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实践模式探析*

2015-02-01 01:40王炜劳娜孙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顶岗支教双语

文 王炜 劳娜 孙涛

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实践模式探析*

文 王炜 劳娜 孙涛

1996年9月,第四十五届国际教育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强调培养能适应社会变化的教师成为现代教师教育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成为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为适应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一体化”思潮的要求,国内师范院校纷纷对传统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尝试,其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各校逐步建立了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一方面解决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环节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合格师资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对已开展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进行研究,这对于推进当前高校开展的“顶岗实习支教”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国内研究者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实习支教”“顶岗支教”“顶岗实习支教”等不同的概念表述,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即包含“实习”“顶岗”以及“支教”3个关键词。第一,实习支教是对师范生以往教育实习环节的一种改变,时间从2个月扩展为1个学期,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第二,实习支教与传统教育实习的不同点在于师范生需独立承担一门或几门课程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不是以往仅仅上几节课。第三,实习师范生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原有学校的代课教师被替换下参加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国内实习支教活动的回顾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国各地的师范院校陆续尝试开展了“顶岗实习支教”。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从1997年起连续派出24批大师范生到忻州市贫困山区的560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1学期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2001年,原西南师范大学与香港救助儿童基金会联合启动了“融师范生实习改革与农村师资更新工程于一体”的“小松树”计划,由此开始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又一阶段。江西师范大学实施了“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海南师范大学实施了“播种希望行动计划”,各地的实习支教工程蓬勃开展。

作为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社会经济与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为薄弱,为缓解农村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的矛盾,从2006年开始新疆教育厅启动了实习支教工程的试点,目前已扩展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所有师范院校,并先后与内地8所院校签订了实习支教协议,接受师范生来疆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更好地促进实习支教工作,各院校纷纷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将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紧密结合。

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包括两个维度的内容。第一,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进行改革,提升师范生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水平。第二,与农村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发展失衡问题。

通过这种机制,将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发展的共生共赢关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二、新疆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沙雅模式”解析

2008年9月,新疆师范大学和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签订了《实习支教与教师培训协议》,探索少数民族高年级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先后将700余名少数民族高年级师范生以“实习支教”模式输送到沙雅县各乡镇学校,“顶岗置换”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双语培训”,将专家指导、教学研究延伸到中小学教学一线,形成集职前、职后培训于一体,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相辅相成的区域性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被喻为“沙雅模式”。

1.“沙雅模式”的核心要素

“沙雅模式”核心要素鲜明地体现在三大方面。

(1)顶岗任教。师范生到实习点后以全职教师身份独立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有的还需承担班主任工作,完全以一名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所在实习学校,完成与所在学校教师需承担的各项任务,对师范生来说是教师角色的全方位历练。

(2)双语教学。实习支教的师范生要具备双语教学能力,主要承担所在学校双语班的课程教学。

(3)对口支援。缓解农村学校合格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短缺的矛盾,目的是推进农村学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为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战略服务

2.“沙雅模式”的机制创新

“沙雅模式”形成了集职前、职后培训于一体,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相辅相成的区域性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不仅实现师范生顶岗支教和教师的置换培训,而且把专家引领教育科研的活动带到学校中,实现教师培训后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

3.“沙雅模式”的实施基础

“沙雅模式”顺利实施多年的关键在于双方互有需求,高校有改革教育实习方式的诉求,地方有推进双语教学的需求,一旦合拍,这种“联姻”将较为稳固,再付诸制度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4.“沙雅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党政重视、基层配合、群众支持、社会认可,营造了实习支教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实习支教良性运行机制,保障了“沙雅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的思考

1.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体化的基础

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意为两翼,全方位打造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质,形成良好的教师品质,并在实习支教中得到实践的历练,确保顶岗任教的实效,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是一体化的关键

如何把教师培训和师范生实习支教融为一体是关键,必须探索寻找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建立两者的联动机制,实现师范生实习支教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不仅推动了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迫切问题。

3.建立联动机制是一体化的保障

构建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中小学校等各要素,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找到各主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建立机制,协调关系,达成“共赢”的结果,方能促进一体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教育部.教育部: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情况介绍[EB/OL].(2009-11-26)[2014-05-25].http:// www.edu.cn/fa_bu_hui_xin_xi_906/20091126/ t20091126_425201.shtml.

[2] 蒋夫尔.农村教师进高校接受培训与新疆师大学生轮岗[N/OL].(2009-01-24)[2014-5-25]. http://www.jyb.cn/high/gdjyxw/200901/ t20090124_236897.html.

作者信息

王炜,博士研究生,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0054。

劳娜,本科,助理实验师。新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830054。

孙涛,硕士,助理研究员。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830000。

2011新疆师范大学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课题项目(编号:XSJY(S)2011002);2013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SDJGY2013-23)。

猜你喜欢
顶岗支教双语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