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2015-02-01 14:57王玉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优质常规满意度

王玉华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王玉华

目的对比研究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 各2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法, 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方面优质护理模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在内的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损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肠胃等邻近器官病变等[2]。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征为呕血、便血、贫血等, 出血过多会引发休克, 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敏感等负面情绪,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3]。本文将对比观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 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19例, 年龄24~59岁, 平均年龄(37.3±7.6)岁, 平均出血量(778.5±115.9)ml。上消化道出血部位:十二指肠溃疡15例, 胃黏膜损伤11例,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11例, 肝硬化9例。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 每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上消化道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按照消化科常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干预, 即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便秘、便血、腹泻等,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神志等状况, 出血期间禁食,指导患者合理按时用药等。优质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流动化弹性排班制度, 确保每个班次都有护士对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 让患者享受固定连续的临床病情观察与护理。值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记录患者呕吐次数、24 h出血量, 病情一旦发生恶化立即通知医生抢救。②生理优质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患者身体清洁, 勤更换床单、被罩、衣物。针对长期卧床患者要进行足部、口腔、会阴等部位清洁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小范围运动,促进血液循环。③科学饮食指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身体较为虚弱, 往往会发生贫血、头晕等症状, 因此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制订科学有效的饮食计划, 多摄入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且以易消化、无刺激、富营养的流质食物为主, 减轻消化道的压力。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严禁吸烟、饮酒, 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4]。④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宣讲。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由于对自身疾病缺乏科学的了解, 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敏感、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 此时医护人员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与患者交流, 询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 了解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引导患者建立起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多举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将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发病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技巧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 并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从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等生活质量方面明显改善, 优质组患者的疼痛、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中, 优质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5.7%(22/23), 常规组非常满意16例,满意3例, 护理满意度为82.6%(19/2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复杂的特点, 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患者除了身体上要忍受极大的病痛之外,精神上往往会因为担忧病情而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 这种负面心理状况往往不利于临床治疗, 因此必须配合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证明患者经过强化临床观察、生理优质护理、科学饮食指导以及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宣讲等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治疗效果、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躯体活动等都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化宜香.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河北医学, 2012, 18(1):128.

[2] 李慧卿.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7):13.

[3] 刘清芳.优质护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17-26.

[4] 沈青.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122-136.

[5] 朴凤今.浅谈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342-3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53

2014-11-06]

163712 大庆市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优质常规满意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