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节水”处于压轴地位

2015-01-30 10:46翁建武
浙江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取水量五水共治节约用水

翁建武

“抓节水”处于压轴地位

翁建武

浙江是经济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经济发展受资源要素制约十分明显。在诸多要素中,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

浙江省水资源并不丰富。201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931.3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2位;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697立方米/人,全国排名第16位,属中度缺水地区。同期,浙江万元GDP用水量52.79立方米/万元,全国排名第5位,位居全国前列,与排名第4的辽宁相当,却是排名第3的山东的1.32倍,更是排名第1的天津的3.19倍;浙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5.89立方米/万元,全国排名第10位,是辽宁的2倍左右、天津的4.5倍;浙江省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515.21立方米/万元,全国排名第12位,是辽宁的1.32倍、山东的1.63倍。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省情上,浙江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全国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为了突破水对浙江发展的约束,浙江全面铺开“五水共治”,以治水突破口,打好“组合拳”,推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在“五水共治”中,节约用水体现为“抓节水”,在其中处于压轴地位,不仅是“五水共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用水是减少污水的根本途径。在废污水排放上,工业废水量一般占工业取水量的70%-80%,生活污水量一般占生活取水量的80%-90%。因此,即使没有采取污染治理措施,仅仅通过节约用水,就能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体污染负荷。

节约用水可以取得“治污水”和“保供水”的双重效果。废污水再生利用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技术,将废污水处理成满足某些用途要求的水质后成为中水、再生水,可以在某些用途上替代新鲜水,同时实现污染物减量、取水量减少、供水量增加的多重目的。工业废水常常含有特定的污染物成分,需要在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站先行处理,在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于某些工序的用水,也可以用于冲厕、绿化等生活用途。生活污水具有污染程度轻、处理过程简易的特点,非常适合处理后回用于绿化灌溉、冲厕、道路浇洒、景观补水等用途。城镇污水处理厂经过改造升级成再生水厂后,生产出的再生水可以用于河湖补水、农业灌溉、绿化灌溉等用途。

节约用水是“保供水”的重要支撑。保供水的重要途径是开源。节约用水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给“保供水”提供支撑。在开源方面,废污水再生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利用、雨洪水利用等技术可以提供中水、再生水、海水、淡化海水、雨洪水等,都能直接增加供水。在节流方面,节约用水通过减少水需求,在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缓解原本紧张的供水形势,提高供水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节约用水是“防洪水”、“排涝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节约用水技术中,农业、城市建设中的雨洪水截留存储技术、雨洪水下渗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径流,延缓雨水向河湖等水体汇流的速度,降低水利工程和城市排水系统的防洪压力。而截留存储的雨洪水又可以作为供水的水源,一举两得。

节约用水是推动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通过推进节约用水,可以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产品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使企业和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放弃资源消费量大、污染程度重、产品层次低、产品利润低的产品,开始转向资源消费小、污染程度轻、产品层次高、产品利润高的产品,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节约用水虽位列“五水共治”之末,却是“五水共治”之关键,通过技术和管理双重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浙江省治水治污的目标,还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对浙江省实现“四翻番”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取水量五水共治节约用水
单位耗电量取水量法估算地下水取水量方法初探
船舶用太阳能取水管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表面憎水处理及接触面积对空气凝水的影响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东阳市“五水共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