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治疗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2015-02-01 05:55吴艳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呼吸肌面罩呼吸衰竭

吴艳

BiPAP呼吸机治疗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吴艳①

目的:总结临床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结果:82例患者67例好转出院,15例改为气管插管,其中11例拔管后好转出院,4例又行气管切开,均因气胸或病情危重而死亡。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应用逐年增加,成功率也逐渐上升,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操作程序,严密监测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是确保成功使用BiPAP呼吸机的重要环节。

BiPAP呼吸机;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症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近年来多主张应用无创机械通气[1]。无创机械通气无需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可以避免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的痛苦和风险,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2],而且操作简便、迅速,对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减少呼吸功消耗有肯定的效果[3]。BiPAP是无创正压通气(NPPV)中的一种模式,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鼻面罩双正压BiPAP呼吸机是由电子系统控制压力的呼吸机,具有无创伤的优点,可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压力和气流,能改善通气,减少呼吸肌做功,而且能缩短住院时间。现将对其使用时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2013年本科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行BiPAP呼吸机治疗82例。男50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7岁,平均67岁。入院时立即查动脉血气分析,均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均出现Ⅱ型呼吸衰竭。采用美国韦康公司生产BiPAP无创呼吸机,模式S/T,呼吸频率0~30次/min,吸气压力4~30 cm H2O,呼气压力4~15 cm H2O。氧流量5 L/min,与面罩接头连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血气分析情况选择间断或连续使用BiPAP。经治疗后67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15例病情恶化后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的11例拔管后好转出院,4例又行气管切开:1例成功拔管后好转出院,3例因病情危重死亡。

2 严格掌握无创呼吸机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

2.1 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呼吸浅、慢、不规则或呼吸频率>35次/min。条件:患者清醒能够合作;能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能够耐受面罩通气;无面部损伤。

2.2 禁忌证 (1)气胸或纵隔气肿;(2)重症肺大泡;(3)急性心肌梗死;(4)严重上消化道出血;(5)严重呼吸衰竭必须立即插管。

2.3 并发症 (1)腹胀,包括急性胃扩张;(2)压迫性损伤。(3)皮下气肿及气胸;(4)刺激性角膜炎;(5)误吸。

3 护理

3.1 治疗前的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初次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主要产生恐惧心理。原因主要是对呼吸机不了解,认为戴上面罩后遮盖了口鼻会加重呼吸困难;也有的患者认为使用呼吸机说明自己病情危重,从而增加了恐惧感。所以当患者第一次接受BiPAP治疗前,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呼吸机治疗的意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阐明应用无创呼吸机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使用成功的例子,或请使用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消除患者的恐惧感[4],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呼吸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3.1.2 选择合适面罩并适当充气 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脸型大小、能否闭口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尽量选择组织相容性及密闭程度好的面罩。如果患者脸部较胖不能闭口呼吸,应选择口鼻面罩;如果患者较瘦适合选择鼻罩,但患者必须能够闭口,不能闭口者选择口鼻面罩[5]。使用口鼻面罩容易出现面罩周围漏气、压迫不适或皮肤压伤;使用鼻罩方便患者进食、咳嗽和说话,轻症患者可采用鼻罩通气,因轻症患者多数能够闭口。鼻、面罩的气囊应适当充气,以手感有弹性即可,过多或过少均易造成漏气。

3.1.3 患者准备 治疗前清除患者呼吸道、鼻腔分泌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协助排大小便。

3.2 治疗期间的护理

3.2.1 体位 患者取坐位、半卧位或平卧位,头略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枕头过高,导致气道不畅,影响有效气流通过,降低治疗效果。要求头、颈肩在同一水平线上。

3.2.2 保证患者与呼吸机的回路密闭 鼻、面罩的气囊应适当充气,一般以手感有弹性即可。调节四头带或三头带的松紧,使面罩与脸部紧贴至不漏气,过松造成漏气,过紧易造成面部压伤。设置好低压、低潮气量报警,出现低压报警时仔细检查呼吸机各回路密闭情况,检查是否有漏气的地方,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

3.2.3 人机配合情况的观察 在开始使用BiPAP呼吸机时,患者往往因感到憋气而无法配合,或因不会闭嘴呼吸造成漏气,达不到治疗效果。应用呼吸机最初24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与呼吸机配合是否协调,有无人机对抗情况。对第一次使用患者开始时可对患者喊:吸-呼-吸-呼的口令,让患者跟着口令进行呼吸,要求闭口呼吸,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有利于触发呼吸机送气。如果患者感觉不舒服或与呼吸机不协调时,应及时查找原因,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呼吸模式及各参数[6]。

3.2.4 保证有效的通气量 通气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潮气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而定,一般可按8~12 mL/kg计算。为了提高患者舒适性和依从性,吸气压力必须从较低水平开始,经过5~10 min逐渐增加至合适的治疗压力[7],一般吸气压力11~16 cm H2O,吸气正压(IPAP)主要用于增加通气,减少呼吸肌肉的做功。呼气压力4~7 cm H2O,呼气正压(EPAP)主要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小气道过早闭陷,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改善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储留。吸氧浓度一般为35%~5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调至30%左右,要求低流量(低浓度)吸氧,防止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突然降低,加重呼吸困难。

3.2.5 严密观察与监测 (1)每小时观察和记录意识、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若呼吸>30次/min或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SpO2<90%或心律不齐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等,以综合判断通气治疗的效果,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损伤,如纵隔气肿、气胸等。心率变化可反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肌做功情况,心率变慢说明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肌做功减少,所以应定时测心率,注意心率变化[8]。注意血压的变化,通气量增大可影响胸腔压力,出现血压降低[9],如出现血压下降,应停机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血氧饱和度监测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或根据医嘱抽动脉血,查血气分析。(2)观察呼吸机各参数的变化,及时做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效果。(3)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配合。(4)观察皮肤颜色,了解末梢循环的灌注情况。(5)观察面罩松紧情况;(6)观察有无耳部、眼部不适或并发症发生

3.2.6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腹胀是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1%~46%[10],引起腹胀的原因大多为张口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协调、潮气量大和吸气压力过高,使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管及贲门的压力,气体直接进入胃内,从而导致腹胀[11]。气体进入小肠可导致膈肌上移而影响肺的通气效果。因此应指导患者紧闭嘴,用鼻呼吸,避免吸气时吞咽,病情允许可取半坐卧位,训练患者在呼气时吞咽以减少腹胀的发生。使用鼻罩可预防胃胀气。出现胃胀气时,可给予胃动力药,同时及早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12]。(2)面部压迫性损伤也较常见,多见于鼻梁、鼻翼两侧,调节鼻面罩时一定要注意松紧度,鼻梁处、两颧骨旁放薄层纱布或海绵垫可减轻压迫,贴褥疮贴保护皮肤效果更好。避免紧固带压在耳上造成压伤。(3)刺激性角膜炎,由于面罩的鼻梁根部漏气,气体吹向眼睛,可导致双眼球结膜充血干燥。如出现角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4)预防感染:每日更换面罩和连接管,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晾干后备用。湿化瓶每日更换蒸馏水并随时添加,保持积水器处于较低水平,不应过高,以免积水倒流引起意外。(5)误吸的预防: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避免饱餐后立即使用呼吸机。

3.2.7 呼吸道护理 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容易引起呼吸道干燥,研究发现,吸入干燥气体可损害呼吸道黏膜,引起或加重炎症、气道干燥、分泌物黏稠,增加肺部感染机会[13]。实验证明,肺病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14]。因此应注意气道的湿化,湿化液需用无菌蒸馏水或0.45%灭菌盐水,0.45%灭菌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接近生理盐水,利于痰液稀释[15]。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每2~4小时行肺部叩击。每日给予可比特或爱全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2~4次,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奶类饮料可引起痰液黏稠,嘱患者少用。必要时吸痰,防止发生窒息。

3.2.8 疗效判断 临床情况改善:表现为气促减轻,辅助呼吸肌动用减少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心率减慢等[16],PaCO2下降16%,pH值7.30,PaO253 mm Hg,提示无创通气初始治疗有效[16],建议继续无创通气治疗,如果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没有改善,提示疗效差,应尽快调整呼吸机参数或其他治疗方案。

3.2.9 加强基础护理 因本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卧床时间长,身体活动受限,并发症多,所以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长期卧床、翻身困难、身体较瘦者应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每日喷赛肤润等液体敷料并按摩,也可用安普贴保护。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3次,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一般每2小时一次。教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妥善固定各种导管,记录各管路插入深度,防止吸氧管、尿管等管路脱出,翻身时注意保护。防止坠床,床边有人看护,必要时使用床档保护。

3.3 治疗后的护理

3.3.1 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肌肉的疲劳,BiPAP呼吸机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呼吸肌肉的疲劳。呼吸肌肉的疲劳主要是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和PEEPi的影响使呼吸能耗增加所致。

无创正压通气一方面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道阻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来抵消PEEPi,部分或全部代替呼吸肌的做功,从而缓解呼吸肌的疲劳,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17]。患者病情稳定时,鼓励其尽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呼吸肌;教患者做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进行深而慢的呼吸,以增强肺的功能,促进病情好转。

3.3.2 氧疗和营养 BiPAP呼吸机治疗后,仍应继续吸氧治疗,采用双腔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1~2 L/min,即使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仍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吸氧15 h以上。营养支持疗法对于身体瘦弱及老年人尤其重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利于疾病康复。

4 讨论

使用BiPAP呼吸机比单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解痉平喘药、呼吸兴奋剂,在改善患者缺氧方面更为明显,可以减少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有创通气的应用。正压通气使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改善气体分布,并使痉挛的支气管扩张,增加呼吸道及肺泡内压,有利于肺泡间质水肿渗液的吸收,使肺泡复张。随着肺泡的复张,气体交换面积增加,弥散功能得到改善。吸气末正压能增加通气,减少呼吸肌的做功;呼气末正压,使支气管扩张,降低气道阻力,可全部或部分代替呼吸肌肉的做功,减少呼吸能量的消耗。双水平正压通气,有效纠正了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减少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引起的痛苦和并发症,保留了气道的防御功能,而且保留了患者说话、进食、吞咽等功能,而且操作方便,可以间断或持续使用,容易被患者接受,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从而成为通气支持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禁忌证、适应证和操作要点,严密观察并防治并发症,是成功使用BiPAP呼吸机的重要环节。

[1]刘又宁. 机械通气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122-128.

[2]杜惠芳,竺燕. 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7):891.

[3]俞森洋,张进川. 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49-97.

[4]李军霞, 谢涛. 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 临床医药实践, 2002, 11(10):45-46.

[5]梁秀兼, 陈英姿, 段文君. 经鼻(面)罩BiPAP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12):32-33.

[6]孙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3):355.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25(3):130-134.

[8]刘贤亮, 谭景予, 张敏,等.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47(4):376.

[9]郭巧玲, 陈枫. BiPAP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监护[J]. 实用护理杂志,1998, 14(11):574.

[10]钮善福, 朱蕾, 蔡映云,等. 通气技术对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8,25(2):127.

[11]韩广彦, 贾金华.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5,2(1):18.

[12]王倩,王英. 老年呼吸衰竭P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应用护理 [J]. 河南医药信息, 1997,5(12):47.

[13]薛富善.现代呼吸道管理[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240-1241.

[14]郎雁琴,陈琴. 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31.

[15]赵青, 张春燕, 李爱军.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体会[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15(12):35.

[16]赵学英,厥呈立. 无创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4,19(5):78-79.

[17]刘贤亮, 谭景予, 张敏, 等.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47(4):376.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Weifang,Weifang 261041,China

Nursing Experience of BiPAP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82 Patients with COPD and Type ⅡRespiratory Failure

WU Yan.

Objective:To summary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BiPAP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To retrospective analyze the whole process of BiPAP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82 patients with COPD and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from 2011 to 2013.Result:67 patients were cured,15 cases were changed to racheal intubation,11 cases of them were recovered after extubation, 4 cases were undergone tracheotomy, and died because of pneumothorax or critical condition. Conclusio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 the success rate is rising gradually.Correctly grasp the adaptation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strictly monitor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good nursing of pre-treatment, during and post-treatment , all these are very important to use BiPAP ventilator successfully.

BiPAP ventilator; COPD; 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 Nurs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2):076-079

①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41

吴艳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2.026

2014-04-18)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呼吸肌面罩呼吸衰竭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