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染病学科内涵与外延初探※

2015-01-31 03:27李青雅郭会军徐立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外延艾滋病

李青雅 郭会军 徐立然 李 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传染病学科,郑州450008)

中医传染病学科内涵与外延初探※

李青雅 郭会军 徐立然 李 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传染病学科,郑州450008)

中医传染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本文根据中医传染病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初步探讨了该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以促进和丰富学科研究的内容。

中医传染病学;内涵;外延

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龙头,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和共享,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1]。同时,学科建设对于促进其所在领域的学术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发展中医药重点学科,这是国家振兴和发展中医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于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团队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对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内涵分析

中医传染病学是基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阐述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预防、康复与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3]。中医传染病学是传统中医与现代传染病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论述自古就有。古代中医称传染病为疫疠、疫病、瘟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瘟疠大行,远近咸若”,《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仅提出了“瘟疠”、“五疫”等病名,还指出了其传染的特性。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使“瘟疫”成为中医对传染病的统称。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其侍奉亲密之人,或同气连枝之属,熏陶日久,受其恶气,多遭传染,名曰传染”。明确提出了“传染”一词。因此,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对传染病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论述[4]。中医传染病学的内涵根植于深厚的传统中医,是传统中医和现代疾病的结合,其内涵也包括了多个层面。

1.1 学科分化层面中医传染病是从中医内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与中医内科学并列的独立二级学科。中医治疗传染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传染病与内科病混杂在一起,并没有明确分离出来,例如病毒性肝炎在内科肝胆病,流感在内科呼吸病等等。此外,近代一些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手足口病等病种,也隶属于传染病范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科门类的不断细化,传染病正在形成独立的理论及诊疗体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传染病学二级学科。

1.2 临床医疗层面主要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重点在各种传染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从中医内科学中分化的中医传染病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传染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传染病的病名称谓,但在古医籍中对传染病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特征都有明确的论述,也有许多疗效显著的方药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分化成熟的中医传染病学,是将传统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例如在抗击非典,防治艾滋病,治疗手足口病,治疗疟疾等领域,中医中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广泛应用也说明了中医传染病学的日趋成熟。

目前,中医传染病学科在临床医疗层面的内涵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传染病的特点,通过系统归纳,系统整理传染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在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经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促进传染病中医药防控体系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规范化奠定基础;三是以现代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化学等先进技术为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开发适用于临床的防治传染病的有效中药,以更好地促进临床疗效。

1.3 学术研究层面主要是从基础与临床两个层面进行中医传染病的研究。中医传染病学根植于传统中医,应用于现代传染病,因此,在学术研究层面,要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体应包括:一是从中医病因病机、发病特点、病程演变等层面开展中医基础研究,补充完善中医传染病学的学科结构,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科的学术发展,并丰富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在临床实践方面重视研究创新,特别是临床科研思路的提高及临床研究体系的规范化,重视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的提出。本学科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艾毒伤元”学说,并丰富了该学说的内涵,从中医角度揭示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总结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建立了中医临床诊疗体系,并研发了如益爱康、益元康、扶正排毒片等多个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

2 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外延探讨

现代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各学科间互相渗透、相互交融。中医传染病学的外延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在界定学科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发展特点,在与相近、相邻中医药学科及其他学科相互学习、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充实、完善、发展中医传染病大学科体系。然而,由于中医传染病学属新兴学科,学科形成较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中属于培育学科,整体力量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弱,因此学科的外延研究还要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医传染病学的学科外延。2.1学科外延领域根据中医传染病学的内涵界定,结合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外延领域主要包括:一是相近学科,如中医基础学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伤寒学、温病学等;二是相邻学科,如临床流行病学、现代呼吸病学、现代消化病学、免疫学、病毒学、预防医学等;三是交叉学科,如统计学、心理学、药理学、中药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中药化学等。这些涉及到的各学科都是中医传染病学科外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仅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也可能分化出新的学科,应大力发展和加强。

2.2 学科学术研究中医传染病学的外延包括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科研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角度揭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机制,例如中药的抗病毒机理,目前在中医药抗艾滋病、流感、病毒性肝炎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2.3 学科临床医疗中医传染病学的外延主要是中医传染病预防医学和中医传染病养生保健学。预防和养生保健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治未病”、“未病先防”,认为预防尤为重要,这种观念与当今医学界对于传染病的观念高度一致,传染病的现代研究也将疫苗研发放在重要位置,这都是预防观念的体现。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中医预防医学也就可能成为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外延学科。此外,在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一些进入慢性期的病人,如艾滋病病人,由于其病程长,药物治疗周期长,病人生活质量差,如何采用中医方法养生保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学科采用艾灸的方法提高艾滋病人的整体免疫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因此中医养生保健也可能成为中医传染病学的外延学科。

3 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属于新兴学科。无论是从学科的内涵外延建设,还是学科建设框架的构建方面,都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与目前成熟的学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按照中医传染病学的定义及内涵,凡属传染性疾病均应归属于本学科研究范畴,但由于该学科是从内科分化而来,且形成时间较短,因此一些原应归属于传染病的病种分散在其他学科,如病毒性肝炎归属于中医肝胆病学科,流感多归属于中医肺病学科,手足口病又常隶属于中医儿科学范畴等等。这种现状造成目前笔者所在中医传染病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艾滋病是近代新发疾病,从该病的发现、研究、治疗,均归属在传染病领域,同时,本学科艾滋病的研究成果目前也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近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能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其生存质量;中医药能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并对机会性感染有显著疗效;中医药在稳定和抑制免疫功能下降方面疗效确切,中医药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有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5]。因此,作为中医传染病学的建设单位,只能从现实出发,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为起步阶段的重点方向,以重点病种为龙头,带动发展传染病学的其他病种,不断扩大中医传染病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充实学科的研究内容,逐步建立起理论完善、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传染病学科。

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辨证统一、密切相关的,内涵是外延存在的基础,外延是内涵的发展[6]。探讨学科的内涵外延,对于把握学科建设的方向、构建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均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科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中医传染病学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1]田润萍,刘迪谦.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研究[J].中医教育,2002,21(3):21.

[2]李建生,樊蔚虹,姚建平.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1,30(6): 16-18.

[3]刘志斌,杨冀平.加强中医传染病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4):277-278.

[4]陈信义.论中医内科血液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J].中医教育,2005,24(1):41-44.

[5]许前磊,谢世平,李强,等.基于艾滋病研究谈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6(23):37-38.

[6]程凯,车志英,樊蔚虹.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90-91.

The Research of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CM Lemology

LI Qingya,GUOHuijun,XU Liran,LI Zhen
(TCM Lemology Discipline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450008,China)

TCM lem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as been formed,developed and completed of TCM lemology in the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In order to promote and enrich the cont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article preliminary researche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discipline.

TCM Lemology;connotation;extens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4.002

1672-2779(2015)-14-0003-03

:苏玲本文校对:姚建平

2015-07-0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2009)30号);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o:10CXTD140)

*通讯作者:13603988178@163.com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外延艾滋病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 世界艾滋病日》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平面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外延氧化工艺
入坑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