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中的问题审视与改进
——以湖南省邵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情况为例

2015-01-31 12:29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9期
关键词:研训学分校本

贺 湖

(邵阳教育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登记管理,可满足教师教育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教师可按本人的实际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具有不同学分的课程内容来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十二五”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实施的学分登记管理初见成效,社会反响较好,但是,在湖南省邵阳市市直学校年度学分登记检查和在邵阳市部分县(区)中小学校校本研修开展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一、学分登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录入问题

其一,信息导入难。教师异动而录入信息未异动,出现学分登记导入难、添加培训报名难等问题。

其二,所填教师信息出错现象比较严重。如教师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填错处较多。

(二)错登、虚登、漏登问题

学分登记中错登、虚登、漏登等现象屡禁不止。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跨类计分的问题。专项培训指的是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县(区)培训,即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省级“学分实施细则”划定教育技术能力、专项培训、校本研训、其他培训等内容为计分项目。一些学校因专项培训分数未达标,就将校本研训的分数加以捆绑;一些学校将参加卫生工作会议、财物工作会议、少先队工作会议以及工会活动等都计算为学分。第二,校本研修方面计分有问题。“学分实施细则”规定:校本研训学分24分/年,五年合计120分。首先,错登现象较多,表现为某些教师参加非正式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计算成为学分。这显然违背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第二条“学分登记管理范围”中第一款有关规定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湘教继函[2012]4号)第二条第一款规定: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依规举办的各类培训,经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培训机构(基地)举办的各类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的校本研训和教师参加的国民教育学历提升培训,列入学分登记管理范围。。特别是论文发表或论文获奖计分项目,有些学校把握不准,真伪难辨,见证计分,即使发表在非法刊物上的文章、在非正规渠道获国家级论文奖的也同样计分。其次,虚登现象多,不少学校为了完成学分,按年度给全体教师统统记满分。结果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多学与少学一个样,认真学与不认真学一个样,包括实施初期个别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也如此操作。最后,漏登现象时而发生,有些教师的确做了与校本研训相关的研究工作,有案可查,因未及时获得证明没能计分。

(三)专项培训项目设计缺陷,教师失分多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学分登记不可缺少的项目。教育部曾经明文规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前两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初级信息技术培训、高级信息技术培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部分省、市总是障碍重重,举步维艰,延迟再延迟,培训机构如履薄冰,教师忧心忡忡。

(四)学分登记中有空白群体与个人

浏览湖南省、邵阳市两级学分办2014年度的学分统计表,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分达标率较低。中小学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学分标准的不足65%,尤其是未达到专项培训学分标准的教师数量约占39%;中小学校还有极个别的教师计分未实现“零”的突破。令人堪忧的是民办学校教师、五年制高职院校中担任中职教学者、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以及民办幼儿园教师尚未进入此登记范围,负面影响较大。

(五)配套系统存在问题

证书打印难,打印效果差。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文本登记统一使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证书,省级学分管理部门设计了证书电子模版。但有个别市教育局制作模板样本走样,打印证书内页的相关内容时出现错位,打印速度很慢,造成浪费,导致全市各县、区、市自2010年以来学分登记证书还未全部打印。大部分县(区)学分办为避免浪费、减少麻烦,仅打印参加职称评审教师的证书,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所致。

二、中小学教师学分登记管理问题的根源剖析

除配套系统本身的技术设计和培训项目设计不科学造成的问题以外,其他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下:

(一)教师参培积极性不高,造成学分登记空白现象

1.领导不重视、认识模糊,教师参培积极性不高。从调研中得知,学校因为升学压力大,不少校长一心抓教学质量、忽视教师培训,对学分管理不重视,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专项经费,没有配套制度,没有实施措施,教师参训率较低。由于领导不够重视,政策宣传到位难,结果出现了多种局面:一部分教师诚惶诚恐,担心完不成学分;一部分教师心安理得,认为已经是高级职称了,不想再晋升,教育教学不错,不学还能怎样;一部分教师若无其事,对学分登记、教师注册的意义认识模糊,心存疑虑,处在观望状态。后两种情况导致教师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了也不登记,致使学分登记空白。

2.教师参培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指出,“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是教师的基本权利。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以及“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学费、差旅费按各地有关规定支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面向少数教师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无需个人缴费外,普及性的教师培训多数需要教师自掏腰包缴费;培训期间耽误的教学须教师本人补上,导致工学矛盾突出。这些都是中小学教师参培积极性不高,学分达标率低的原因。

3.对到期学分不足者缺乏配套的考评与奖惩机制。虽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2013)中明确规定:“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完成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学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等量学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但湖南等省没有后续政策出台。除了约束那些需要晋职、晋级的教师外,对其他教师考评与奖惩无法定依据,学校无所适从,教师参不参培一个样。

(二)学分登记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登记系统设计以及制度的缺陷,造成错登、漏登、虚登现象以及信息录入问题

1.学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变动频繁且缺乏专业培训。教育行政领导往往看重教学质量,对学分管理不重视,即便安排了专门的学分管理者,也是工作量不足的人员而非具有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学分登记麻烦事多,没有额外计算工作量,没有评价机制,愿意承担者寥寥无几。大部分学分管理者感觉工作量太大,时常碰钉子、被人找麻烦,不安心做这项工作。其中,少则干一年就不干了,多则干两年就停下了,可见学分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又何谈专业化、业务素质的提高?加之学分管理方面的培训班很少举办,遇到问题无人解答,酿成操作不规范,“错登”“虚登”“漏登”等乱象丛生的局面在所难免。

2.学分登记系统设计不科学。按湖南省教育厅规定,学分是分模块组成的,教师须参训每一模块方可合格。而现有的学分系统只能统计出每位教师所获学分的总和,无法分模块累计,即缺乏一个分门别类统计功能的查询系统。即便累积学分达到要求也无法从学分总分判断该教师培训是否合格。这导致有些教师连年参加同模块培训,所获学分较多,而另一模块却是空白,从而导致跨类登分,即学分“虚登”的客观事实。

3.学分管理疏于标准,操作不规范。部分培训机构虽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来考核出勤率,但疏于管理,未能甄别学员的真实性,导致“学习专业户”屡见不鲜,委培、代培现象严重,代替领导参培者有之,代替同事参培者亦有之。虽然湖南省制定了学分登记的范围与计算标准,各市州进行了补充,可是学分登记工作宽严不一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校本研训学分审核权力下放到各校,赋予学校自主权,却导致部分学校校本研训学分出现随意性大或是平均化给分现象。究其原因,客观上是计分标准尚有不完善之处。主观上有三:一是对计分标准学习不够,把握不准;二是为了过关,擅自修改标准;三是怕得罪人,做好好先生。这些做法既助长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厌学”之风,又影响了校本研训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三、学分登记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责任意识

2015年是本轮教师培训收官之年,是攻坚克难之年,是承上启下之年。查看邵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度学分登记总表,中小学教师学分未达标人数近39%,任务重、工作量大,培训机构压力大,工学矛盾诸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学校要担当责任,做好培训工作,从源头上努力使每位教师的学分达标。

1.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做好政策宣传,做好培训规划。政策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首先,要组织校长召开专题会议,原原本本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学分管理文件,提高校长对学分登记工作意义的认识,再通过校长将政策精神传递到每一位教师;其次,实施重点帮扶策略,发现学分低的困难户,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督促参训,使之尽快达标。以此为学分登记的填写和考核减轻压力,为教师资格证的重新注册奠定基础。

2.培训机构要加大培训力度。以学分登记为抓手,促进教师全程、全员、全面参加培训。让学分未达标的教师加快参训进程,尽快达标。对困难较大的学员延时一年,促成达标;对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教师,学分未达标者不得延时培训。同时,在培训项目的设计上要与学分登记的项目相衔接。

3.教师任职学校要加强培训计划的落实,积极开展校本研训。首先,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的主要行政人员、教师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共同参与校本研训、学分登记研究与管理;其次,安排专项经费,做到“三定”确保送培工作落实,即定参培教师、定参培时间、定参培机构,确保不因学校安排造成本校教师学分不达标;再次,实行专人管理,明确权利与责任,把握学分登记工作流程,及时登记教师学分,避免“漏登”“错登”。

(二)加强学分诚信管理,确保学分不“虚登”

1.建立学分的诚信管理系统。学分的诚信管理是构建中小学教师学分登记管理的基础。学习诚信既包括教师个人的学习诚信,也包括学分颁发机构或培训机构的学分管理诚信等。学分登记的诚信管理系统着重记录两种情形:一是教师参培的真实性,如诚信考勤、诚信考试、诚信作业,要甄别和杜绝“代培”与“委培”现象。二是学分来源的真实性,如学习认定的真实性、学分认证的真实性等。如果学习诚信、学分管理诚信有问题,学分诚信系统将提供相关提醒信息。对有严重诚信问题的教师个人和机构,列入黑名单管理。[1]

2.学分登记违背诚信,要严肃追责。对出现问题,违反“细则”规定的要实施责任追究制,不仅追究当事人,而且追究第一责任人,一追到底,追责到人。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管的密度和深度。建议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教师培训信息三级管理制。把好入学关,把好培训过程关。凭身份证报名入学,防止代培、委培、超培,录入参训者实名制信息。中小学教师每一年参加国培、省培原则上不超过两次。培训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优秀学员证要有照片,体现学员身份证号。发现代培、委培者及时予以劝退,并通报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减下年度培训指标。

(三)健全配套法制,强化监督问责

1.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法,保障教师资格证注册顺利实施。教师培训经费的分担迫切需要国家财政提供支持且通过法律予以保障,教师学分管理实施、教师资格证注册同样需要法律支持。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使教师培训的规划、管理、实施以及学分的使用等纳入法制轨道,势在必行。建议合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规定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容、形式、种类以及培训经费保障、学分管理等事项,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评先选优、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在国家新的法令出台之前,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和本地实际情况,完善《学分管理实施细则》。一是实施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对象统一归口管理。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纳入到同一平台登记学分。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修订标准,达到科学化、合理化、实用化。三是根据其他省份的经验,将第一个五年一周期学分登记时间延迟一年,促成学分较低的教师完成此轮培训。

3.制订学分登记管理的评价方案,完善奖惩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分制的实施同样需要整套制度做保障。对违反工作纪律规定的工作时限和质量要求的,要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坚持原则、规范操作、学分管理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4.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学校相应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实行层层负责制,做到学分管理在组织、计划、人员、材料、时间、内容、制度、档案、经费等方面层层落实。市、县教育局与相关培训机构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本市、县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工作,按年度指导、检查各县(市)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工作;各学校(园)设立专门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本学校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与管理,并按年度指导、检查本单位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工作。[2]

(四)加强专业培训和交流,提高学分登记质量

1.促进学分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优良的学分管理队伍是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做好学分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为此,各单位物色学分登记管理员须综合考虑其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与态度、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对刚从事学分登记工作的人员须加强专业培训与岗位职责培训,使之尽快熟悉业务;创造条件,加强个人修养,并且要计算一定的常规工作量,才能既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保证队伍的纯洁性与稳定性。同时,上一级学分办要经常深入到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和答疑解惑,并通过学分管理QQ群与微信、微博交流探讨学分管理的问题、做法以及经验。

2.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登记质量。一是学校要建立教师学分登记原始资料档案袋。要求学校重视登记依据,凭培训通知与结业证书或学分证书、校本研训实施方案等原始资料登记学分,登记栏目与相关资料一一对应。每个教师的登记依据分门别类装订成册,装入各自的学分档案袋。二是要规范登记流程。学分登记实施自我申报、小组初审、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报学分管理办审定,这样可以杜绝校本研训计分登记的舞弊行为。三要审核严格。中小学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依据、把握标准、认真填写”的原则,真正做到“三登三不登”:有合法培训机构证明的登、有校本研训记载的登、有个人相关真实资料的登;不乱登、不多登、不漏登。专项培训必须要有原件,校本研训学分由学校审核,校长签字负责。四要填写正确。规范学时学分的填写和教师个人继教档案资料的整理,包括教师信息导入表的填写。

(五)改进学分登记管理网络平台,实现学分登记网络化、规范化、常态化

为把学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建议省级学分登记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改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系统”[3],完善所有教师的电子培训档案,自动计算登记学分。“学分管理系统”由省级主管部门授权给各市、县学分登记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省市学分登记部门可随时登陆“学分管理系统”检查各县、各学校学分登记情况,实现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中不同层级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该平台的建立要达成如下目的:

1.培训规范化。根据学分登记的整体情况进行预测,按照学分登记的模块划分培训,做到分模块培训总量与当地的培训需求基本一致,避免资源不足或资源过剩;分配培训资源时,尽量做到不重复安排,避免优质资源的浪费,使个别教师在单一模块培训过度(过量),而总量(学分)不足。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教师培训过程一般有以下基本环节: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培训监控。[4]

2.学分登记过程化和网络化。学分登记涵盖了教师在职、业余各类培训形式。所谓过程化就是将学分登记与学校教师平常参加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避免采用歼灭战的方式集中在某一个时间一次性完成登记。学分登记由教师本人在每次学习培训结束后7天内主动申请登记。该系统可以实现随时参训、随时登记,异地参训、异地登记。教师个人登记学分后,向所在学校提交个人相应的学分档案备查和审核,学校学分登记管理员负责审核,既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网络化学分登记管理体现个人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及时反馈与督促改进相结合,保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及时性、准确性,调动了个人、学校、管理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5]

四、结语

实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是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应然要求,是建构新型教师管理机制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教师参培、提高培训实效的新举措。做好政策宣传,改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学分登记的诚信管理系统,同时做好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1] 彭飞龙.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之学分银行的构建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9-22.

[2] 赵敏.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4(2):106-107.

[3] 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区域性继续教育领域中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2-35.

[4] 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2012(2):45-46.

猜你喜欢
研训学分校本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分美食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