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变动分析

2015-01-31 10:1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指标体系河南省

商 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变动分析

商 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常态和资源约束下的必然选择。科学把握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和方向,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河南省2008~2012年数据,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动态分析。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河南省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尖锐对立。只有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克服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实现河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对新型工业化的“新”的理解不同,导致人们评价工业化发展质量时,在指标选择上差异较大。同时选择的指标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与传统工业的区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新型工业化“新”在哪些领域?“新”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监测?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河南省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对于引导和推动河南省各地市、各类发展主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早期对工业化水平的测度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办法,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对工业化进程进行测度。郭克莎(2000)从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并认为产业结构偏差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质量的提升[1];史清琪等(2000)提出以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技术贡献率六个方面指标来衡量工业化进程[2];陈佳贵、黄群惠、钟宏武(2006) 认为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衡量工业化水平,他们对中国大陆所有省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了判断[3]。陈元江(2005)通过第一、二产业产值比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4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工业化进程和运行质量[4],体现了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但是并没有把信息化、人力资源等因素纳入指标体系,与十六大所表述的新型工业化尚有一些差异。

随着人们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不断深入,在评价新型工业化水平方面,人们把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增长质量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李同宁(2006) 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核心构建逻辑分析框架,从工业化水平、集约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科技教育水平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监测分析[5]。李世英(2009)从工业化进程、结构变动、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水平7个方面来测量新型工业化水平,在结构变动中除了就业结构外,还引入城乡恩格尔系数来反映消费结构[6]。鄢军、王传捷(2010)从技术、组织、制度和其他社会指标角度设计了一套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这一方法在标准参数的选择上存在困难[7]。谢春和李健(2011)则强调创新的因素,从工业化进程与结构、工业化质量、工业化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准则层面来评价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8]。耿修林(2012)则从新型工业化的投入、产出和推进强度三个大方面共52个指标来测度新型工业化水平,强调了近年来“两化”融合的思想[9]。孙智君、周滢(2013)则考虑了国际竞争力要素,突出了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的影响[10]。

我们看到,当前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大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反映一般意义上工业化特征的指标体系,另一部分是反映“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在指标体系上基本没有任何分歧,但是在反映新型工业化方面,由于对“新”的理解不同,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指标体系是复杂还是简单,始终都是围绕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表述来进行设计的,可以说在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上,这一表述最为全面准确,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认同。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时也应该遵循这一思路,即信息化、工业化、科技水平、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力资源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始终都是评价的核心,其他方面只能是对它们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在评价新型工业化水平时似乎有复杂化倾向,构建的指标体系越来越庞大,动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指标。工业化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但是绝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因而在建立指标体系时也不宜包罗万象,过于复杂化,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但是容易造成指标之间的相互干扰,反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指标之间的科学性和简约性。

三、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准确可靠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是一组任意指标的简单堆砌。笔者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从工业化基础水平、技术进步与创新、经济效益、节能减排和以人为本五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工业化基础水平主要包括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化水平等二级指标。其中人均GDP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发展阶段,主要衡量和评价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反映工业化演进中引起的结构变动。城镇化水平则是反映二元经济的结构指标,从空间上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

技术进步与创新指标主要包括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技术改造经费比重、互联网普及率等。这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最主要特征。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对研发的资金投入规模和重视程度。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则反映企业转型升级能力。高技术产业占比反映行业结构的高端化程度,体现新型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能够全面评价信息化发展水平,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用互联网普及率来替代。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四个二级指标。新型工业化要求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的好坏离不开一定的工业增长速度,也与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获利能力(即资产贡献率)密切相关。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则是从投入产出角度反映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是新型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这里选择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个二级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新型工业化对节能减排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指标都是逆指标,在分析时需要进行转换。

人力资源优势是新型工业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这里我们用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两个指标来反映。前一指标体现一定时期内工业企业职工劳动报酬的增长水平,可以反映工业化发展对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方面的贡献;后一指标则衡量了工业发展过程中吸纳就业能力的高低。

(二)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在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各指标性质不同(如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正指标和逆指标等),因此不能直接对各指标进行比较。这里我们先对指标进行可比化处理,即指标的标准化,将不同单位的指标数据通过标准化方法转换为无量纲、可加总的标准化数值。评价内容选取了标准化正态得分的方法,不仅得到标准化数据,还充分体现了数据的厚度,增强数据的可变性和数据质量的稳定性。其计算过程如下:

其次,计算指标得分。标准化后指标得分有正有负,加总时会相互抵消,因此采用标准正态分布进行变换。同时这里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之分,因此也需要分别处理。

再次,权重的确定。一般权重的确定有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两种方法。我们这里采用主观赋权方法。二级指标采用平均赋权处理,一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如下(见表2)。

最后,计算综合得分。根据实际数据,先计算各类工业化指数,再用下述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并进行评价。

四、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动态综合评价

根据近年来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上述方法,计算结果如下(见表3)。

从动态比较看,近五年来,河南省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综合指数稳定上升,反映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增速波动性较大,从2009年的23.7%上升到2010年的42.31%,然后持续下降,2012年增速只有3.54%,反映河南省近年来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整体上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这给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压力也相应增加。

从单一指数看,整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三维图表现出由低向高发展态势,但是部分指数有所波动(见图1)。新型工业化分类指数在各年表现不一,河南省工业化基础水平在2010年有明显提高,技术创新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效益指数基本保持稳定,由于面临节能减排的硬性约束,节能减排指数在2010年后上升势头明显。

具体到工业化基础指数上,我们看到波动上升的态势(见图2)。从2008年开始,基础指数稳步上升,增速在2010年达到近五年顶点(超过100%),然后增速减缓,2012年指数为0.6996,比2011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和国家产业转移政策密切相关。自2010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河南省政府连续3年在郑州举办了一系列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2010年和2011年共签约转移项目1188个,总投资高达4980亿元,其中落地项目895个;2012年签约项目987个,签约项目以高成长性产业和大型企业为主[11]。通过产业转移,河南引进了奇瑞汽车、富士康、格力电器等一大批大型企业,为河南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2012年,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减缓,国内经济增速减缓趋势明显的双重压力,河南工业经济生产也较为低迷,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7%,与2011年19.4%的增速相比,回落了4.7个百分点[12]。正是这样的工业发展态势导致了工业化基础指数的波动上升。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近五年指数波动较大。效益指数从2008年的0.6008下降到2009年的0.2742,下降幅度超过50%,然后又开始上升,2010年上升明显,总体表现起伏不定。究其原因,和上面对工业化基础水平的分析类似,在减速增效方面效果不佳,这会使得经济面临增速下降、效益没有提升的双重不利局面,如何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增速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节能减排指数看,也有类似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略有波动,主要是在2009年指数比上一年下降,从0.274下降到0.1672,减幅明显。然后指数一直上升,但是增速开始减缓。说明河南省在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方面做出了明显调整,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减停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鼓励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仍需从多方面进行突破,否则依然面临能耗反弹甚至退步情形。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河南省10个省辖县的情况,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从得分看,长垣在综合得分上明显领先,这似乎与人们的直觉不符,但是通过对各县市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这个得分恰好反映了实际。在一般印象中,县级市里,巩义的工业是十分发达的。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2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73.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3.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65 024元。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56.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9.77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从分类指数看,巩义的工业化基础水平是最高的,科技创新得分也名列前茅,这和它的经济地位是相称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巩义工业发达主要源于其矿产资源丰富,这就造成了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多是粗放经营,资源消耗大,对环境的破坏性也很强,这从它的经济效益指数和节能减排指数得分低就能看出来。同时,巩义人力资本也处于劣势,技术含量低,最终其排名位于长垣之后。与巩义相反,长垣则是另一种发展模式。长垣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和绿色农业示范区,是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和国家级卫生县城。长垣起重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65%的市场份额,现在正加快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专用车生产销售,形成以起重机械为龙头,以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3.81亿元,同比增长14.7%;工业增加值87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75亿元,增长17.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亿元,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551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8788.7元,增长2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高。从各分类指数看,长垣工业经济发展更为均衡,除了工业化基础水平稍差外,其他指标都处于领先或前列。兰考县的发展类似,虽然工业化基础水平偏低,但是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板材加工、吊装机械、民族乐器、纺织四大特色产业,是河南省最大的桐木板材加工基地,豫东地区最大的小型吊装机械生产基地,在新型工业化综合水平上也取得不俗成绩。其他地区情况也可以进行类似分析。由于各分类指数地区表现差异巨大,因此雷达图表现出交错态势(见图3),其中,新蔡、汝州、滑县三地工业化水平滞后明显。当然这里我们是采用等权的方式进行计算汇总的,而实际上,影响工业化发展的诸多因素的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别的,这也是我们在看待最终指数时必须注意的,但是总体看来,利用这一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还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在制定各地的产业发展政策方面,我们的结论还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

五、简要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调结构增效益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近五年的结构调整,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质量提高,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产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斐然,产业聚集、产业转移都给河南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强劲动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需坚定不移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的高级化和软化发展。

二是新型工业化依然面临困难,结构性矛盾在一段时期内始终是主要问题。虽然整体上看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开创了良好局面,但在未来甚至较长一段时期内,工业化道路不会始终平坦,遭遇波动甚至结构性阵痛难免。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经济整体增速减缓,各方面临的压力增加,地方政府甚至可能采取一些不利工业化长远发展的措施来促进刺激地方经济短期发展,比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可能会把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向河南省转移,这也是我们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

[1]郭克莎.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24-27.

[2]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4]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2005,(11):12-17.

[5]李同宁.我国及各省市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分析[J].软科学,2006,(2):40-47.

[6]李世英,等.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数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9,(5):28-35.

[7]鄢 军,王传捷.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数估算[J].商业时代,2010,(35):10-11.

[8]谢 春,李 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7):114-118.

[9]耿修林.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9):53-58.

[10]孙智君,周 滢.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3,(2):46-49.

[11]李 鹏.“部省共推”模式助河南3年承接产业转移将逾万亿[EB/OL].新华网河南频道,2012-09-25.http://www.a.xinuanet.com/hnxw/012-0925/c_11319238.htm.

[12]龚绍东.河南工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The Analysis o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SHANG Yong

(School of Statistics,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02,China )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road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Henan Province with the constraint of resource and New Normal. It is helpful for making correct development policy to grasp the level and orientation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builds a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to measure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lculates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s (from 2009 to 2013).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index system;Henan

2015-01-06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42400410322);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2014139)

商 勇,男,湖北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区域经济。

F427

A

1007-9734(2015)01-0011-06

猜你喜欢
工业化指标体系河南省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