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金融创新内核

2015-01-30 07:58
浙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金融业网贷浙江

激活金融创新内核

浙江金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胆创新、小心试错。在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之下,“创新”二字将是金融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

聚焦七大产业,培育发展亮点,是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基调。无处不在的金融产业,无疑是这七大产业中最具创新潜力、最易发掘亮点的核心产业。

金融产业作为七大产业之一,不仅是浙江经济尽快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且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金融业发展好了,将会顺势“浇灌”其他产业,进一步加速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在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之下,“创新”二字将是金融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

浙江的金融创新首先要聚焦产业转型,向代表浙江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倾斜。在过去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内,浙江金融业发展尤其是民间金融,一直在“无为模式”下野蛮生长,带有强烈的草根化色彩。然而,近十年随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浙江下一阶段的发展要求,更无法适应浙江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在浙江经济进入转型提质的新阶段,浙江金融业的发展也应当扎根现实、理性发展,在模式上谋求创新。不论是何种金融创新思路,都必须适应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都必须从根本上浇灌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在产业融合中实现互为升级。

其次,要充分发挥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作用。从温州金融改革开始,再到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一系列从区域试点起步的金融改革创新,为浙江金融业下一步发展厘清了思路。未来,要从区域发展特点着手,选择适宜的改革举措、方案,逐步推开试点经验。同时,要充分发挥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优势,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道路上寻求更多的创新路径,加速实现金融改革顶层设计和试点经验的对接融合。

再者,要率先占领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地。当前浙江金融业最大的创新就是要以信息化手段为引领。随着信息技术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浙江金融业发展的最强力量,“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的强势崛起,令这一名词从概念高地进入大众视野。这一年,第三方支付群雄并起,余额宝、P2P网贷……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尝试,成为金融业迎来“繁华时代”的最强前奏。先是阿里巴巴余额宝领衔的“互联网宝宝”产品打破了传统金融一统江山的局面,其面向草根,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单只货币基金面世后轻松超过许多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和。再是网贷领域在这一年也可称得上风起云涌。P2P成为互联网金融中最为“高歌猛进”的行业。2014年全年浙江P2P网贷成交总额达到了420.52亿元,相比于2013年度增幅达140%,平台数224家位居全国次席,万好万家、凯恩股份等浙江上市公司纷纷进入该行业,浙江也已然成为中国P2P网贷的“发达地区”。

日前《浙江省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暂行办法》的出台,显示了浙江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力度之大。未来,随着浙江金融业发展整体规划工作着手展开,可以预见的是,作为新生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有望迎来新的政策红包。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台互联网金融产业扶持政策、加强高新技术配套的同时,应加速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打通线上线下,将浙江的互联网金融引向规范发展又不失创新活力的发展道路。

无须讳言,不论是金融创新试点,还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模式创新,都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试错过程。“为有源头活水来”,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大胆创新、小心试错。于政府层面而言,必须为创新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其寻求法律与政策保护,如此,方能令更多金融人才投身金融创新浪潮,真正实现金融业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共生共荣,加速迎接浙江金融业的“万亿级”时代。

猜你喜欢
金融业网贷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