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50例的疗效观察

2015-02-01 14:57王秀英王艳铭于萍赵春凤王景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乙胺利福平氧氟沙星

王秀英 王艳铭 于萍 赵春凤 王景慧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50例的疗效观察

王秀英 王艳铭 于萍 赵春凤 王景慧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 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50例。A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 B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 治疗过程中每个月均留取痰涂片。每2个月检查胸部X线片, 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 直到疗程结束。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 给予对症处理后疗程继续。结果 两组痰菌转阴情况、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杀菌、灭菌效果显著, 在肺结核治疗中对于病灶的吸收及痰菌的转阴十分有利, 非常适合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肺结核

当下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我国又是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感染肺结核病患者超过5亿人次, 结核病已经成为对公共卫生健康有严重危害的一项疾病, 但是临床使用抗结核治疗方案已经多年,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 以至于结核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1]。本次研究中的50例患者采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与左氧氟沙星联用的方案, 效果满意, 并将其与另外50例只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的方案的结果做比较,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100例患者均为本院接收的初治肺结核患者, 其中男60例, 女40例, 平均年龄(42.3±4.5)岁。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咳嗽、盗汗、呼吸困难。患者均不存在任何心、肝、肾等严重的影响用药疾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A、B两组, 各5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用药方案:常规给予2HZE/4HR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2]。强化时间为3个月, 巩固时间为6个月, 全程总计需要9个月。B组用药方案: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70150, 规格:0.3 g/100 ml/瓶)静脉注射, 1次/d, 0.3 g/次, 其他药物同A组相同。疗程最短3个月, 如果效果不满意, 可根据情况增加3个月或6个月的疗程。两组全程均采用肝泰乐护肝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A组和B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尿常规、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 患者的痰涂片在治疗之前留取3次, 而且每次均为阳性, 治疗过程中每月都要留取痰涂片。每两个月检查胸部X线片, 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 直到疗程结束。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实验室细菌学: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末、9个月末(疗程结束时)的痰液菌转阴率。②胸部X线检查:如果病灶吸收>50%则为明显吸收, 病灶吸收<50%为吸收, 病灶为如果显示的是无明显变化为不变,病灶扩大胡播散则说明恶化。总吸收率=(明显吸收+吸收)/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菌转阴情况 A组50例患者, 3个月转阴例数28例,占56%, 9个月转阴例数40例, 占80%;B组3个月转阴例数42例, 占84%, 9个月转阴例数45例, 占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灶吸收情况 A组50例患者, 病灶吸收情况, 明显吸收20例, 占40%, 吸收21例, 占42%;不变9例, 占18%,无恶化, 病灶总吸收率为82%;B组50例患者, 病灶吸收明显吸收41例, 占82%, 吸收7例, 占14%, 不变2例, 占4%,无恶化, 总吸收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A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4例, B组3例;肠胃道不良反应A组与B组均为2例, 给予对症处理后疗程继续进行;两组患者均不存在肾功能损害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的一种发病几率非常高的呼吸系统疾病[4],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过程中认为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借助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螺旋转酶而使得其DNA复制受阻, 而造成DNA降解促使细菌死亡。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能够渗透进巨噬细胞之中, 高浓度密集的集中在人体肺泡的巨噬细胞中, 高浓度密集的集中在人体的肺泡巨噬细胞之中, 能够较好的将细胞内外的杀菌功能发挥[5]。本次研究中, B组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与左氧氟沙星联用的方案, 痰菌转阴情况及病灶吸收情况均优于A组, 表示左氧氟沙星作为辅助药物治疗肺结核效果突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吸收迅速, 且有广泛的分布, 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一同使用, 能够发挥出协同性作用, 同时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不存在交叉耐药性作用。

综上所述, 左氧氟沙星杀菌、灭菌效果显著, 在肺结核治疗中对于病灶的吸收及痰菌的转阴十分有利, 非常适合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 丁元.用利福喷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9):133-134.

[2] 许世阳.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4):185-186.

[3] 王美华, 郑定容.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喷丁治疗复治肺结核病疗效观察.黑龙江医学, 2014(6):720-721.

[4] 邱艳.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比较.求医问药, 2013, 11(10):312.

[5] 朱航, 雷迅, 张芝娇, 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2):201-2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02

2014-11-24]

163461 大庆市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乙胺利福平氧氟沙星
酚磺乙胺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查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刚乙胺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利福平治疗结核病的最佳剂量探索临床研究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注射用利福平治疗68例复治菌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疗效观察
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临床分析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盐酸乙胺丁醇的测定及其抗结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