是考虑到在黎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更容易为当地社区所接受,如五指山、保亭、陵水等地本身是黎族聚居地区,黎族生源占据学校生源的绝大多数,像新星中学、五指山中学就是如此。国兴中学虽然地处海口,但是其生源中黎族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促进黎锦技艺在黎族青少年的传承是保护黎锦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确保黎锦文化活态传承的一个重要任务。黎族的生活和社会才是黎锦文化得以为继的根本所在。基于市场的考虑,选择了两所技工学校作为黎锦教学基地。在这两所学校中有不少民族地区的学生,而技工学校与市场的天然联系,使得学校本身有可能成为衔接黎锦技艺文化与市场的一个重要中介力量。

第一,从黎锦技艺的传承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一些困难。在一些试点学校和教学基地,已经开发出黎锦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还邀请了部分黎锦文化传承人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传授黎锦技艺。从黎锦技艺到课程,这个结合并没有想象中的顺畅。在访谈中,有的校长表示,学校本身是缺乏黎锦的师资力量的,因此只能依靠外聘的传承人来传授技艺。传承人虽然拥有娴熟的技术,但是往往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却并不高。他们能够传授技艺,但是要想将所知道的技能性的知识总结成文字却很困难。于是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有文化的教师不了解技艺,有技艺的传承人却无法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二,在黎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它往往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组成内容。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对黎锦文化和技艺的掌握都属于初级阶段。学习时间有限使得学生只能初步了解黎锦的制作过程,会摆摆架子;很多外聘的老师或能掌握技艺,但对黎锦文化本身没有太深的了解。能够辨识一些基础图案,如人型纹、鱼型纹、蛙型纹等,知道服饰上存在一些区别,但是对于这些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其产生的渊源等则鲜有知晓。

第三,在推进黎锦文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技工学校能够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比较有限的,与此同时,技工学校黎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相对较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个专业的发展。因为技工学校能够为市场培养所需要的黎锦技术人才,但是却难以去开发黎锦市场,另外黎锦消费市场本身的成熟度还并不高,如果不依托专门的黎锦公司,毕业生想走自主创业的路子是比较难的。目前专门的黎锦生产企业并不多,毕业生去向相对比较狭窄。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黎锦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

三、社会传承:反思“唯技能是举”的传承观

以社会教育或成人培训的形式开展的黎锦技艺传承由来已久。早在1981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颁发38号文件,由州民族文化研究室牵头开展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抢救开发工作,从1981年8月开始至1986年初,一共举办了民族织锦工艺织绣班9期,参加织绣班的织锦能手100多人(次)。[2]2010年成立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领导小组,次年该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五年规划(2011~2015)》。政府的重视和组织建设为黎锦技艺的传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东方、五指山、白沙、乐东、保亭等市县各建一处功能健全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开设传统纺纱、染色、织布、刺绣等课程。在南开村、西方村、番茅村、红内村、番道村等11个该遗产项目传承村建立传习所,以便集中培训、交流和生产。

第一,重技艺轻文化。传习馆或传习所中,由于其多以培训班的形式来开展,每期有一个学习的周期,重视“面”的拓展,即强调扩大掌握黎锦技艺传承人的队伍。这也是在黎锦技艺传承推广的初期需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黎锦、会织黎锦。部分传习所积极寻求与消费市场相结合,生产黎锦产品以供销售。无论是出于扩大传承人队伍还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这两种情况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在传习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技艺的传承而非文化。

第二,重技艺传承轻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文化底蕴的黎锦技艺文化传承必然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学员虽然学会了织锦技艺,花纹样式都是老师教的,而且主要限于一些基础的纹样。黎锦创新专业化路线越来越明晰,即由专门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黎锦的创新与研发。例如,新达达黎锦研究室自2005年成立以来,先后开发了黎锦技术电脑编排软件,改良黎锦手工提花织机,首次在提花织机基础上开发双面织锦工艺[3]。2012年,该研究所与苏州合作,成功恢复黎族龙被技艺,在黎锦技艺文化的保护与研发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传承所或培训班中,强调短平快,注重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黎锦传承培养层次上没有拉开差距,对社会教育中传承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单一。

第三,在社会教育中存在着隐性的资源浪费。传承对象的选择并非越广越好。文化部门在黎族村落中开展的黎锦技艺传承班,是黎锦文化传承中范围较大的一个活动。一些县文化部门要求黎族村落中的青年男女参加,并且给予误工补贴。从传承的效果来看,在调研中我们寻找到了一些黎族男子来进行访谈,经过了传承班的培训,他们能够掌握老师所传授的花纹图案和初步的织锦技术,但是也仅仅只是“学会”而已。黎族男子既不会织锦来供自己家用,更不愿去黎锦公司担任织锦工人。因为在黎族社会来看,“这就不是男人该干的活”。所以,传承班虽然扩大了传承人的范围,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了又不用,这样的传承算不得真正的传承。

四、改革传统传承模式,完善黎锦传承机制

(一)区分培养层次,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目前存在的三种传承形式,虽然看起来在培养地点和对象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培养目标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所以使得三种不同形式的传承方式实际上干的是一件事,都是在教不同的对象学会初步的织锦技艺,在教授内容上织的内容明显多于纺、染、绣。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实际上是进一步推进黎锦传承工作的要求,区分出不同类型传承方式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将黎锦技艺区分出等级,并明确规定每个等级对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教育可在各自体系内部根据修业年限和具体情况,制定考核标准,以充分发挥几种传承方式的优势和特长,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补。

(二)增加黎锦文化内容比重,推进黎锦技能与文化的结合

针对目前存在在不同类型和对象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的情况,实际上困难来自于师资队伍中,黎锦技艺传承人与黎锦文化研究者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在推进黎锦技能与文化的结合过程中,一是要提高对传承过程中文化培训的重视程度,在黎锦技艺培训的过程中,在技能课程之外增加文化课程的比重。这里的文化课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通识文化,而是强调黎锦文化,强化黎族织锦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课内容的安排和教材的编写可以交由黎锦研究人员来完成,并且也可以由后者来担任培训与教学的工作。使得传承人能够具备操作技能和黎锦文化素养,无论是在其推动黎锦技艺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还是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技能与文化的结合。

(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黎锦技艺是黎族传统习俗和社会文化的反映,它既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又要适应变化了的婚姻家庭关系和黎族社会的需求。来自黎锦发展自身的内部需求以及不断扩展的外部消费市场都对黎锦技艺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因此,黎锦几种传承形式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反映和调整。根据现有的条件,可以鼓励学生和学员参与到黎锦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中来,以参与课题代替传统的课程教学,并为之提供经费支持。

(四)协调黎锦文化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美国泰勒·考恩教授指出,“所有成功的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自我封闭。……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所谓的“伟大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1]官方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其目的就是试图在文化与市场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关系结合点,使文化与市场达成这样一种关系:市场在推动民族文化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同时,又推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黎锦在消费市场的成功,会反过来促进黎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因为市场不仅会给黎锦带来商业利润,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会引起更多人对黎锦文化的关注。这种来自黎族社会外部的认同会反过来促进社会内部对黎锦文化的认同与创新。

[1]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果展(大纲)[EB/OL].http://www. hiich.org/_page.php?xuh=1245,2014(6):09.

[2]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EB/OL].http://www.hiich.org/_ page.php?xuh=1060,2011(6):09.

[3]邵长春,黄青文.保亭黎锦工艺研发取得新突破[N].海南日报,2010,10(13):A8.

[4][美]泰勒·考恩著,王志毅译.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J523

A

段会冬(1983-),山东青岛人,教育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教育,民族文化传承;莫丽娟(1979-),贵州毕节人,教育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职业教育。

本文是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Hjsk2013-26)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黎锦织锦黎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瑶族织锦
《黎族母亲》等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胡茜萍、李莉、唐雨军、黎锦作品
黎锦传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传承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海南“黎锦经纬”十年记
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