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5-01-31 09:54郝力赵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养

郝力 赵燕

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郝力1赵燕2

【摘要】由于医学模式的变化,对医学生在实训实验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的教育,更应加强其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课前准备中培养学生职业角色、职业素养及专业思想,从正式实验课中培养培养学生临床工作的基本品德,严谨交流勤奋沉着冷静;从课后善后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总结。

【关键词】实训实验;培养;职业素养

作者单位:1 744000平凉,甘肃医学院;2 730600 甘肃靖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

HAO Li1ZHAO Yan2, 1 Gansu Medical College, Pingliang 744000, China, 2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yuan County, Jingyuan 7306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model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beside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raining experiment class for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the class,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for professional rol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mind. During the class,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for basic quality in clinical and try to make them preciseness and imperturbable. After class,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Key words]Training experiment, Cultivate, Career quality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职业素养显得日益重要。医学院校作为医务人员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教育学生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中,而实验实训教学中更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中之重[1]。

1 医学实训课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学校大部分医学实验课现状如下:实验实训课老师强调完成实训任务,忽视整体职业素质,最终导致单纯为上课而上课,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2]。实训过程中操作必须要严格规范、细致严谨,纪律严明,有条不紊。所以学生在实验实训时出现注重数据和结果,而对每一个实验过程及环节细节上重视不够。实验老师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教育提高。常以视频替代实训课,减少了学生操作机会,所以我们认为对医学生在实验实训课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为经过动手后更能强化记忆。综上所述,医学生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虽然注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2 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方法

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需要学校、医院等机构给予极大重视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从新生入学抓起,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针对医学生不同阶段、专业来完善培养机制[3]。

2.1 在实训课的课前准备中的培养医学生的个人品德和身心素质,巩固专业思想

课前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角色。参与课前准备,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具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生的沉着冷静、克服恐惧的心理。同时,实验前全面考虑,对于一些意外事件,提前处理办法,这样培养学生在临床上对急救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冷静沉着正确机敏。所以这些启蒙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2.2在实训课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角色

学生一旦进入到实训室,类似于医生进入到了病房,故应培养作为一个医生的基本素质。好的学习沟通交流能力是作为一个医生必备的,医生面对患者和病人时,第一印象很重要,应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亲和力,面对病人时专注的表情、同情的目光,关切的语音语调,平和的声音,笃定而自信的神情,这些都是医生的基本素养,在实训课中应加以注意培养。

规范化操作不仅有助于实验效果明显,更有助于实验安全。医学科学实验虽然简单,但有些实验若不规范化操作就会出现危险,而且实验习惯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一丝不苟,细致认真,严谨规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疏忽和粗心,这样一来,以后在行医的职业生涯中,不容易出现误诊及医疗差错,防止医疗纠纷的出现。学生实验过程中,难免接触一些刀具、酸碱类药品,或者实验过程中有响声等。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更要提前讲清应急处理措施。在动物实验中如突然发生实验动物死亡及大出血等突发事件,应学会立即处理,如何抢救及急救方法。这不仅仅是对实验中的情况应用,也是对培养学生在临床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我们对实验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施其职,有条不紊,紧密配合,绝不可使各行其事,乱成一团,这样培养医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特别是要完成一台大手术时,需要所有医护人员共同默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对病人的救治,所以在此实训课中就应当及早培养学生的配合协调能力。医学这个行业,为了能准确无误的诊断临床疾病,更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所以我们对临床医学生培养时要有意无意中锻炼其细致严谨的观察力。我们客观地来说,一个好医生,一定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体现对病人的接触瞬间、体格检查、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中,从细微之处感知病人病情。所以在临床课的实验课时,尽量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注重对灵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2.3实训课后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1)做好善后工作,培养学生的工作的延续性完整性:实验课完成之后,学生不应立即离开实验室,而是应让学生认真打扫卫生,清理实验器械及遗留物,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细致检查确无任何后遗症时方可离开实验室,这样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确保严谨,细致认真,减少失误,确保工作的完整性和延续性。(2)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结果、收获等加以总结,对实验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老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以身做则,对实验报告中反映出个别学生操作差再分别辅导重做实验,通过这些过程,主要能提高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的积累总结水平,同时老师的细致认真,为学生树立榜样,职业道德素质做到了师生共同提高。

总之,医学生在实训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要着眼未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实训课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刘芳,代安琼.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43-144.

[2] 辛哲梅,赵祎琪,孔祥怡,等. 中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比较[J]. 医学与哲学,2015(5):80-82,86.

[3] 陈玮. 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J]. 职教论坛,2013(14):81-8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00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014-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G642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培养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