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8例

2015-02-01 14:57刘清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督脉颈椎病颈椎

刘清华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8例

刘清华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椎病患者16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8例采用牵引、手法、针灸及中药外敷治疗, 对照组60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7%、7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手法、针灸及中药外敷综合疗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止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水肿、减轻对颈部周围组织的压迫或刺激等作用。

颈椎病;牵引;手法;针灸;中药外敷;中医药疗法

本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68例, 其中男98例, 女70例;年龄16~72岁;病程2 d~8年;其中颈型38例, 神经根型68例,椎动脉型46例, 交感神经型1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108例、6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牵引:用微电脑控制颈椎牵引机间歇牵引, 取坐位, 牵引时颈椎可处于正中位或前屈位, 其重量根据患者的手法治疗:取正坐(或俯卧, 胸部垫枕), 医者先用拇指沿督脉自风府、哑门至大椎反复揉按, 再沿两侧膀胱经按揉天柱、大杼的酸痛区及小肠俞的肩中俞、肩外俞等穴的分布区, 以上部位可先用滚法;颈项部采用摇法配合牵拉法;用力大小及摇转幅度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针灸:主穴:颈3~7椎夹脊穴、天柱、大椎、风池、外关、列缺、后溪。配穴:头痛、头晕取百会、天冲等;颈肩部疼痛取大杼、天宗、阿是穴等;上肢麻木取肩髃、曲池、合谷等。常规消毒皮肤, 取直径0.35 mm、长40 mm华佗牌针灸针, 进针得气后留针20 min, 用平补平泻手法, 5 min行针1次,同时用TDP照射颈部, 1次/d。

中药热敷:自制“颈痛散”:羌活、防风、葛根、乳香各50 g, 伸筋草、透骨草、没药、红花、川芎、秦艽、刘寄奴、白芷、荆芥各40 g, 甘草、大青盐各60 g, 桂枝30 g, 川乌、草乌各20 g。将上药粉碎后用米醋拌匀, 装入布袋内扎口, 上笼蒸40 min, 取出药袋后放在颈、肩及上臂部热敷(药袋下方多层毛巾以防烫伤皮肤), 1付药连用3 d, 热敷2次/d。

对照组单纯使用牵引治疗。以上各种方法治疗12 d为1个疗程, 12 d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各项功能活动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颈肩背部疼痛减轻, 颈椎及肢体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功能活动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痊愈66例, 好转37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37%;对照组痊愈20例, 好转23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7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椎病是由于椎周软组织(尤其是椎间盘), 在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 受到急慢性损伤, 致使颈椎失稳小关节错位,刺激压迫了颈部神经、血管、脊髓, 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目前, 东西方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西医骨科手术对颈椎病的治疗, 其适应证5%~8%, 大部分颈椎病需要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 而单用一、两种治疗方法满足不了患者及其病情的需求, 综合疗法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发展趋势。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痹症”的范畴, 其病位在颈,颈为头与躯干之枢纽, 周身气血之通道, 诸多经脉由脑而通过颈部到达周身。颈椎的功能正常, 保证了经脉通常, 气血循环通调, 使元神之府总司生命之职;脏腑的气血均通过颈而上奉于脑, 保证全身脏腑气血的协调一致。

牵引能使椎间隙增宽, 椎间孔增大, 使颈背部痉挛的肌肉放松, 椎关节紊乱得到矫正, 并使局部血流改善, 水肿吸收, 粘连分解, 达到治疗目的[1]。

大椎属督脉之穴, 诸阳之会, 针刺能激发诸阳经气, 通经活络;外关、风池属手少阳经经穴, 天柱、后溪属手足太阳经经穴, 后溪、外关又为八脉交会穴, 后溪通督脉, 外关通阳维, 此四穴配伍, 可疏通太阳、少阳、督脉经气, 通络止痛;颈部夹脊穴具有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的作用, 其与督脉相邻, 又能通调督脉之气[2];针刺这些穴位后可起到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行气止痛之功效;TDP照射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痉挛, 减轻水肿[3]。

手法治疗[1]颈椎病的原则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其作用:①疏通经脉, 止痛止麻;②加宽椎间隙, 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 解除神经压迫;③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④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 恢复颈椎活动;⑤对瘫痪肢体按摩, 可减少肌肉萎缩, 防止关节僵直或畸形。

中药热敷方中荆芥、防风可祛风止痛, 伸筋草、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解痉止痛;乳香、没药、刘寄奴、红花、川芎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羌活、秦艽、白芷、桂枝、川乌、草乌祛风散寒、胜湿止痛、舒筋活络;甘草调和诸药。用米醋、盐做介质, 加强药物的渗透性, 达到活血通经、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的目的。中药热敷可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加速, 起到消炎、消肿、祛除寒湿、减轻疼痛等作用。

[1] 路志正, 焦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72, 626.

[2] 刘清华, 杨淑平.电针为主综合治理神经根型颈椎病66例.四川中医, 2010, 28(1):116-117.

[3] 王红斌, 赵建安.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93例.陕西中医, 2009, 30(7):880-88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31

2014-12-23]

473065 河南南阳南石医院疼痛科

猜你喜欢
督脉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最方便的健身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