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验室开放基金活动 培养师范生创新实践能力

2015-01-31 08:53战永佳蓝叶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3期
关键词:师范生实验室实验教学

战永佳 蓝叶芬 宋 军

首都师范大学条件装备处 北京 100048

开展实验室开放基金活动 培养师范生创新实践能力

战永佳 蓝叶芬 宋 军

首都师范大学条件装备处 北京 100048

实验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后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较弱。首都师范大学从2002年起开展“实验室开放基金活动”,至今已有12年,累计资助学生课外项目2 415项,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教改成果,对提高师范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实验室开放基金;师范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师范大学是教师的摇篮,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师范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是未来中国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在推进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是当代师范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1-3]。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于1954年,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2个,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4个;在校师范生约5 000人(2013年),占全日制本科生总数的50%。

1 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4]

基础教育新课标对于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能上好实验课(实践课)成为评价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新标准[3,5,6]。然而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和教法训练,对师范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要求不够。用人单位对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印象是能“动口”讲课,不会“动手”做实验;只会“说”,不会“做”。

另外,由于课程安排原因,实践类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并不高,很多“想动手”的师范生想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探究却没有合适的途径。与此同时,学校很多的教学实验室在满足上课需求后便大门紧锁,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资源利用率不高[7-10]。

2 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强师范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我校设立了针对学生实践的“实验室开放基金”活动[11]。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以科研(教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推动实验室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从2002年开始,开放基金活动已开展了12年,立项数2 415项,已成为学校历史比较悠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多年的数据分析和学生反馈显示,开放基金活动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1 管理模式

实验室开放基金是学校筹措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学生开放实验和课外科技探究项目。参照教师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项目以研究小组形式申报,项目组推荐一人为项目负责人,并邀请至少一名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担任该课题的指导教师。项目运行要经历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奖励等多个严格规范的环节。为此,学校于2009年新修订了《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对其中每个流程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2 立项

根据《管理办法》,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年,立项时间是每年4月。申报要求具体规定如下:(1)研究小组由3名以上学生组成,成员应为我校在读的一、二、三年级本科生或一、二年级研究生(含教育硕士);(2)为保证本科生课题数,研究生不得单独立项,项目组中至少包括一名本科生;(3)项目指导教师可由实验室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独立担任。立项程序上,严格执行学生申报、院系初审、学校审核和全校公示的工作程序。

指南性项目:为更好地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开放基金中特设了一类“指南性项目”。该类项目采用教师命题学生执行的方式。研究方向紧密贴合中小学实践教学需要,内容包括创新教学实验项目,改进现有实验技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及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学校给指南性项目更大的经费,项目数至少占每年总立项数的1/3。

2.3 中期检查

按要求,立项半年后(即每年10月),学校对当年所有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督促各项目组尽快总结现有成果,并加快工作进度。中期检查采取院系自查、学校抽查的方式。检查不合格项目终止资助,同时影响该单位下一年度的立项指标。

2.4 结题验收与评优

项目研究到期(次年4月)后,学校组织对所有项目进行验收,并按总项目数3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项目。不能按期结题的项目可申请延期,但最多不能超过半年。各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在验收中发挥专家评审组的作用,他们组织本单位的验收会。各项目组向专家组答辩,汇报研究成果。学校审核专家组的验收和评优意见,并将结果面向全校公示,并对优秀项目组进行奖励、表彰。

3 成果与特色

开放基金共资助实验室研究项目的课题内容涉及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共有7 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项目基本都能够按期顺利结题,近三年的结题率分别达到了97.97%,98.64%和97.03%。

3.1 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为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从统计数据分析,师范生参与开放基金的人数一直逐年增加。近三年,每年在校的5 000名师范生中,至少有3 000名参与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覆盖面已经达到60%,其中理工科师范生覆盖面达到了80%。与此同时,学校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从2002年的每年经费10万元到目前每年60万元(2013年),十二年来开放基金总计投入450.5万元。

3.2 产生了一批有质量、有水平的学生开放基金项目成果

开放基金项目的结题成果形式多样,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科技制作、计算机软件、手机软件、图件、艺术作品等。据统计,近三年立项并完成验收的717个项目中,学生项目组共发表论文44篇,其中37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其中多篇的第一作者为本科生;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成果3件;制作科技作品15件,包括智能控制恒温箱、户外监控报警系统等;开发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手机软件百余个,其中7个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基金,还有多名学生获得大学生实验竞赛、挑战杯竞赛奖项。

3.3 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突出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从2009年开始实验室开放基金在以往“开放性”立项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增加“指南性”项目的选题方式,注重突出自身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特色,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服务。近三年“指南性项目”的项目选题,例如“中学物理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及其教具研发”“Zeiss 5 Live快速扫描型共聚焦显微系统的功能开发”“本科生DNA分子分类实验的设计”“使用保护卡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的研究”“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以2011~2012年度课题为例)撰写完成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2部,开发新的实验项目6个,自制用于中学教学和本科生教学的教具4个,包括离心现象演示仪、肥皂泡物理特性测定装置等;设计开发用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软件11个,如管理类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基于WPF的实验室事务管理系统等。

“指南性项目”的很多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大学或中学的实验教学资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服务。

4 进一步的发展思路

4.1 进一步突出实验室特色和教师教育特色

以指南性项目为抓手,引导研究项目更好地为大学和中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服务,使产出的成果(如实验教材、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自制实验教具)直接应用于大学和中学的课堂。同时鼓励更多的实验中心主任和实验技术人员申报指南性项目,并将此项工作与实验人员及仪器设备的考核评优乃至专项申报结合起来。

4.2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使之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2,13]。实验室不仅要产出论文,也可以产出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与单纯的学术立项不同,开放基金更加注重对于科技制作、软件开发和艺术创作类项目的支持。

[1] 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9):3-5.

[2] 邱超.中国教师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教师教育研究,2014(1):81-85.

[3] 鞠玉翠.师范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若干特点[J].基础教育,2014(1):72-83,89.

[4] 粟智,郭慧斌.新疆地区师范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调查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5-80.

[5] 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课题研究组,刘毅玮.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94-99.

[6] 王大钊.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4-156.

[7] 张洪军,李旭艳,包丽.以科技创新和竞赛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24.

[8] 胡煜,黄坤,布建威.利用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加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1-62,65.

[9] 王淑莲.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82-84.

[10] 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9-21.

[11] 张润杰,郭锦平,刘鹏.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加强实验室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85-87.

[12] 张振铭.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师范生实验能力构成体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08-109.

[13] 孔云,罗毅.地方综合高校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3(6):131-132.

The Improvement of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for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Laboratory Opening Project

Zhan Yongjia, Lan Yefen, Song Ju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the teaching program in the higher normal university. For a long time, it is obvious that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is inadequate relative to the classroom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plan. This problem results many students become less capability to undertake the teaching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in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s after graduation. Based on those reason, we carried out a program named “Laboratory Opening Project” from 2002. Over past 12 years, this program cumulative 2415 items for students. Many items have high level scientific outputs and the good reforming plan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or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it is benefits fo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will become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teacher. Moreover, this project als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laboratory in normal university in China.

laboratory opening project; students majoring teaching education; training creative ability

2014-08-21

战永佳,硕士,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师范生实验室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