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2015-01-30 20:52冯新平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技能

冯新平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办公室,江苏 徐州 221116)

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冯新平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办公室,江苏 徐州 221116)

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掌握职业岗位需求,高职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有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应坚持实用价值取向、岗位适切取向、能力本位取向这三个基本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构建思路。

职业标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设置也必须要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虽然已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意识到与行业、企业对接的问题,也尝试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引入职业标准,但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与岗位要求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

究其缘由,根本症结在于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深度、有效的沟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并未能与职业标准实质性衔接[2]。本文拟从职业标准与高职课程体系的融合点切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注重职业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学能的相容性,探讨如何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以期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1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高职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为社会服务的,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培养目标必须与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职业标准反映了行业对进入职业岗位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对相关人才的岗位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要求的集中体现[3]。因此,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与职业岗位实现对接,必须要把握好“实用价值取向”“能力本位取向”和“岗位适切取向”这三个基本原则。

1.1实用价值取向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要突出高职的特色,其实用价值取向是必备的基本要义。课程设置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并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专业核心课程应该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需求出发,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课程要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从实用角度出发,合理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实践教学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占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职业实践,通过实践检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专业选修课程用于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未来职业选择方面的要求。

1.2能力本位取向

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来设置课程。要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构建课程体系,以求最大限度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在这其中,行业、企业更为看重的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因此,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行业、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编排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整合课程资源。

1.3岗位适切取向

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而言,其自身所采用的职业标准或对职业岗位的要求都会不同程度地有所侧重,但大多都会沿用相同的职业资格标准。

近年来,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认可,作为企业的职业准入标准。基于此,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适切于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培养出符合职业标准的高技术技能人才[4]。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及时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时要重视行业、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其中。课程体系要以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特别要做好技能培养课程的安排。

2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2.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始终掌握行业的需求,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需求的变化要及时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要按照行业、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要构建与职业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必须坚持行业需求导向,让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教师、行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来。准确掌握岗位的特点,及时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只有多方参与才能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规格,制定出符合职业标准和就业市场规律的课程体系。

2.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强调课程学习过程中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吻合,有效克服了传统课程学习内容与行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作用,是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无缝对接”的较好模式。要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工作过程这一主线,根据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和实践。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知识,让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单纯知识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尽早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变。

2.3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离不开系统的、规范的技能训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计,其基准点应是行业、职业标准,其核心应是职业能力的养成。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导向,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着手,从企业实际设置的岗位要求出发。要将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拓展技能等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要素,使其能快速适应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同时又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原生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进行认真分析,确定专业学习内容以及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3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实践

根据以上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基于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下:进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对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主次岗位以及各岗位所对应的职业标准;根据职业标准确定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据此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并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课程模块划分;最后根据学生的意见反馈增减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进行课程整合和重组,调整课程设置,形成涵盖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课程体系。

我们在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调研的基础上,以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标准化需求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贴近岗位培养人才,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性。

3.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一线,初始岗位主要包括银行对公业务与个人业务的各项临柜业务操作岗位、银行卡与授信业务客户经理岗位,获得一定经验后可获得的发展岗位群包括银行各基层营业网点业务柜组负责人、主办会计、基层网点负责人等业务管理岗位,预计平均获得时间为3~5年。另外,一小部分毕业生就业于证券、保险等行业。根据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由校内专家、教师、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门研讨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金融服务领域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 掌握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证券投资、保险理财等金融专业知识,具有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信贷、理财、证券投资分析和经纪、保险和理赔等金融业的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和市场营销技能,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依据岗位职业标准确定课程设置

对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职业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能三大能力模块,按照素质、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课程模块。课程按照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三大模块进行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对应生成职业标准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职业基础课程对应生成职业标准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职业技能课程对应生成职业标准所需的核心能力。下面着重以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为例,说明如何依据职业标准进行课程设置。

对照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需求,技能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教学实践来看,围绕岗位需求设立职业技能课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基础技能课、岗位技能课和拓展技能课。其中,基础技能主要是职业准入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技能,属于岗位群的通用技能;岗位技能主要是依据学生未来要从事的岗位确定,属于专业方向技能,通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实现毕业后上岗的零过渡;拓展技能定位于学生职业能力拓展和后续发展的技能,侧重管理技能、创业技能和社会活动技能。基于这三类能力所形成的模块体系及其所对应的课程设置均取决于岗位的性质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3.3以核心技能养成为评价基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监督作用,我们将学生核心技能的养成作为考核评价的基准。在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重心的基础上,突出“能力本位”,针对不同教学与实践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5]。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侧重考察学生核心技能的养成,突出对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注重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组织参与考核评价。课程体系要做到灵活、开放,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并将其纳入考核奖励机制;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多元化,现场操作考试、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等都可以作为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切入点。

4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培养具有岗位适应性和针对性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不断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让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使毕业生能达到“首岗胜任、多岗迁移、终身发展”的目标。只有把职业标准纳入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中,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紧密衔接,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考核标准及方法与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实现良好对接,才能培养出符合岗位职业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张岚.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研究综述[J].辽宁经济,2014(2):90-93.

[2]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16-18.

[3] 沈化.高职教育:从专业技能到综合素质的跨越:德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6-117.

[4] 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38.

[5] 王淑文.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109-111.

〔责任编辑: 胡 菲〕

Constructionofthevocationalcurriculumsystemlinkedupwithvocationalstandard

FENG Xin-ping

(School Office, Jiuzhou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ho are qualified for the vocational pos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deepen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post. The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must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tandard and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that are sticking to the practical value orientation, the post appropriate orientation, the competence-based ori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claims that we should take market need as the orientation, take the working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tak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basis for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vocational standar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2015-07-02

江苏省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347)

冯新平(1968—),女,江苏睢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G642

: C

:1008-8148(2015)04-0001-0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技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