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02-01 14:57张焕珍李雪梅张汉群孟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阑尾炎循证切口

张焕珍 李雪梅 张汉群 孟美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焕珍 李雪梅 张汉群 孟美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试验组中仅出现1例肠粘连, 未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为2.56%, 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包括4例肠粘连, 2例出血和1例切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循证护理;急性阑尾炎;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的常见急腹症,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需及时通过手术治疗。临床表明, 手术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关键[1,2]。本文为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特收集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 试验组中男23例, 女16例, 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43.63±10.16)岁, 病程4 h~5 d, 平均病程(2.14±0.38) d;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6例, 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43.94±10.44)岁, 病程4 h~4 d, 平均病程(2.05±0.29)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主要包括常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等;试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 具体措施包括:①提出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诊断, 分析阑尾炎发生原因及手术可能引发的后果:术后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等;②循证支持。按照上一步提出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评估相关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证据, 并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③护理干预。首先是针对切口感染的护理, 应在术后加强手术切口的观察, 若发现术后2~3 d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 患者主诉伤口胀痛则考虑可能发生切口感染, 而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可能有手术操作时污染、患者术前未进饮食、术后禁食、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 因此在护理上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发现切口出现红肿立即将缝线剪去, 以扩大切口, 并将脓液异物清除排除, 必要时进行引流处理;同时要加强患者的营养供给,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其次是针对于粘连性肠梗阻, 该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术损伤、患者长时间卧床、阑尾周围脓液等因素导致, 因此护理人员应预先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床上翻身方法, 并积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肠蠕动恢复;一般情况下, 症状较轻的患者术后6 h可下床活动, 如果症状较重, 则可以在床上活动;④出血。一般是在术后1~2 d发生,主要是由于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凝血机制障碍、肝功能较差等因素导致, 患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患者活动过程中叮嘱患者合理控制活动量, 不可用力过猛而增加腹内压, 如果出现出血征象需及时通过输血、补液, 纠正休克等处理, 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肠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为2.56%, 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肠粘连、2例出血、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每一个护理环节过程中运用最新的或者最佳的证据保障护理操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从而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 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3,4]。在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 其工作的基础为临床实际问题, 通过结合临床经验、文献资料、相关科研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最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5]。正是由于循证护理具有以上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 钟腊梅, 周桂春.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3):147-148.

[2] 彭国香.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2):32-34.

[3] 刘园, 曹雅俊, 田杰.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产业, 2013(23):99, 101.

[4] 范永晶.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4):148-149.

[5] 刘冰.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9):148-14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59

2014-12-15]

723200 陕西省城固县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阑尾炎循证切口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